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勝
(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豐澤小學,福建泉州362000)
基于校園生活 積累習作素材
黃慶勝
(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豐澤小學,福建泉州362000)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習作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而校園生活是小學生積累習作素材的有效途徑。本文結(jié)合實例論述了基于校園環(huán)境、校園植物、校園人物、校園活動、課間活動積累習作素材的策略與方法。
校園生活;習作素材;積累
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是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關(guān)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留心生活細節(jié),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感受生活之情,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為自己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chǔ)。
在入學之初,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更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yīng)校園環(huán)境,并喜歡上這所校園,教師就應(yīng)該在開學第一天,帶領(lǐng)學生在校園中走一走,帶領(lǐng)學生觀賞美麗的荷花,感受小魚兒在荷花池里游來游去的自由,聞著陣陣桂花香……相信一年級的新生,會被這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所吸引,然后喜歡上校園,愿意在放假之后重返校園。
校園中的景色在各個季節(jié)都有所不同,教師則應(yīng)該引導學生仔細關(guān)注校園不同季節(jié)之美,引導學生探尋校園簡潔有序之美、和諧統(tǒng)一之美。如在秋冬交替季節(jié),銀杏和青楓樹葉變成了黃色,并且漸漸掉落,而松柏等植物卻還像春天一樣綠。當遇到下雪天氣,同學們還可以觀察到黃、綠、白交錯之境。這對于觸動學生寫作靈感,非常有幫助。
春天的校園,石榴花紅了,迎春花黃了,桃花粉了,杜鵑紫荊也都紅了……花謝又花開,還一幅美麗的圖畫,想必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夏天的校園,荷花開了,石榴熟了,正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時候。在四季更替的美麗校園中,孩子們自然而然能夠積累很多寫作素材。
校園里的植物類型通常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yīng)該懂得充分利用。如,在三年級語文教材中,就有要求學生對植物的品種與數(shù)量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任務(wù),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統(tǒng)計校園中的植物,然后通過實踐得出準確的答案。此外,在四年級中有要求學生對植物進行觀察研究,然后寫出研究成果的習作任務(wù),教師還可以帶著學生在校園中進行植物研究,然后思考問題:“楓樹葉為什么形狀相同,顏色卻不同?鐵樹的葉子為什么會被鋸掉?香樟樹是常綠樹嗎?柳條上像毛毛蟲一樣的東西,是果子嗎……”提出問題之后,孩子們會自言自語,或者相互之間討論。作為教師的我,明明知道答案,卻不將答案直接告訴他們,但我告訴了他們一種方法:“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通過自己的觀察,我們就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同學們,你們可以自己去觀察和研究,如果還是找不到答案,就可以走出教室去問校園中管理花草樹木的園丁……”之后,孩子們開始討論,有些走出了教室去尋找答案。很快,就有孩子將自己找到的答案向我匯報。
優(yōu)美的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眾多鳥類喜愛的場所,很多小鳥在校園中搭窩建巢。鑒于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鳥兒。另外,校園池塘里的小魚、草地上的蚯蚓等小昆蟲,也是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的對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有關(guān)于人物主題的寫作任務(wù)。除了親朋好友之外,小學生最熟悉的就是學校里的同學和老師。我在教三年級的時候,就指導了學生完成以“熟悉的老師和同學”為題的寫作任務(wù)。在寫作之前,我首先要求學生對人物的相貌、動作等進行仔細觀察,深入了解,并要求學生務(wù)必抓住人物的個性化特征,比如:某位同學長得很高、某位老師很愛笑。同時,我要求學生在寫人的時候,結(jié)合人物具體事例,可以通過采訪本人的方式,加深對人物的了解,以便在寫作過程能夠更好地發(fā)揮。
記得在引導學生寫《身邊的小能人》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無從下手,于是我采取以下辦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能人是什么意思嗎?”有同學回答:“能人就是有比較突出的一面,具備一定的特長?!蔽以倮^續(xù)追問:“我們身邊有哪些這樣的能人?”之后,同學們陷入沉思。有同學回答:“我爸爸是能人,他會修電腦?!蓖ㄟ^這樣的引導,讓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能人,從而有話可說。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校里最快樂的事,莫過于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建興趣小組,或者一起組織某些有趣的活動,如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元旦晚會等等,讓學生獲得快樂的體驗……
前陣子學校組織的“小足球,大夢想”足球文化節(jié),孩子們就很喜歡,語文教師就可以將之轉(zhuǎn)化為寫作話題。如針對五年級剛剛接觸新聞稿的學生,可以布置發(fā)布“足球聯(lián)賽”最新戰(zhàn)況的任務(wù);而針對四年級的學生,則可以寫活動中的小能人(如足球健將)。這些有趣的話題,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寫作能力。寫作素材源于生活,生活是習作的基礎(chǔ),在感性生活經(jīng)驗缺失的情況下,學生難以寫出生動形象的作文。但很多學生經(jīng)歷過豐富的實踐,也無法寫出精彩的作文。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寫作難的問題。此外,除了校園題材,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可以用以寫作的素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拓寬觀察范圍,深入思考,體驗生活奧秘,讓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課間十分鐘雖然很短暫,但也十分寶貴。當上課鈴響了之后,同學們開始陸續(xù)走回教室,回到各自的座位。當我走進教室,看到很多同學小臉通紅通紅的。于是我問他們:“同學們,你們剛剛玩什么了呀?小臉都紅了,是不是熱的呀?有同學愿意告訴老師,你們剛才的課間活動都玩了什么嗎?”話音剛落,只見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告訴我他們在課間到底做了什么。我隨便叫了一位學生,他回答道:“老師,老師,我們剛剛玩了一個特別好玩的游戲,我當老鷹,楊林當‘母雞’。因為這只‘母雞’太厲害了,所以我為了抓住小雞,只好拼命地跑,結(jié)果跑出了一身的汗,在他的保護下,沒有一只‘小雞’被老鷹抓??!老師,你猜我們玩的是什么游戲”我一聽就樂了:“讓老師猜一猜,應(yīng)該是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吧!這只‘母雞媽媽’好盡職盡責呀!同學們,你們知道‘母雞媽媽’保護‘小雞寶寶’的時候,都做了什么嗎?”“楊林同學,你能告訴大家,你在保護雞寶寶的時候做了什么嗎?”此時,楊林同學很大方、自然地走到講臺,邊說邊做展翅動作,并且跑來跑去。同學們看后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還有同學說:“我們?nèi)ゴ蛴鹈蛄?。好開心,大家技術(shù)水平都不太好,一直在撿球,結(jié)果都累得夠嗆,哈哈……”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發(fā)言,越說越起勁,把課后的快樂情緒帶到了課堂上。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我向?qū)W生說到:“課間十分鐘大家玩得都非常愉快呀!這種心情是不是很美妙,我們快拿起筆來,把這種體驗寫下來吧,可以留著以后欣賞,也可以帶回去給爸媽感受一下你的快樂!如果有些字不會寫,就用漢語拼音代替?!睂W生聽完之后,紛紛奮筆疾書,有的同學邊寫邊笑,十分有趣。就這樣,同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輕松完成了《快樂的課間十分鐘》的寫作任務(wù)。
[1]王明光.小學生校園習作素材積累例談[J].中小學教育,2016(11).
本文系“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chǔ)教育研究專項),項目編號:JZ160501(福建教育學院資助)”。課題“小學高段校園習作素材運用指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黃慶勝,男,1977年出生,福建泉州人,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