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秀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聲樂教學的語言技巧,在聲樂教學中非常重要。聲樂理論如何向?qū)W生講述,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講什么?怎樣講?
下面我們從三點來談談如何講的問題:
關于歌唱的咬字有很多的說法,在我多年教學實踐后體會,歌唱者的真正“嘴”應該立足在腹肌。因為只有腹肌才真正體現(xiàn)著人的力量、深呼吸。而咬字的各個器官:唇、齒、舌、喉、嘴的實質(zhì)性的著力點即動力,也應該是來源于腹肌。如果能基于這樣理解,才能真正解決歌唱中咬字的音質(zhì)、共鳴和最最需要解決的音高問題。
人沉睡時發(fā)出的如雷鼾聲,是人身體最解放、肌肉最放松時的本能反應。因此,我們稱它是最徹底的共鳴。如果身體沒有最大的解放,肌肉沒有最大的放松,氣息就沒有最大量的儲存,那高音咬字的問題就會很困難。和人的鼾聲一個道理,共鳴達到最徹底時,只有腹肌在跟著鼾聲的節(jié)奏一樣起伏,這是無數(shù)實驗資料證明了的。所以展開來講,歌唱咬字的動力也應該在腹肌。
聲樂教學久了,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當咬字發(fā)音的人。比如有位學生由于咬字發(fā)音相當?shù)鼐o,非常難聽。我試了很多曾經(jīng)用過的辦法,都無濟于事。最后想到了矯枉過正的道理,比如讓他的咬字要“越不像這個字越好”“越?jīng)]形越好”等,這些用語實質(zhì)上是讓他解放唇、齒、舌、猴、嘴不正確的用力。沒成想,還真見成效。一段時間后,他的咬字終于能夠松開,共鳴豐滿,延長音有了泛音,并且悅耳動聽了,音域迅速拓展到四個八度以上,一躍成為班里的姣姣者。
很多學生喜歡我,是從講關閉唱法開始的。其實,在平常教學中也不是把關閉二字總掛在嘴上。因為只要心里建立了關閉的理念,在教學語言上還是更通俗易懂為好。
在我的眼里,聲樂就是研究氣息的一門學問。從這點上來講,它和體育有共同點。教學中我常要求學生:竭盡全力地跳高,借此練習讓其明白什么叫最徹底的深呼吸狀態(tài)。
往往在一跳之后,就給學生留下了很突出和形象的記憶。它賽過無數(shù)理論和語言對歌唱要保持深呼吸的描述,而且會領悟在心。試想,跳高時喉嚨必然是打開、同時也是下降的、軟腭是上提的、咽腔是擴張的、面罩是興奮的、鼻腔是充分通暢的。這一切都是關閉唱法的所有需要。如果換了任何別的說法,都是不容易調(diào)動這么多的因素,這樣協(xié)調(diào)地配合在一起。這樣,所謂關閉唱法的高深理論。只通過了“跳高”這一個動作,就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白話,其實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真實的縮寫,是智慧的結(jié)晶。它像一本大百科全書,指導著人們的方方面面。它通俗易懂,是語言中的珍寶。它喻理達天下,為人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寶藏。盡情去運用和發(fā)揮白話的作用吧,它會使我們的教學未來不可估量。因此,選擇準確、淺顯的白話,作為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帶領學生,攻克難關,早日到達聲樂教學的勝利彼岸。
我有位學生因自己低音跑調(diào)問題很苦惱,而且已被困擾很久了。理論、方法都說了不少,似乎感覺他都沒有一點信心了。于是,我想盡量采用一些新鮮的、形象化的語言,來耐著性子開導他。
咱們就拿“院“來說,你要象朗誦歌詞那樣。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把這個字朗誦多次。將朗誦到最高處時,氣息的狀態(tài)延續(xù)到,朗誦到低處時,唱和朗誦不分家。用大力氣,悄悄地說低音,不能悄悄地唱低音。因為說低音時,你必然在情感的狀態(tài)里,這時情緒狀態(tài)也會好。而唱低音時,你就會想所謂的方法,使狀態(tài)僵硬,失去了良好的氣息支持。這里說的“悄悄”不只是一個音量問題,它是一種控制氣息的狀態(tài)!只有氣息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們說“悄悄”唱,音量反而會大。如先不注意控制氣息,就想讓音量大。其結(jié)果是音量并沒有大,還出現(xiàn)音不準的問題。經(jīng)過這次有關如何“悄悄”的探討之后,沒想到這個形象化語言,真使這位學生的低音音準問題得到了糾正和鞏固。
在換聲點的唱法上說法更多,有位同行問我:換聲區(qū)要喉嚨“二次開放”嗎?這個說法對嗎?我回答他應該說內(nèi)容是對的,但能不能用更容易理解的語言去講這個問題呢?比如用“始終是一次性開放”會更好理解呢?我們知道歌唱始終要保持“開放”的狀態(tài),應該在實際操作中盡量不用“一次、二次”這樣生硬的概念。只要始終開放著喉嚨,告知學生把“始終一次性開放”堅持到底!堅持到底!這樣往往就能順利地通過換聲區(qū)。
客觀地講,各個音區(qū)的音色肯定要變,這是絕對的。但如果總在學生思想中灌輸音區(qū)間音色”不會變”“不會變”“始終一次性開放”的話,我們再采用相應訓練方法,換聲區(qū)間音色就會相對地講變化不大,還可以說是音色基本統(tǒng)一。
一位年長的歌者,唱了一首歌讓我點評。由于他是一個獲獎專業(yè)戶,聽到的各種贊美詞和聲樂術語很多。如何能做到問題講得既很有必要性,又能注意保護他的積極性和聽取意見的興趣。我想了想,試著這樣和他交流:您要注意這幾點,第一,每部聲樂作品都象個精密的設計圖。歌唱的氣口要預先安排好,有些高潮處要有充分的氣息能隨心所欲地展開!第二,語言上再下功夫,風格很大程度決定在語言的味道上。反復多念念,一定要磕巴出些味道來,歌唱時就會優(yōu)美動聽。第三,通常主持人都講,演唱者XXX??偸堑谝粋€字是演,第二個字是唱……,如能讓歌詞生情生戲,那你的唱就會像講了一個鮮活的故事。讓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才能與你產(chǎn)生共鳴。他回復說,你講的都是我常常為之困惑的問題。經(jīng)您這樣指點,我明白了。
關于聲樂教學語言的技巧,還有很多很多,將在我的其他論文里一一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