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瑩
[摘 要]目前,語文課堂教學過于追求精致化,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主體的極端化、教師引導的表演化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復雜化,忽視了語文和生活和聯(lián)系。在教學中,應緊密聯(lián)系生活,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讓學生真正地學習語文。
[關鍵詞]語文課堂;價值追求;精致化;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1-036
針對語文教學的問題,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在一起教。因此,語文教學要與生活緊密結合。對學生的學來說,要聯(lián)系生活去讀書、讀活書,要聯(lián)系生活去寫日記、做文章。精致化課堂泛指經過教育者精心打造、多次磨合的課堂,這恰恰忽略了生活與教育的聯(lián)系。
一、精致化:語文課堂的單維趨向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是那樣的樸素、真實,而當下課堂,尤其是公開課,正呈現(xiàn)出一種同質化趨勢:教師往往從精妙的切入點出發(fā),組織學生進行幾分鐘的快速閱覽,而后就是控制式的組織教學,按照線性的程序執(zhí)行既定的教學方案。這樣,導致語文教學趨向于精致化。
(一)學生主體的極端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語文課堂開始由原先的教師“一言堂”開始走向“百家齊鳴”。但是,漸漸地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似乎太過于熱鬧了。在賽課中,有些教育專家甚至通過觀察記錄學生發(fā)言的頻率來衡量一節(jié)課的好壞,他們認為課堂上學生越是滔滔不絕,代表著語文課堂越具有靈動性、互動性,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二)教師引導的表演化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為了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我們似乎越來越離不開現(xiàn)代科技的輔助。于是,花哨的視頻導入、花樣繁多的配樂朗誦等,時刻充斥著我們的語文課堂。這些都是給外行人或者專家評委們觀賞的,不是真正為了扎扎實實地鍛煉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復雜化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似乎一堂語文公開課沒有進行一次熱鬧的小組合作探究、沒有刻意達到十分鐘的練字、沒有進行一次小練筆、沒有進行一次朗讀與評價,這樣的課就是不完整的。于是,我們開始設計各種復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期將所有的所謂的“好課標準”囊括在內。試問,在這樣的“好課標準”評價框架下的語文課堂,有多少是做無用功呢?
二、生活化:語文課堂的本色追求
對精致化的示范課,我們應理性思考:我們的語文課到底要把孩子引向何方?孩子究竟想要怎樣的課堂?其實,語文教育需要回歸生活,從生活中尋求語文的教學智慧,為孩子的生活力與生命力負責。
(一)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必須以實現(xiàn)語文的教學目標為根本。陶行知先生認為:“傳達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一靠語言,二靠文字;我們只有獲得這種工具,才可以‘求高深的學問,才可以‘治繁復的事?!毙W階段的語文學習應當緊緊圍繞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展開。為普及識字教育,陶行知倡導小先生制的方法,并將其內涵概括為“以教人者教己”。這種“為教而學”的教學策略在當下的教學環(huán)境中依舊適用。只有從生活這部智慧大書里尋求啟發(fā),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人人爭當“教育家”,才能讓課堂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二)生活化的教學實踐
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的需求,選擇樸素且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一直主張:“輕輕松松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fā)展。”咬定語言文字不放松,立根原在實踐中。要展開有效的語文實踐,就要合理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課堂的主體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人,是具有思考力的個體,各種思想、方法、習慣等在此碰撞。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設計過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后勁會明顯不足,顯得疲憊不堪,影響學習效率。
(三)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學生,使得個人的生活更加潤澤、豐富、強健,更能抵御病痛,戰(zhàn)勝困難,解決問題,擔當責任,從而實現(xiàn)改造自然與社會的目標。語文教育是一項講究慢的藝術,不能急于求成。評價語文教學的得失,其標準并不僅僅只是學生的知識能力的測評,而應觀察其在教育過程中的生活力與生命力。
總之,我們需要從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與“生活力”理論中尋求語文課堂的價值,在“教”“學”“做”中尋得語文課堂的廬山真面目,遠離那“假”“大”“空”的精致化課堂。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