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基
摘要:高中語文教育是高中教育的基礎,對高中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主要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寫作功底和文學修養(yǎng)方面,對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和文化水平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本文分析了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總結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文學教育;滲透
高中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階段和關鍵時期,在我國的教育教學系統(tǒng)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作為高中的基礎學科,對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高中的語文教學尤為關鍵。文學教育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應用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更是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據(jù)目前我國高中教育教學的情況來看,高中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文學教育的滲透更是有限,使得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大打折扣,對高中語文學科的發(fā)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作為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連接紐帶,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成長和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說,高中對于學生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對人的教育是文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因此在高中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極為重要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文學能力和語文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工具。但是根據(jù)目前我國很多高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滲透效果并不理想,首先高中教學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其次文化的多樣化使得文學教育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并不是主要的教學模塊,使得高中語文教育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文學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能夠借助文學教育的力量,引導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健康發(fā)展。高中語文中的文學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家喻戶曉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內涵都是符合高中生發(fā)展水平的,通過文學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與文學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也為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補充。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不僅能夠促進文學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推動語文學科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開展社會實踐,革新教學觀念
語文教育是我國教育教學的基礎,在我國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同時也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促進人與人有效溝通,和諧交流的重要條件,所以說,語文在人類的生活和發(fā)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學教育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目前我國高中語文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不理想,因此,想要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與文學教育的融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革新教學理念,向學生滲透文學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文學教育的重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學教育滲透時,要充分的結合教材的知識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積極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真切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和指導者,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和深化,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不斷的提升,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幫助學生理解高中教材中文學作品的內涵,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學生能夠自我的進行文學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文學類型,選擇不同的文體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從而使得教師的語文教學更加的輕松自如。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要不斷的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對學生因材施教,發(fā)揮文學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活躍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的氣氛對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文學教育進行滲透的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將學生迅速的帶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來。例如:在講解《故都的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有關于秋天的圖片,然后以略微蕭瑟的輕音樂的背景,將學生帶入到一個充滿秋意的情景中,讓學生體會到秋天是一個幸福而又憂傷的季節(jié),體會作者賦予作品中的糾結與斗爭的情感。然后在進行文章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文章是借助故都的秋天,顯示作者對生命滿懷感傷和憐憫的情感態(tài)度。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在文章創(chuàng)作之時,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教師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情感表達,有利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很好的將文學教育滲透到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學教育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對學生思想素質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是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何小娟.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9:31-32.
[2]丁贊東.試析文學教育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滲透[J].品牌,2014,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