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陽子 丁小龍
浙江省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苦參洗耳湯耳浴治療難治性真菌性外耳道炎27例
靳陽子 丁小龍
浙江省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難治性真菌性外耳道炎 苦參洗耳湯 耳浴
[1]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13.
2017-04-23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疾病,臨床上多認為是由真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是機體抵抗力下降,用不潔物挖耳,長期全身使用抗生素或耳內滴用抗生素造成。由于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積存分泌物、常滴抗生素液等情況下,比較容易受真菌感染,反復發(fā)作。常見癥狀有外耳道奇癢、疼痛、耳悶、滲液,嚴重者可有耳鳴、耳聾等癥狀,檢查可見外耳道內有白色、灰黃色菌絲或褐色堆積物,表面可有膿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真菌培養(yǎng)可確診本病[1]。本人于2014~2016年期間,用自擬苦參洗耳湯耳浴治療難治性真菌性外耳道炎27例,取得滿意效果。
其法:臨床癥狀符合、分泌物涂片或真菌培養(yǎng)陽性確診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抗真菌滴耳液治療欠佳,病程延綿,反復發(fā)作者,耳內鏡下徹底清除耳道內分泌物,予苦參洗耳湯耳浴治療:苦參20g,百部30g,黃柏15g,蛇床子19g,白鮮皮、地膚子各10g。1劑,水煎100ml,靜置棄渣取上清液,耳浴10分鐘,1日兩次,連續(xù)用藥3~7天。耳道皮膚恢復正常,無異常耳分泌物,無耳癢、滲液等癥狀,分泌物真菌培養(yǎng)正常為治愈。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初期多因風熱濕邪犯耳所致。與氣血相搏,氣血瘀滯,故耳道彌漫性紅腫;風熱邪盛,則耳癢、灼熱、疼痛;濕熱邪盛,則耳痛、滲液。可用苦參洗耳湯耳浴治療。本方由蛇床子散(《中醫(yī)婦科學》)和苦參湯(《瘡瘍心得集》)化裁,臨床上常為中醫(yī)師所習用。方解:苦參、蛇床子清熱燥濕且能殺蟲止癢,生黃柏、地膚子、白鮮皮均能清熱燥濕以止癢,生百部亦能殺蟲止癢。諸藥合用,能有效治療多種真菌感染的皮膚病。綜上,難治性真菌性外耳道炎予苦參洗耳湯加減耳浴可減輕患者耳癢、滲液等癥狀,減少患者換藥次數,縮短療程,促進外耳道皮膚恢復,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