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劉東海
課改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劉東海
數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數學教學設計,研究新的教法及學法,正確認識高中數學新課程與原課程的區(qū)別與聯系,把握新課程理念。本文以高中函數教學為例,對高中數學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所以,近幾年來,教育界掀起了一陣改革的風潮。以高中數學改革為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在以課本為基礎的前提下,拓展課外知識,研究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性格、心理等,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對于同一個數學題目,講解不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結合高中數學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對函數進行教學,應當結合自我的實際教學經驗,針對高中函數課程的設計進行研究。
課本是教與學過程的基礎。在新課程的推行中,改變的不僅僅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等,高中數學課本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與傳統(tǒng)課本相比,新課改將高中數學課本分為必修與選修兩大模塊,其中必修分為5本,選修分為4本。必修的課本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而選修課本則以課外拓展為主,主要目的在于:在學習必修科目的基礎上,拓展學生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對于指數函數的教學則應當在教學設計的同時引入函數的思想,同時注意新教學方法的運用。
傳統(tǒng)的高中課本與新課改之后的高中課本相比較而言,兩者既具有相同點,又有各自不同的地方,新課改的高中課本既是教育發(fā)展的產物,又是傳統(tǒng)課本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因此,函數的教學應當盡可能地結合實際,抓住傳統(tǒng)教學與教學改革的相同點,對數學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挖掘,求同存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目標,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
1.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
隨著新的教育觀念的發(fā)展與課程模塊的重新編排,要求老師的教學方式也隨之發(fā)生改變。這種改變不是單純地摒棄,而是一種創(chuàng)新地改變,吸取傳統(tǒng)教學中好的一面,摒棄不好的一面,并與新課改的教育模式相結合的一種全新教育模式。
(1)互動交流。這是一種老師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教學方式。不存在任何的等級關系,老師與學生共同發(fā)現問題,彼此交流,彼此啟發(fā),共同探討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增進了相互的情感交流,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2)合作探討。老師與學生形成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以其豐富的經驗、資歷以及能力決定了在合作小組中的地位。
(3)自己答疑。這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過程,對知識的把握要從課本上了解,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起輔導作用,通過方式方法的引導讓學生了解自己知識的誤區(qū),從而進行自主答疑。
2.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改之后,要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也做出相應的改變。根據教學設計的要求,學生在注重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應加強個人能力的鍛煉,重視專題教學。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其他人合作學習以及研究型學習。
(1)自主學習,是一種完全依賴學生自覺性的學習模式。學生需要自主制定學習計劃、方法、時間等。自主學習方法的好處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與時間觀念以及自學能力,同時也是自我反思的一個過程。
(2)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問題的學習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小組成員可以各抒己見,取長補短,相互探討,相互啟發(fā),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最終的探索結果屬于小組中的所有人。
(3)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圍繞一個問題或課題進行研究的學習模式。由學生自主發(fā)起,老師則作為指導者。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也提高了學生的研究意識及善于觀察與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4)發(fā)散性思維學習,是通過學生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來舉一反三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
3.高中數學轉型的作用
對于每一個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能力是有顯著差異的,而且學生學習能力的區(qū)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數學這門提倡獨立思維能力的學科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數學進行轉型是非常必要的,把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把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逐漸轉變?yōu)樽寣W生自己理解、自己答疑,外加老師的引導作用,以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改革來實現學生學習激情的煥發(fā),也是有必要的。二十一世紀以來,各項有利于發(fā)展的改革層出不窮,并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也促使了教學的不斷改革。
經過數學一系列的改革,課堂上主體變化的同時,也解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認知能力,這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有利于緩解教學疲勞,減輕教學壓力,創(chuàng)造出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對于整個教學隊伍來說,這是教學從傳統(tǒng)型到現代型的巨大轉變,可以讓整個教學隊伍現代化,精簡人員,減少支出,提高教學隊伍的質量,可以讓教育事業(yè)煥發(fā)新春。
因此,高中數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學生、老師、教學隊伍而言,其作用日益明顯且是毋庸置疑的,亦稱得上是高中數學教學的轉型。
隨著教改的推進,高中數學的改革正逐漸細化,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正逐漸模塊化,尤其是函數方面的教學,這就要求老師要積極并充分貫徹新課改的思想,教學方式也要從傳統(tǒng)的“滿堂灌”轉變?yōu)橐龑W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以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嚴士健,張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喻平.走進高中新課改:數學教師必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張世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6.
[4]劉鵬飛.關于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94.
[5]康至飛.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J].才智,201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