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要:目前,互動式教學引起了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很多學校將互動式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主要方向。但很多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全面互動式教學模式,其要點在于不僅強調互動教學,更重要的是強調互動的全面性。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模式;全面
百度百科上說,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以產(chǎn)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由此可見,互動式教學模式中的互動,是包含全面性內涵的,具體來說,就是全人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互動。
一、全人員的教學互動
所謂全人員的教學互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相關的所有人員形成多層次、多方式的互動網(wǎng)絡架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大的層次來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互動,二是生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個一般實施的還不錯。任課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個別輔導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形式不一的溝通交流,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問題在于,一個教師往往要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要做到與每一個學生進行互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有的學生由于自身的因素,不太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互動的效果。如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的往往就是那么幾個學生,而多數(shù)的學生相對消極被動。筆者的做法是將一些研究生或高年級的學生聘請為課程助教,由他們行使“教師”的部分職責,與廣大學生進行互動。因為學生助教與上課的學生年齡相仿,又有著其它方面的聯(lián)系,因此相互溝通交流就容易的多。
更多的互動應該表現(xiàn)在生生互動層面。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學生查詢學習資料的途徑相當方便,自主學習的條件大大改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通過生生互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的具體做法是:將選課的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布置一些具體的學習任務,各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并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之間的分享和交流。這種小組任務驅動式學習法,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了生生互動。
一是小組內部的生生互動。每個小組圍繞具體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合作,必然要進行大量的互動。他們在選題、調研、策劃、宣講等不同的學習階段,經(jīng)常組織小組討論,有時還會發(fā)生激烈的爭吵。二是小組之間的生生互動。各小組完成任務后,要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不同小組的學生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樣就將生生互動延展到不同小組的學生之間,以及小組與小組之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全過程的教學活動
所謂全過程的教學互動,就是將互動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不僅有課內的教學互動,而且有課外的教學互動。在一般的互動教學中,課內互動是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根據(jù)筆者多年的觀察,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都能實現(xiàn)課內的互動,但在課外的互動上,差異明顯加大。有的老師在課外與學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溝通交流,更談不上有教學上的互動了。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觀念的問題。有的老師認為在課堂上我是老師,下課了就沒有我的事了,或者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必要再在課外與學生進行互動。第二,是時間的問題。尤其是高校的教師,科研、學術的任務非常繁重,日常工作比較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課外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第三,是管理的問題。大多數(shù)的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管理僅僅限于課堂教學的考核,對課外的工作沒做要求。
其實,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不僅包括課堂教學,而且包括課外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講,課外教學更為重要。畢竟,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一門課的課堂教學時間也就三四十課時,在這么少的時間內要學生掌握好一門課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投入。而學生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中,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難免會降低,這就需要任課老師進行有效的督促;除外,學生在課外學習中會遇到不少的問題,也需要老師進行及時的指導。
筆者在互動式教學中,通過一些有效的措施,將課內的互動延伸到課外的互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的做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如創(chuàng)青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電子商務三創(chuàng)大賽、企業(yè)舉辦的創(chuàng)意大賽、學校組織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和科技作品大賽等。二是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如企業(yè)的校園代理、假期企業(yè)實習生、學生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等。三是幫助學生組織課外研讀小組、學習興趣小等。通過積極發(fā)動廣大學生參與各種大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并擔任學生的指導老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課外互動。而學生通過這些組織性的活動,積極主動的學生帶著消極被動的學生一起學習和實踐,成績好的學生帶著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一起提高,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在一起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達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
三、全方位的教學互動
所謂全方位的教學互動,就是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通訊工具,形成互動形式的多樣化、互動內容的多元化。這是由當前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決定的,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是九零后的學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新新人類,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出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長大。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前的一些傳統(tǒng)觀念,認真了解現(xiàn)有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深入人們的心靈世界。
一方面是要利用多樣化的互動手段。筆者的課程要求學生組建學習QQ群或微信群,實現(xiàn)線上線下互動協(xié)作機制。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一般,但在QQ群或微信群里就非常活躍。經(jīng)常將一些案例、最新資訊、專業(yè)文獻等發(fā)到群里,組織學生閱讀、學習和討論,既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也調動了更多學生的信息興趣。即使我有時不親自參與,學生相互之間也討論得非常熱烈。
另一方面要發(fā)展多元化的互動內容。當前的學生最反感的就是空洞的說教,最喜歡和能懂他的老師交心做朋友。作為教師,應該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最好能和學生做朋友,這樣他才愿意與你交流。因此要認識到,與學生的互動應該是各個方面,不僅是專業(yè)學習上的,還包括其他的很多方面,如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批判精神、情感等。一句話,要想做一個好老師,實現(xiàn)要做學生的好朋友。
參考文獻:
[1] 劉野.互動教學內涵及實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3)
[2] 王小康.淺談互動式教學[J].才智,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