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秀芬
摘 ? ?要: 新課改的推行給我國教育帶來了新的面貌,開啟了新的章程,小學語文教學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作者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寫作教學 ? ?存在問題 ? ?解決對策
小學教育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最基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其他任何學段都無法替代的。同時小學語文是整個小學階段的基石,小學語文的寫作從三年級開始,寫作在語文學科中所占的分數(shù)比例十分大,由此可以看出寫作在語文學科中的地位有多重。小學語文寫作水平可體現(xiàn)整個語文的教學成果,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作文是最令人頭疼的一項,存在各種問題。筆者總結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寫作問題,提出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改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
1.1寫作教學過于形式化。
小學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追求寫作的效率和形式化。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形式上寫好作文,什么樣的格式能夠得到高分;讓學生通過摘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運用到作文中;只在乎學生作文的表象卻忽視學生是否掌握真正的寫作內涵。寫作應該在內容上、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假如長期依靠死記硬背取得好的成績。那么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寫作文失去興趣,甚至出現(xiàn)懼怕寫作文的現(xiàn)象[1]。
1.2沒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在小學生剛入門的一年級語文課文中就會滲入一些美麗的字詞句和寫作手法。對于會學習的學生而言,他們會在日常的學習中記住所學知識。他們不僅背平時課文中美麗的辭藻,還會記住一些固定的修辭手法,長此以往,學生不但記住隨學內容,還會加工成為自己的東西?,F(xiàn)實情況是,一些教師組織的寫作訓練和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儲備是完全不匹配的。學生在進行不匹配的任務過程中,經常性失敗會使學習興趣減退,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學生沒有扎實的語文功底就進行作文訓練,無疑會給今后的語文學習帶來非常大的困難,長時間會影響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興趣。
1.3小學生的作文寫作無法和生活相銜接。
從電視劇、小說可以得出:一切好的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某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知道改寫什么,從哪些方面著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感受事物的能力,有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小學生的閱讀作品較少,缺乏生活經驗,導致學生在作文寫作中不知道改寫什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和學生進行足夠的溝通,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思路較狹窄,缺乏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學生在著手寫不熟悉的作文時,會很難投入感情。學生一般會憑借個人印象,對作文進行死板硬套,無法對作文進行深入細膩的加工,沒有個人感情參與的作品很少是優(yōu)秀的作品,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
1.4文章沒有創(chuàng)新,抄襲嚴重。
網(wǎng)絡是把雙刃劍,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也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比如學生在寫作業(yè)時,可以不用腦筋,只要打開網(wǎng)絡,就可以得到現(xiàn)成的答案。在學生寫完作業(yè)上交之后,教師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寫文章基本上沒有什么新意,大同小異,抄襲十分嚴重。有的靠多方面的拼湊優(yōu)美華麗的辭藻,甚至有的抄襲現(xiàn)成的作文。這樣的寫作文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沒有任何的幫助。長此以往,學生在面對寫作文時,第一種方式就是抄襲、拼湊,這樣當學生再步入高年級時,會對寫作文束手無策,那時再指導改正是十分艱難的。
1.5學會沒有開闊的思維,想象力十分匱乏。
想象力在小學生的學習中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智力、思維初步形成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較其他階段而言,效果更顯著。小學生語文寫作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力、想象力等。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閱讀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短時間內提高作文水平十分困難,語文教師在這一過程教學中要善于總結采取便利的措施,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要進行深入的指導、溝通,喚起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讓學生的想象力暢游飛翔。由于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沒有和學生進行詳細的溝通,導致學生的想象力沒有得到完全的打開。因此,寫出來的文章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造力。
2.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教師隊伍應轉變教學觀念,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客觀地檢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積極有效的改正。教師應該秉承新課程理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語文寫作指導下,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大自然,帶領學生把自己的耳朵、眼睛、內心投入所寫事物中,這樣描寫真實的生活,寫出來的文章一定很吸引人[3]。
2.2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
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語文伴隨著小學到中學學習的整個階段。教師要在短暫的課堂教學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果,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同時學生應該在課外生活中多閱讀,拓展視野。語文知識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同時很多學科涵蓋語文知識。因此,學生在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要善于把知識貫穿、糅合起來。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比如,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以通過查字典,多觀看課外書,觀察生活[4],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生活學習中,增長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個人的整體語文水平,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2.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經過長時間真理檢驗得出的。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如果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產生厭惡情緒,那么寫出來的文章結果可想而知。反之亦然,學生如果對寫作非常感興趣,就會絞盡腦汁地寫好這篇文章。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所寫的內容是學生所熟悉的,這樣學生才能寫出文章的所以然。否則,布置的作文內容學生不熟悉,只能依靠天馬行空的想象或者是抄襲才能完成,這樣的寫作布置完全沒有任何的學習意義[2]。同時教師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要采取激勵措施,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2.4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理念。
寫作水平,在很多教師看來,僅僅是學生時期衡量分數(shù)的一個指標。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學生在進行寫作時,無法從內心出發(fā),僅僅是為了得高分而寫,卻忽略了真正的寫作目的。真正的寫作目的是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真實情感流露出來,表達個人情感,抒發(fā)自己的思想。古人云:以手寫我心,就是運用文筆把個人的豪情壯志、不得志、細膩的情感表達出來,精品佳作成為千古佳話[5]。教師在日常寫作中不應該向學生灌輸怎么寫才會得高分的思想,應該告誡學生,寫作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寫,而是為了正確地表達出自己思想而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寫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把所見所聞用文筆的形式寫下來,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這樣寫是為了學生在寫作時可以隨心所欲,也可以為寫作積累材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從心底喜歡寫作。
3.結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會對學生長久的寫作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平上加以足夠的重視[6]。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于小學寫作中的問題,教師要全面、客觀地進行考察,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教師要注重個人教學水平的提高,跟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使小學語文寫作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彭肖輝.生活越近越精彩——小學習作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14,(2):172—173.
[2]田彩霞.小學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與解決策略[J].教育革新,2012,(9):141---141.
[3]孫麗娟.談小學作文寫作中的技巧及運用[J].語文學刊,2012,(18):94.131.
[4]楊文娟.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和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10):92-93.
[5]鄭宏凱.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3,(5):94-95.
[6]陳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問題研究,2014,03(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