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禮導其志 樂和其聲從演唱大調(diào)曲子禮俗看儒家之“禮樂”觀

      2017-02-13 08:57:07杜亞雄周李清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俗樂有節(jié)樂記

      杜亞雄 周李清

      自西漢初,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直到20世紀初,儒家思想統(tǒng)治了中國2000多年。因為儒家主張禮樂治國,所以儒家的禮樂觀在我國的影響不僅非常深遠,而且?guī)缀鯚o處不在。然而,儒家禮樂思想中的種種理念,都需要“樂”的本體形態(tài)和人的行為方式來承載,如果沒有“載體”,任何思想或理念都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也就是說,正因為有“樂”之本體與人、與“樂”的種種行為,才使儒家禮樂思想中的不同理念成為“有形而上”的現(xiàn)實存在,而不僅僅是“無形而上”的想法。

      按照我國傳統(tǒng),“樂”分為“禮樂”和“俗樂”兩大類別,“禮樂”為儀式所用,而“俗樂”一般則不配合儀式①項陽:《周公制禮作樂與禮樂、俗樂類分》,《中國音樂學》2013年第1期,第59-60頁。。近年來,音樂學界十分關(guān)注儀式,研究“禮樂”,成績斐然,關(guān)注“俗樂”的則較少。實際上,“禮樂”和“俗樂”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中相輔相成、也是相反相成的兩方面,沒有“禮樂”就沒有“俗樂”,沒有“俗樂”也就沒有“禮樂”,它們是“中華樂系一棵大樹上長出的兩支主干”,“一條大河”的“兩條干流”②項陽:《中國人情感的儀式性訴求于禮樂表達》,《中國音樂》2016年第1期,第35頁。。流行在河南南陽民間的大調(diào)曲子③大調(diào)曲子原稱河南鼓子曲,據(jù)傳有500多年歷史,初流行于開封,后流傳到周口、禹縣、南陽等地,前兩支逐漸沒落,南陽一支得到發(fā)展。20世紀20年代,為區(qū)別于高臺曲,把坐唱形式的鼓子曲稱為南陽大調(diào)曲子,又稱南陽曲兒。,是一種說唱形式,從不用于儀式,為“俗樂”。作為一種民間說唱,大調(diào)曲子無專業(yè)人員,歷來由業(yè)余愛好者演唱。大調(diào)曲子的愛好者們互稱“曲友”,“曲友”在演唱時須遵守很多相關(guān)禮俗。筆者田野工作中了解到這些禮俗,認為它們作為表演音樂的行為,深刻地體現(xiàn)了儒家的“禮樂”觀。這些禮俗的存在,說明在儒家“禮樂”觀的影響下,表演“俗樂”也具有某種“儀式性”。撰寫此文旨在拋磚引玉,望引起學界對“俗樂”的“儀式性”以及表演者行為方式的關(guān)注和重視。

      《樂記》是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它論述了“樂”的產(chǎn)生、“樂”的作用以及有關(guān)“樂”的美學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稑酚洝分姓f“禮樂刑政,其極一也”④《樂記》有多種不同的版本,筆者采用的是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的版本,人民音樂出版社958年出版。此語見該書第2頁,以后只注書名和頁碼。,認為“樂”是進行社會教育的工具,應(yīng)當和“禮”并行,和“刑”、“政”并列。《樂記》中“知樂則幾于禮矣”,⑤《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5頁。說一個人“如果懂得了‘樂’的意義,也就差不多懂得‘禮’的意義了”,因為“樂”能夠幫助人們“知禮”,“禮”和“樂”兩者之間有如此密切而特殊的關(guān)系,所以“禮”和“樂”一定要“并行”。

      關(guān)于“禮樂并行”的目的,《樂記》中講:“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實行“禮”的目的就是使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看法的人們互相尊敬,而表演“樂”的目的就是使有不同個性和不同情感的人們互相親愛,只有這樣,“四海之內(nèi)”方能“合敬同愛”,而達到“事與時并,名與功諧”⑥《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1頁。的目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只有通過“禮樂并行”,才能“與時俱進”,并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取得“名副其實”的成就。

