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丹
摘 要: 作者以“表演”為切點,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巧妙利用英語歌曲、chant的演唱,利用對話,以及合理利用和創(chuàng)編課本劇等,論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表演使課堂更精彩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表演 精彩課堂
孩子們都具有表演天賦,且喜歡表現自己,都想在課堂上被老師喜歡、被同學認可,而表演是可以為他們展示最好的一面的可行策略之一。表演的方式很多,情境表演、對話表演、課本劇表演等,形式可以是依據教材的角色表演、課本劇等,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也可以利用歌曲使學生載歌載舞,讓課堂充滿活力,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展示的舞臺。
一、利用歌曲,讓學生動起來
新版牛津譯林英語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英語小詩poem,或者是一個歡快、押韻、簡短的詠唱chant,或者是英語歌曲song,這些內容都與單元知識直接相關,既是單元知識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又拓展和滲透英語文化。因此,這部分內容教學不能簡單化、流程化、形式化,而應有效利用部分內容,或作為導入,或作為重點、難點的處理策略,或作為課堂活躍的添加劑,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四上Unit1的Song time,歌曲是Do you like purple grapes?這個英語歌曲旋律優(yōu)美、輕松、愉快,并且歌詞以“Do you like purple grapes?”開始,然后兩個“purple grapes”簡單重復,然后肯定回答“Yes,I like purple grapes.”,再以“Oh,they are nice and sweet.”結束。整個歌曲,圍繞著本單元的教學重點“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同時,歌曲的演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達到寓教于樂之目的。
對于這首英語歌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改寫歌詞,采用自己熟悉的歌曲的曲調而演唱,如采用Happy birthday,Two tigers等演唱,更利于學習氣氛的調節(jié)、課堂的活躍、興趣的激發(fā)、思維的創(chuàng)新。
除了對Song time采用演唱的方式,在其他部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歌曲、chant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學習apple,幼兒園的小朋友,大中小學生,上至五六十歲的老人,人人對廣場舞《小蘋果》都能唱、都能哼、都能舞。教師就可以播放《小蘋果》,讓孩子們熱身,氣氛定會頓時高漲起來。為了更加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增加難度,提醒學生在演唱時遇到小蘋果應改為little apple。
英語課堂上,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拍拍手、說一說、唱一唱、跳一跳等,英語課堂就會呈現不一樣的精彩。
二、利用對話表演,促使學生動起來
小學英語以對話為主,對話是新版教材的主要特點,大部分知識都以對話展開。這樣的教材體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更符合英語交際的特點。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善于運用好每一個對話,結合對話內容,開展pair work,group work活動,讓學生在對話中學習和運用英語,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英語的有用,通過對話表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如四上Unit1的Story time中有四幅圖,包含四個小對話,這四個小對話就可以讓學生pair work進行情境表演。如針對第二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話:
A:This is a dog.I like dogs.Do you like dogs?
B:Yes,I do/No,I dont.
也可以讓學生利用任何一張動物的圖片而改寫和創(chuàng)編對話,如:
A:This is a(n)...I like...Do you like...?
B:Yes,I do/No,I dont.But I like...
如此的對話表演和創(chuàng)編,除了可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關鍵還在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使用語言的能力。
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story time都以對話而展開,cartoon time也是對話為主要形式,包括Look and say,look,listen and tick等部分,對話是教學的主題,教學中,如果能發(fā)揮這些對話的應有作用,就能讓學生真正走進對話,并且高于這些對話,讓學生真正用這些對話內容和教師“對話”、和同學“對話”,在交流、交際中學習和運用,彰顯英語的“學以致用”,凸顯英語的學中用、用中學。
三、讓課本劇走進課堂,提高學生表演能力
小學英語教材,無論是單詞教學,還是閱讀教學,都以對話為主要形式,而這些對話則是我們創(chuàng)編課本劇的主要素材。此外,有的閱讀文章和對話本身就是情境交融的小劇本,運用這些“劇本”,讓學生表演,學生會樂在其中,且情緒高漲、興趣濃厚。
如四上Unit4的Cartoon time的教學,對于第一幅畫,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Sam和Bobby,Bobby模仿鴨子的叫聲,并說自己會游泳,然后Sam說,自己也會游泳,于是:Quack,quack,I can awim.I can swim too.對話在表演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同學面前。為了表演更加形象、生動,可以引導學生思考,Bobby說自己會游泳時的心理活動和神態(tài),猜測Sam聽說Bobby會游泳的心情,體會說自己也會游泳的心理真實想法,在表演中充分表現出來,這樣,表演更生動、更真實,更加惟妙惟肖。
孩子們只有在自己喜愛的活動方式中自主表現、合作探究,才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英語課堂應該讓學生動起來,讓表演更精彩。
參考文獻:
[1]巫佳.發(fā)展性表演——小學英語語用綜合能力提升的原點突破[J].新課程·小學,2013(12).
[2]陳小凡.淺析小學英語關于童話劇表演的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