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平
【摘要】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nèi)容。語文學科明確提出要“適度增加學生閱讀量”,取消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2個模塊“二選一”的選考模式,將2個模塊均作為必考內(nèi)容。這進一步提高了對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诖?,本文在簡要解讀新課標下語文閱讀教學要求的基礎(chǔ)之上,通過探討高中語文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分析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期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搜集有用信息、擴大個人知識面的有效方法,是發(fā)散個人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活動,是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個人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對于高中生而言,要想扎扎實實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進行廣泛而有效的閱讀。對于高中語文老師而言,要想教好語文,就必須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感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升學生語文成績。
一、新課標下閱讀教學的要求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也對語文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鑒賞評價的能力,更要在此基礎(chǔ)之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除此之外,還強調(diào)應該對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做出改變,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使閱讀真正成為師、生、文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解放學生思維,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二、高中語文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擴大個人知識面,豐富內(nèi)心世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閱讀給了我們一個認識自己、認識廣袤世界無限空間的可能。不可逆的時光卻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書籍,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是卻能通過閱讀司馬遷留下的史記,穿越百年滄桑,看到英雄們斬木為兵、揭竿而起的義勇;通過閱讀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記,看到他內(nèi)心深處渴望的男耕女織,布衣桑麻的理想生活;通過閱讀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看到19世紀當時法國悲慘的現(xiàn)實生活……書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通過讀不同范疇的書,能夠拓寬我們的視野,擴大我們的知識面,豐富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使我們身臨其境般體味書中的酸甜苦辣,并在這種感受中對這個世界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二)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高中生思維能力
語言作為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受個體思維方式、思維能力的影響。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間接地獲得一些思維材料,將這些材料中體現(xiàn)的思維并融入個人體驗,能夠不斷的充實發(fā)展個人思維。例如在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時,通過概述作者中心思想,寫作意圖可以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原文的想象、探究、質(zhì)疑能夠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終達到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審美能力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來都不缺對美的感知。我們的語言文字原本就有一種美,通過作者的表達,文字被賦予了人的感情。學生在閱讀時很容易就會體會到作者傳達出來的這種感情,獲得心靈上的美的體驗。并在不斷閱讀中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情趣。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閱讀教學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一)閱讀教學模式僵化
目前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仍然沿用讀、講的教學模式。僵化的教學模式得不到有效改善,不僅束縛了學生思維而且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閱讀興致缺失
首先,學生受高考影響,導致在思想深處總認為閱讀費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其次,作為母語,多年的語文學習使學生忽略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最后,語文成績的好壞很大一部分受多年積累的影響,因此學生很難短時間內(nèi)通過閱讀學習提升語文成績。這些方面就導致了學生語文學習動機不強,興致缺失。
(三)功利性閱讀扼殺了人文性
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學科最顯著的特點。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學生進行閱讀的目的被釘固在了成績上,這就使得閱讀的人文性被扼殺。
四、針對高中課文的閱讀教學策略
(一)課文誦讀法
這一閱讀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帶有豐富感情色彩的文章。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安排多種形式的閱讀訓練,以不同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加深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把握韻律,注重音調(diào)使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傳達的濃厚感情。并在此基礎(chǔ)上,可以以小組誦讀形式使學生交流閱讀感受,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精讀探究法
學生在對文章整體把握的基礎(chǔ)之上,可以實行精讀探究法,給學生自由發(fā)揮內(nèi)心想法的空間,引導學生精讀文章每一部分。并在精讀的過程中帶入個人生活體驗,以此進行自主探究文章深意。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果,還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使得學生的價值觀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積極提供閱讀輔助材料
高中階段由于知識難度大幅提升,課本中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難懂文章。尤其是文言文,作者與我們生活年代不同,語言表達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因此,教師在學生閱讀時提供適宜的輔助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必要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跡等信息。
五、小結(jié)
總之,閱讀對于高中生的語文學習來說至關(guān)重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閱讀訓練,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程云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D].延吉:延邊大學,2010.
[2]王驥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