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寧
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強調師生互動交往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語文教學是語文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交往且共同進步的過程。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分析提出有效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策略
引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1 互動教學的內涵
互動教學意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以主體的身份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規(guī)范——這些規(guī)則、規(guī)范是參與者雙方共同接受、共同認可而達成的同意、一致和普遍性,進行的教學領域中的物質的、精神的交換和傳導的活動。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堂互動大多單一地表現為師生互動,在師生互動上又單一地表現為教師提問。新課程背景提出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學生是帶著腦袋走進課堂的,通過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同伴的互動學習,教學內容可以由學生解決。因此有效的課堂互動應該是多維主體的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互動,而且包括生生互動學生主體和知識客體的互動。
2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低效的原因分析
2.1 初中語文互動的內容呈現出表面化的特征
課堂互動是要促進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但是在實踐教學中,課堂互動一方面成為一種形式上的答案驗證或者說課本知識點的尋找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傳統(tǒng)課堂,更存在于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將互動問題設置為作者是()原名()字(),現代著名作家,初中生甚至不需要學習新的知識便可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的睡著了?!笔褂昧嗽鯓有揶o手法的類似問題是一些初中生已經早已掌握的知識點,上述問題的共性在于雖然以問題的形式存在,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互動學習,但是因為未高于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使得問題成為一種機械的問答而沒有引發(fā)思維和思想的碰撞。
2.2 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角色的被動化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是互動教學的主宰者,新課程引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討論,使課堂成為活的課堂。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要順應其趨勢,讓學生由課堂的無聲被動狀態(tài)向有聲積極的狀態(tài)轉化。這是一種好的趨勢,是初中語文課堂改革的動力。在實踐中。某些教師卻歪曲地理解學生的發(fā)聲權。學生可以互動,但互動的時間和互動的內容由教師決定,互動內容的評價教師也可以決定,教師通過縮短互動時間給予自己認為正確答案的學生展示權及對這些所謂正確答案的表揚,使自己的思想仍在班級互動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就使得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互動過程中仍然處于被動局面,語文知識的學習仍然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記憶,而沒有關于學習能力的提高。
3. 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策略
3.1 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學生與教師一樣,都有獨立的人格,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以及豐富的內心世界,都享有足夠的表決權和話語權,都需要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教師要轉變自己總處于絕對權威地位的想法,善于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信任的和諧氛圍。教師與學生之間、學與學生之間只有彼此敞開心扉,真誠交流和溝通,才能講互動式教學順利的開展下去,實現共同提高。在互動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學生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問題,且有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師生在這個民主、和諧的氛圍里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必定會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的不斷提高。
3.2 以學生為主題展開課堂教學互動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強調在師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動中解決問題,因此,互動教學反對傳統(tǒng)的單向傳授知識的接受模式,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記憶學習方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新舊知識的聯系,通過互動學習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濟南的冬天的學習目標是:第一,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第二,體會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所抒發(fā)的情感。以第二個問題為例設計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在此,教師讓學生用五個詞語寫下自己感受過的冬天,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濟南的地理位置思考濟南的冬天,并把學生心中濟南冬天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然后組織學生展開朗讀比賽,讀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體會作者通過對濟南景色的描寫,表達的對濟南的思念,濟南是老舍的故鄉(xiāng),回憶起故鄉(xiāng)老舍的心中總會泛起暖流,即使是故鄉(xiāng)的冬天在老舍的心中也是溫情的。
3.3 通過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互動,進行互動課堂的構建
我國大多數初中語文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都只是針對授課要求進行授課,很少對課內的內容進行課外的延伸,導致學生的學習非常片面,不能全面的對知識有一個更加具體的理解,進而導致學生死學、死記現象的發(fā)生。其實教師應該對課外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延伸,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一些知識,把課內的授課內容與課外的一些知識進行互動式的交流,促進互動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對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一些課外的知識帶入課堂,教師不能只對作者魯迅的生平進行講解,也要針對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時間以及涉及的一些課本中沒有提到的有關的一些人物或者事件作出一些講解,把課內的內容與課外的知識進行互動,進而達到構建互動課堂的目的。
4 結語
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是適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對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互動教學的積極作用,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生為本,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和互動空間,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良峰.構建初中語文互動新格局的綜合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9(8).
[2] 班燦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
[3] 趙敏霞.對教師有效課堂教學提問的思考[J].現代教育論叢,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