      “禮”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呢?按照《樂記》中的論述可以歸結(jié)為“誠”、“敬”、“讓”、“有序”、“有別”、“有節(jié)”六個主要方面?!罢\”就是“誠信”和“誠懇”,《樂記》中說“著誠去偽,禮之經(jīng)也”⑦《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33頁。,此處的“經(jīng)”是思想和行動的準則,因此,禮的準則就是人們真誠相處而拋棄掉一切虛偽的東西?!熬础本褪恰白鹁础保凇稑氛摗菲?,將“禮”歸結(jié)為“殊事合敬”,這里的“殊”是不同的意思,即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看法的人,都要相互尊重?!白尅本褪恰耙咀尅?,《樂記》中說“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如果能夠“揖讓”而“不爭”,就是“禮”深入人心的表現(xiàn)?!岸Y”的“有序”、“有別”和“有節(jié)”,也是“禮”的本質(zhì)所在。關(guān)于“有序”《樂記》中講:“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nèi),如此則禮行矣”⑧《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0頁。原文在“如此”之前,有“天子”二字,吉聯(lián)抗先生以為這兩個字是贅文,故刪去。;“有別”是指“男女有別”,《樂禮篇》中講:“男女無辯,則亂生,天地之情也”,因此,一定要做到“男女有別”。“有節(jié)”則是對人的要求,人都有所好惡,如果“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⑨《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6頁。,而只要對邪惡的東西做到“有節(jié)”,才能心中無邪,而“中正無邪”方為“禮之質(zhì)也”⑩《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3頁。。

      南陽大調(diào)曲子的“曲友”不一定都讀過《樂記》,但在他們的演唱和交往過程中,對《樂記》中“禮”的“誠”、“敬”、“讓”、“有序”、“有別”、“有節(jié)”六個要點不僅深信不疑,而且身體力行。

      “誠信”和“誠懇”是“曲友”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應(yīng)有的為人處世之道?!扒选敝g,雖非親人,互親互愛,勝似親人,相互幫助,盡力而為。因為“曲友”不僅要在音樂表演上合作,也需志同道合,所以“誠信以待”是結(jié)交“曲友”的首要條件。如果一個人不“誠信”,大家都不會和他交往。

      “三穩(wěn)”是“曲友”之間“誠信”的原則?!叭€(wěn)”是指“嘴穩(wěn)”、“手穩(wěn)”、“身穩(wěn)”。“嘴穩(wěn)”就是不倒弄是非,“手穩(wěn)”是指不動別人物品,不貪圖小便宜,“身穩(wěn)”則是指不貪圖女色,過去只有男性才能演唱大調(diào)曲子,所以,才有了“身穩(wěn)”的要求。“三穩(wěn)”不僅是“曲友”自身的要求,也為他們之間真誠以待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在“曲友”聚會演唱時,不能不辭而別,若有事早退,必須向大家說明原因,這也是“誠懇”的表現(xiàn)。

      “敬”也是“曲友”處世的原則,包括“敬人”和“敬樂”兩方面?!熬慈恕笨蓺w結(jié)為對賓朋、長者、故友的尊敬和叫好、幫腔等音樂行為,而“敬樂”則主要表現(xiàn)為“獻藝不賣藝”上。

      “曲友”演唱的場合叫“曲子場”,在“場”上演唱,講究順序,而“敬”則是決定順序的原則。如果“曲友”自外地來訪,都會讓他們先唱,以此敬賓客。如果只有本地“曲友”表演,一定要請年長者先唱,以此敬長者。演唱時,曲友圍坐一旁,不能隨意走動,體現(xiàn)出互敬的精神。

      在演唱結(jié)束時,大伙齊聲喝彩叫,也是“曲友”互敬的表現(xiàn)。除叫好外,“唱和”也是“敬”的表示形式?!稑酚洝分兄v:“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6頁。,這里的“壹倡三嘆”就是“一人唱,三人和”之意,“和”又叫“和聲”,就是幫腔。大調(diào)曲子中的《太平年》《呀呀油》《蓮花落》《滿舟》等曲牌都需要幫腔,幫腔不僅使“曲場”的氣氛更熱烈,也是互敬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晚輩對“曲友”中的孤寡老人,敬如父母,盡所能的給予幫助。不僅如此,德高望重的“曲友”故去后,大家也會唱曲向他致敬。1982年12月,在王瑞林去世周年之際,“曲友”們便在其墳前演唱了《白帝城》、《俞伯牙碎琴謝知音》等唱段,紀念故人,表達敬意。?南陽地區(qū)文化局編:《南陽地區(qū)曲藝志》,南陽:河南人民出版社發(fā)行,南陽地區(qū)印刷廠印刷1994年版,第401頁。

