劉玉霞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是以實際語言教學為理論基礎的,是交際教學的一種課程模式,也是眾多交際教學大綱模式中最強調語言教師和語言學習者自主性的新型教學模式。針對任務型閱讀教學在英語課堂的實踐展開討論,包括教學過程設計、實踐內容、實踐方法與優(yōu)點評價。
關鍵詞:閱讀教學;習慣培養(yǎng);任務型閱讀教學;讀物網(wǎng)絡;英語報刊
一、閱讀在中學英語中的地位
閱讀在中學英語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中,閱讀題占得比列都相當大,所以在平時我們應當加強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及訓練。并且這種訓練是能夠在平時的練習當中得到提高的。
二、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閱讀教學的提問自然涉及到問題的設計。由于我們教師更多注意到的是提問的量與面,因此在教學上引發(fā)一些負面的作用。如:
1、控制性教學活動過多。教師針對文章提出一連串問題,弄得學生忙于應付(回答),缺乏思考空間。
2、提問的角度把握不當。許多問題屬是非題。這種低層次的語言操練活動使得學生對閱讀文章里的語言認識與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層上。
3、綜合性思維訓練不足。問答式教學貫穿全過程,有時只能在幾個學生的范圍中進行活動,大部分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缺乏誘發(fā)學生進行綜合性思維活動的內容。這樣,就無法為多數(shù)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實踐經(jīng)驗積累與發(fā)展的過程。
4、重形式輕內容。教師過于注重情景的設計,往往一堂課中幾個教學事件的情景設計互不關聯(lián),或脫離教學內容與話題主線。
三、那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發(fā)展和提高的。那我們老師在平時就要注意課內精度和課外泛讀的訓練。我們應該注重選擇一些“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的文章來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學生就能夠產生興趣,會愿意去讀文章,不會造成抗拒而放棄閱讀。
關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把握教材中閱讀文章的特點,另外還需注意幫助學生通過閱讀來獲取有效信息,提高語言能力。
1、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老師應該交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技能,不僅僅是把閱讀文章的功能定位為語言知識的學習,而是通過閱讀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
2、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閱讀和寫作在某種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作文自然就能更加流暢。而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于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閱讀獲取有效信息的同時,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更好地把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
3、注意精讀和泛讀相結合。我們教師不應該只注重教材中有限的課文資源,還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空間,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豐富的英語圖書、同步閱讀材料、英語學習報刊雜志和網(wǎng)絡相關資源來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任務型閱讀方式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幫助
任務型閱讀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將閱讀細節(jié)化:任務的提出與設計→任務的分工和安排→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小組間的匯報交流→教師的總結與評價。
1、任務的提出與設計。創(chuàng)設一個典型的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任務,是順利進行任務型學習的前提。任務型閱讀教學可以廣泛應用于閱讀、協(xié)作、語法、聽說等課堂。任務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專題,一次演講,一出短劇,甚至一個語法項目等等。
2、任務的分工與安排。合理的組織分工是進行有效任務學習的基本保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工,使其優(yōu)勢互補。小組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競爭可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能動性,任務型閱讀教學可以分成小組的形式,小組內可根據(jù)個人特長相互分工。譬如:小組組織、記錄、匯報、信息收集等分工合作,然后交替輪換。個人對自己所分配的任務進行自主的探究。
3、任務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該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任務型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型教學。重視過程性目標,強調形成性評價。使學生獲得積累的情感體驗。
五、構建英語讀物網(wǎng)絡
據(jù)調查顯示,近90%的中學生沒有自主進行英語閱讀的意識和習慣,絕大多數(shù)學生進行英語閱讀,都是以被動的形式進行的,即是在教師的要求下,通過做作業(yè)、考試的方式進行,這說明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普遍較低。如果僅靠課本上的一點讀物很難滿足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需求。因此,我認為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知識水平,構建起一個英語讀物網(wǎng)絡是很有必要的。鼓勵學生訂閱《英語沙龍》、《英語畫刊》、《英文簡易名著》等報刊雜志。另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觀看一些光盤和軟件如《洪恩環(huán)境英語》、《走遍美國》等,讓學生能夠擺脫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英語讀物網(wǎng)絡的建立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不但能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而且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理解能力。
六、合理運用英語報刊
現(xiàn)在的英語報刊雜志種類多樣,信息既新又快;英語文化教學資源也十分豐富。多進行報刊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與課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學生訓練語感、擴大詞匯量、了解外國文化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及時閱讀大量報刊雜志,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可以促使他們積累相關的文化背景、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在英語報刊中出現(xiàn)的生詞量是相當大的,涉及到各個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依據(jù)英語報刊的特點,按欄目、話題、題材、體裁歸類收集常用詞,學生總結出新聞時事、科技、校園生活、文藝娛樂、人物傳記、歷史地理等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常用詞匯,日積月累,對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有著重要的幫助,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外,把英語報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好讀報筆記。閱讀課上,發(fā)給學生讀報筆記格式卡,讓學生根據(jù)卡上的要求填寫格式卡。讀報筆記內容包括:讀報時間、報紙期數(shù)、出版日期、文章題目、文章內容簡介、作者觀點、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和有用的句型。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寫作能力也跟著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