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 目的:分析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電腦隨機的方式,將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各57例。甲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經腹超聲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乙組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對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子宮肌瘤殘留率、復發(fā)情況等指標進行對比。結果:甲組和乙組患者的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等指標差異小,結果無顯著性(P>0.05);乙組患者肌瘤殘留率更小,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乙組患者復發(fā)率更低,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的療效好、術后殘留率與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腹腔鏡手術,值得推廣。
【關鍵詞】 多發(fā)性子宮肌瘤 陰道超聲 腹腔鏡剔除術
子宮肌瘤屬于常見的婦科疾病,以多發(fā)性較為常見。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肌瘤清除率較高,但是創(chuàng)傷較大,對術后康復造成影響。腹腔鏡是當前的主要治療手段,由于無法直接觸摸,腹腔鏡手術期間需要使用超聲輔助治療[1]。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經陰道超聲輔助腹腔鏡剔除術能夠顯著提高肌瘤清除率,防止復發(fā)。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多發(fā)性子宮肌瘤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方法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常規(guī)婦科檢查以及超聲診斷確診,排除惡性病變的患者、排除存在腹腔鏡手術禁忌的患者[2]。采用電腦隨機的方式,將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各57例。甲組患者的年齡在29-58歲之間,平均為(41.5±3.5)歲;子宮肌瘤個數(shù)在3-7個之間,平均(4.8±0.6)個。乙組患者在30-59歲之間,平均為(42.3±3.9)歲;子宮肌瘤個數(shù)在3-6個之間,平均(4.4±0.7)個。將兩組患者基線資料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對比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月經結束之后3-7d你行手術治療,穿刺之后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壓力為12mmHg之間。甲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乙組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于子宮肌層使用垂體后葉素進行注射,子宮肌瘤正中橫向切開。使用無菌手套將陰道超聲探頭套住,經陰道進入探查,對小肌瘤進行定位,隨后在腹腔鏡下行剔除手術[3]。
1.3 評價指標
1.3.1 手術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術后治療治療進行分析對比。
1.3.2 殘留率和復發(fā)率 對甲組和乙組患者的術后肌瘤殘留率以及復發(fā)率進行觀察對比。
1.4 數(shù)據處理
相關數(shù)據均錄入SPSS15.0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代表差異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甲組與乙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對比
甲組57例患者手術出血量為(105.34±21.53)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3.53±3.25)h、下床時間為(13.25±3.14)h、住院時間為(4.87±1.02)d;乙組患者的平均手術出血量為(104.86±22.76)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4.12±3.53)h、下床時間為(13.09±3.54)h、住院時間為(5.06±0.95)d。對比甲乙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差異較小,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甲組與乙組患者的子宮肌瘤殘留率和復發(fā)率
甲組57例患者術后超聲檢查提示存在子宮肌瘤殘留的有11例(19.30%)、乙組57例患者中僅有3例(5.26%);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甲組57例患者肌瘤復發(fā)的有6例(10.53%)、乙組中復發(fā)的有1例(1.75%)。甲組患者的子宮肌瘤殘留率和復發(fā)率均高于乙組,對比兩組差異結果顯著(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手術是解除病情、促進康復的主要手段,腹腔鏡手術具有顯著的微創(chuàng)學科優(yōu)勢,在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治療中起到了重要意義[4]。但是腹腔鏡下無法像開腹手術一樣對病灶進行觸診,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手段配合探查肌瘤。本文中,對乙組患者輔以陰道超聲進行手術,能夠精確的對肌瘤的位置、大小進行探查,提高手術精準性、防止損傷其他組織,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結果提示,兩組患者的一般手術指標差異無顯著性(P<0.05);乙組的子宮肌瘤殘留率和復發(fā)率明顯更低,對比甲組差異顯著(P<0.05)。提示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的應用價值較高,具有進一步研究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瑤,張智虹.陰道超聲介導無氣腹懸吊式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7):2574-2575.
[2] 黃紅紅,俞勤輝.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陰道超聲輔助行腹腔鏡剔除術治療療效觀察[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6,21(3):463-464.
[3] 宋光輝,張松英,李百加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妊娠結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35):2816-2819.
[4] 薛華丹,蘇佰燕,范融等.MR引導下聚焦超聲術治療癥狀性子宮肌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初步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9):851-853.
[5] 李銀鳳,劉改文,高麗麗等.改良雙孔腹壁皮下懸吊式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11):85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