      除了“敬”人之外,“曲友”對“樂”本身也有很強的敬畏之心,有愛樂先敬樂,“獻藝不賣藝”的傳統(tǒng)。他們認為“大調(diào)曲子”是“樂”,而“樂”是神圣的,不能用來掙錢。如果“賣藝”,就是把“樂”當成“混飯吃”的工具,而這無疑是對“樂”的不敬和褻瀆。“曲友”如應(yīng)邀會在婚喪嫁娶等不同的場合演唱,但無論在何種場合演唱,都不會將演唱大調(diào)曲子作為謀生的方法和掙錢的方式。如果有人“賣藝”,大家便不會再和這個人交往。如果有人拿錢給“曲友”對他們的表演表示感謝,便會被視為對“曲友”和音樂本身的不尊重和侮辱,往往會鬧得不歡而散。民間還流傳著“王秀才傲然拒知府”的故事:清道光年間,王秀才唱大調(diào)曲子蜚聲南陽,知府為母作壽,高酬請他去唱堂會。秀才認為這是對他本人的侮辱,便拒絕了。知府大怒,以將其免職相要挾,王秀才則對知府講:“職務(wù)可免,人不可辱”,依然拒唱堂會。?南陽地區(qū)文化局編:《南陽地區(qū)曲藝志》,第385頁。

      我國古代倡導“禮樂治國”,“樂”為國家要務(wù),地位很高,而奏、唱“樂”的專職人員“樂戶”身份卻十分低賤,屬“下九流”,不僅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連死后都不能入祖墳。到雍正年間廢除“樂籍”之后,以樂為職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如戲曲演員、響器班子的樂手,死后依然不能入祖墳。為何“樂貴人賤”?很多音樂學家都認為“不可思議”。

      ?項陽:《禮俗·禮制·禮俗》,《中國音樂學》2017年第1期,第21頁。

      這個問題的確非常值得進行深入探討?!扒选本础皹贰钡搅藢Α百u藝”行為深惡痛絕的地步,認為唱堂會,用“樂”謀生是對“樂”,從而也是對“曲友”本身人格的侮辱。正因為“樂”“貴”,至高無上,誰用神圣的“樂”謀生,便是對“樂”的大不敬,便成了“賤人”?!熬礃贰睍粫恰皹焚F人賤”的原因之一呢?值得深思。

      “讓”就是謙讓。在演唱大調(diào)曲子的行為中常體現(xiàn)出來?!扒訄觥鄙祥L者受到尊敬,而長者有時要讓初學者先唱,以示“讓”?!白尅辈粌H是老曲友對新曲友的愛護,也要給初學者一些指導。

      在演唱大調(diào)曲子前,為了定調(diào)、調(diào)弦、活動手指、相互配合等方面的原因,“曲友”先要合奏“板頭曲”?“板頭曲”現(xiàn)稱河南板頭曲,是演唱大調(diào)曲子時的前奏曲,以三弦、琵琶、古箏等樂器的合奏或獨奏為主,傳統(tǒng)板頭曲基本都是68板,《易經(jīng)》中有64卦,在此基礎(chǔ)上加春夏秋冬四季,便成了68板。可參看杜亞雄:《八板及其形式美》,《中國音樂》1984年第2期,第4-6頁。,還要奏“過門”“鼓子起板”或“十六板”?!斑^門”一停,演唱者要手托檀板,起身拱手,向在座聽眾及樂手,謙讓一圈,以示客氣,以求包涵。此后才輕輕擊板表示“獻丑了”或說“請大家包涵”,然后重走過門進入演唱。如若不然,將被“曲友”鄙視,認為此人不可交,不再與之來往。

      由于牌子曲后面跟的“過門”不同,當演奏者彈完“過門”,等到板一停,如演唱者不會這個曲牌就即說“對不起,我不會這個牌子”,如他會便說“唱得不好,請包涵”?!白尅币环矫媸菍Π樽嗪吐牨姷摹扒选钡淖鹁矗彩且环N做人的態(tài)度。

      “有序”包括座次和演唱兩個方面?!扒訄觥敝?,座次有一定之規(guī),演唱者的左方依次是三弦、古箏、琵琶等,如有其他樂器,一般在琵琶的左方或古箏及其他樂器的后方,三弦要緊隨唱腔,其他樂器則要與三弦配合,如伴奏得不好,一般都會認為是三弦沒有彈好。如果三弦沒能合上唱腔,“曲友”稱為“撂弦子”?!坝行颉钡淖尾粌H表現(xiàn)了樂器功能,也體現(xiàn)了“曲友”的想法?!扒訄觥敝锌此齐S意搭配的演唱組合,也是“有序”進行的。除“長幼有序”外,還會先請外地來的“曲友”先唱,這就是“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nèi),如此則禮行矣”。?《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0頁。

