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
摘要:語文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學以中國文化與文明傳統(tǒng)為主要教學內容,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人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將人文教學融入語文教學中,最大化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實用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性;教學
如今的課堂,早已將語文教學變成了一種應試教育。新的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程標準越來越大力倡導人文性這一種新的理念,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比科學性更較重要,因為它適合教育觀一脈相承的,讓學生在合理、科學的現(xiàn)代化語文教學中更好的體會語文的內涵,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人文性教學的相關概念
人文性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點內容,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人性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的重點內容放在人格塑造與人性提升上。人性教學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人文教學的重要性與現(xiàn)實意義
1、注重人文教學的重要性。當前高中的語文的課堂教學被安排了繁重的教學中去,老師必須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而爭分奪秒,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考試中得到好的成績。因此,語文課堂上總是教學方式單一,內容冗多復雜。而人文性教學則更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更加符合當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其不僅提倡以人為本,并且尊重人的尊嚴和自由,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想要改變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就必須要高度重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在教授學生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和人文精神。
2、注重人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如今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面對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難免會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而學生往往辨別能力比較低下,沒有很強的防范意識,往往會受到各種文化的影響。舉個例子來說,如今外國的節(jié)日在我國日益流行,甚至有超越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勢頭,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等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各個習俗卻被不斷冷落,這是我們不能否認的事實。
高中時代的學生正是培養(yǎng)良好生活態(tài)度、高尚品質的重要時期,而高中語文則應該起到洗滌學生心靈的作用,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這,就需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用此來推進文明建設的重任。
三、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必須抓住每分每秒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節(jié)奏快,教學內容繁雜,教學項目多,教學方式單一,教師沒有余力去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與接受情況,學生也沒有精力細細消化課堂所學,去發(fā)現(xiàn)與挖掘語文課程的本質魅力。為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推進語文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必須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人文性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與人文素質
四、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推行人文性教學
1、正視人文性教學的意義,改變高中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為從根本上改變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提高人文教學比重與分量,必須轉變語文教學整體思路,重新規(guī)劃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注重人文性教學內容的添加與滲透。首先,學校要將人文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任務設置,提高教師設計針對性教學思路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意識。其次,教師讓積極參與人文教學相關專業(yè)知識以及心理學、接受美學、社會學等學習,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與管理模式,再把握教育“育人,樹人”本質特征的前提下實現(xiàn)人文教學的實力與技巧的提升。
2、重視教師在推廣與實踐人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學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實際效果,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樹立培養(yǎng)學生人文價值觀的教學理念,綜合采取多種方式,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人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首先,教師要突破高考的局限,以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根本目標,優(yōu)化改革教育方式,提高推行人文教學的意識。其次,學校要始終關注教師實際教學能力的增長,定期舉辦人文教學講座與分享交流會議,為教師提供更多增長知識與提升工作能力的機會,為幫助高中語文教師更好地推廣人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教學的人文美。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充實學生情感建設,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在輕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中收獲學習的樂趣等是人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要相應改變教學重點與教學方式,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價值。教師要以教學內容為根基,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探索能力。比如,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若是仍然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必將適得其反,壓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秳駥W》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用“學不可以已”開篇,指出了學習的方法與態(tài)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劃出文章中的比喻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钡龋w會這篇文章精湛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激情,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文學的美麗,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完善自身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
人文教育就是關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高中語文教學是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必須關注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學內容,凸顯人文教學的人文性精神內涵,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推動高中語文朝著更加科學、完善、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溫志剛.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初探[J].才智,2010,09:121.
[2] 彭敏.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思考[J].岱宗學刊,2011,03:113-114.
[3] 劉曉霞.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J].中國職工教育,2014,03:204.
[4] 張瑩.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