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如何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對知識的主動探求,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外,還應在課本應用、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加以考慮,使學生更有效地投入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興趣;培養(yǎng);策略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chǎn)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獨到的教學藝術,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一、有效利用課本,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使用的教材充分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精美的印刷,生動的插圖以及探究性實驗都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在課本的開始部分,為了說明物理學所研究的問題,以及與其他科學與技術的關系,設計了“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每一個物理概念都有相應的英文單詞表示,既促進了英語的學習,也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還增添了學習的興趣,、“displacement”就形象地表示了位移是位置的變化,另外像“velocity”、“acceleration”的第一個字母“v”、“a”分別是速度、加速度的字母表示。在講到自由落體時,課本上給出了比薩斜塔的照片及伽利略做銅球沿斜面運動的實驗的油畫,以及協(xié)和客機、加速器的圖片等等。另外,課本中還設計了許多讓學生便于操作的探究性實驗,所有這些,都對學生學習物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增加了學習的興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抓住教學目標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有心人,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突破口,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可用一個單擺來做實驗,先將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使之貼近眼睛,人站著不動,然后放手,使單擺擺動起來。很多學生都替老師擔心,生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超乎學生的意料之外。通過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么”作好了準備。
三、加強對學生探究方法的指導
只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教學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體驗到知識產(chǎn)生過程的樂趣,并掌握其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是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的“教”,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層面上,更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也不能是簡單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探究策略.科學探究的過程是多種多樣的,一般途徑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四、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jù)。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首先,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 其次,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chǎn)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每節(jié)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jù)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最后,用具有驚險性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的興趣與好奇心緊密相聯(lián)。培養(yǎng)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物理走向生活。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提出與教學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往往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到沸騰概念時,可提出下面問題:我們在做飯時,為什么不是一燒水就“開”了,而是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水才會“開”呢?此期間水的溫度有何變化?水“開”后溫度有何變化?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水的沸騰”的教學,學生就能聚精會神地聽,專心致志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認真仔細地分析實驗現(xiàn)象并總結出實驗結論,進而繪出水的沸騰圖像。再如在干燥的季節(jié)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么現(xiàn)象?
六、課堂上教師要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種方法,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可以調控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如講勢能時,以聊天的方式向學生發(fā)問:“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落下時,你會不會跑?”學生肯定笑著說:“不會?!蹦抢蠋熆删o接著問:“噢?如果換成是你頭頂?shù)娘L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說:“那還不快跑?!边@時老師可反問學生,都是同一高度落下,為什么遇到第二種情況就要跑?在沒接觸到勢能的知識點時,學生很難正確地說出答案,教師此時引出物體的勢能和質量的關系,點出造成的不同效果在于它們的質量不同,可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總之,物理興趣的培養(yǎng)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只要我們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適時、適地、適人地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潛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每一堂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沉浸在濃濃的興趣之中,就想學物理、愛學物理,覺得學習物理是一種享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水平,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物理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征.淺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現(xiàn)代物理知識,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