      《樂記·樂禮篇》:“男女無辯,則亂生,天地之情也”,?《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8頁。1950年以前,演唱大調(diào)曲子的都是男性,唱時要拔肩聳頂,正襟危坐,閉目端莊。這是因為那時在客廳演唱,女眷依例聚在廳堂兩廂,隔簾聽唱,演唱者閉目端坐,以避瓜田李下之嫌,?胡運榮、宛芳卿、閻天民、魯紫惠編著:《大調(diào)曲子精粹》,香港:華泰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亦是男女“有別”的體現(xiàn)。隨著時代的變化,現(xiàn)在不分男女,皆可演唱、演奏,但有人還是閉目演唱,是此種觀念之遺存。

      在“有節(jié)”方面,“曲友”有戒煙(指鴉片)、戒酒(指過度飲酒)、戒賭“三戒”,對邪惡的東西必須做到“有節(jié)”,才能心中無邪,而“中正無邪”方為“禮之質(zhì)”。

      《樂記·樂論篇》中“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13頁?!扒选遍g之所以要“誠”、“敬”、“讓”、“有序”、“有別”、“有節(jié)”,因為這些都是儒家“禮”的核心,也是對儒家對“君子”的要求。正因為有這些要求,使得表演“俗樂”南陽大調(diào)曲子具有禮儀性,同時具有“儀式性”。

      《樂記·樂象篇》中“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記》,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第29頁。南陽大調(diào)曲子的“曲友”們以曲會友、以樂傳情,唱仁義道德,吟三綱五常?!扒选眰冊谘莩校瑸樽约籂I造了一個重“禮”崇“樂”的精神家園。這里沒有勾心斗角的利益之爭,沒有男盜女娼的不良風氣,而是通過演奏大調(diào)曲子把他們引向了以“仁”為核心的內(nèi)心世界,創(chuàng)造出一個互敬互讓、十分和諧的小團體?!扒选眰冇醚葑啻笳{(diào)曲子來“內(nèi)以,建立個人的崇高的人格,外以圖謀社會的普及的幸福。”?轉(zhuǎn)引自薛藝兵:《論禮樂文化》,《文藝研究》1997年第2期,第57頁。這是“曲友”演唱南陽大調(diào)曲子的主要原因,也是他們熱愛大調(diào)曲子并經(jīng)常抽出時間一起唱、奏的原因之一。

      “禮導其志,樂和其聲”就是要通過“禮”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人們的行為符合道德、倫理的規(guī)范,具有“君子”的人格和教養(yǎng),而用于表現(xiàn)人們思想情感的“樂”則是使人們達到“禮”的一個最為快捷的途徑,因此儒家又有“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說法。

      從傳統(tǒng)的分類來看,南陽大調(diào)曲子是徹頭徹尾的俗樂,從不在儀式中應(yīng)用,然而其表演的“行為”受到儒家禮樂思想很深的影響,而且在這種影響下具有了一定的“儀式性”,和配合儀式的“禮樂”起到了教化君子人格、營造和諧社會的作用?!八讟贰蓖ㄟ^其表演行為,具有了與“禮樂”一致的“儀式性”,我們今后研究“俗樂”時要充分注意到這種情況。

      猜你喜歡
      俗樂有節(jié)樂記
      樂籍西譯:五種《樂記》西文譯本、譯者及其傳播
      中國音樂學(2022年2期)2022-08-10 09:21:18
      飲食有節(jié),遠離痛風
      輿論監(jiān)督如何發(fā)揮建設(shè)性作用
      ——浙江日報《一線調(diào)查》欄目的實踐探索
      中國記者(2020年7期)2020-08-12 05:40:08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論《樂記》的辯證思維
      俗樂題材:李楊故事主題矛盾多樣性生成之因
      文教資料(2018年32期)2018-12-24 09:52:34
      孔子論鄭聲之背景淺析
      戲劇之家(2018年28期)2018-12-08 11:15:02
      用有理有利有節(jié)譜寫一曲反抗凌辱的贊歌
      有理,有節(jié),有序
      音樂雅俗問題現(xiàn)狀研究
      大觀(2016年12期)2017-04-15 10:43:43
      温宿县| 石首市| 中超| 镶黄旗| 贺州市| 锡林浩特市| 松溪县| 肃南| 太湖县| 桂平市| 大同县| 云梦县| 吉木乃县| 海晏县| 如皋市| 沅陵县| 东阿县| 元阳县| 新河县| 永吉县| 仙居县| 恭城| 游戏| 铜川市| 绿春县| 山东省| 泰和县| 靖江市| 招远市| 汝南县| 琼海市| 越西县| 通江县| 丹寨县| 名山县| 临泉县| 卢湾区| 镇宁| 赤水市| 林口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