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靜
摘 要:從樂觀是一種智慧、樂觀是一種超越、樂觀是一種力量、樂觀是一種責任四方面研究作品《我的人生秘訣》中樂觀精神的滲透。
關鍵詞:語文教學;人生;力量; 樂觀;意志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6-0080-01
拿到《我的人生秘訣》這本書,最先吸引讀者的就是封面上海倫·凱勒微笑的面龐,當然還有她身上的學位服。盲人其實有一種特殊的靜雅的美,封面上的作者在讀書,如同一位英語教師描述她的學生一樣:“她雙手撫摸盲文點,白皙的手指此起彼伏,像落在鋼琴鍵上,口中隨之吐出標準的英文。”
一、樂觀是一種智慧
捧讀之后,讀者不僅為她意象化的語言和充滿氣勢的排比修辭而贊嘆,更為其中蘊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所鼓舞、折服。很多殘障學生都比海倫·凱勒的生理狀況要更輕,如果他們能通過努力達到她的成就,那就太了不起了。殘障學生比普通學生生理上有差距,但只要有強大的內心,并從完善自身的智力發(fā)育和生存技能做起,就一定能獲得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成就。
就生理屬性來講,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意志自由的個體,可外在的許多條件給人們戴上了“枷鎖”,生理特點、家庭狀況、環(huán)境機遇等讓人生充滿變數(shù)。能讓問題得到解決的是建設性的思考,不是破壞性的擔憂。樂觀是一種智慧。它幫助人們從焦慮不安中解脫出來,接受自己的現(xiàn)狀和即將面臨的一切后果,不是在惴惴中坐以待斃地等待末日宣判,而是振作起來,以大無畏的勇氣與現(xiàn)實緊密相擁;絕不虛耗每一分精力,而是全神貫注地過好為明天做好足夠鋪墊的當下,像一個英雄那樣活著。
二、樂觀是一種超越
“每個人的內心都承受了足夠多的痛苦與不幸。他要用自己的雙手拿起逆境的鐵鉤,把它們當作工具,清除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個障礙?!睒酚^不是盲目偏執(zhí)地相信“明天會更好”,而是基于對生活的充分打量、預估后的堅韌與奮斗。樂觀的人是實干家,超越怯懦、懶惰,腳踏實地,努力而為,在現(xiàn)實社會給出的條件下,克服苦難和平庸,抵達精彩和卓越。這種樂觀才是有生命力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著對“憂”的褒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則是一種高遠的家國情懷。人們常常看到憂心忡忡的莘莘學子,而少見喜笑顏開的輕松少年。于是,人們常感到學生太累了,他們的臉上寫著疲倦,身體如千斤之軀。海倫·凱勒的樂觀盡管是基于對上帝的虔誠信仰得出的,卻如他山之石,可以拿來啟迪心智,給他們減去心靈的重負?!皹酚^的人堅持信念,敢于嘗試,最后能夠成就大事。樂觀的人總是心情愉快,沐浴在燦爛的陽光里。”
三、樂觀是一種力量
“我通過雙手只能抓住世界的一個微小部分,但是我的心靈卻可以使我看到整個世界,我的思想可以使我理解操控世界的仁慈法則?!蔽覀兊膶W生,盲生和聾生都應該學習些哲學,“試圖從自己的內心發(fā)現(xiàn)一切”。文中三個部分談到對盲聾的觀念和教育家開展盲聾教育的努力,人們對盲聾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歧視忽略→包容尊重→教育融合”的變化,盲聾是器官殘缺,罪犯是心智不全,都是需要改進挽救的。因此,樂觀可以引領人們“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四、樂觀是一種責任
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與周圍的人、環(huán)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盎畹每鞓沸腋2粌H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親人關心自己,自己境遇不好,他們便會擔憂。朋友同事問候自己,自己愁容滿面,他們也會生疑。樂觀的人豁達爽朗、談笑自如,聽者也會如沐春風、舒暢愉悅,樂觀的人就像一件禮物,和他交往的人會在情緒上受惠。因此,面帶微笑是一種基本的禮儀?!拔蚁嘈殴膭钭约汉退耸且环N神圣的職責”,不僅自己樂觀,也要鼓勵別人樂觀,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度過災難和困苦”,“我們才能一步步靠近那個時代。到那時再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一部分人生活安逸,而另一部分人卻在經(jīng)受煎熬”。海倫·凱勒的心愿與“大同世界”、共產(chǎn)主義社會竟殊途同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由樂觀的人們組成的社會,才是真正美好的、有希望的社會。
參考文獻:
[1]海倫·凱勒.我的人生秘訣 [M].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13.
[2]齊曉棟,張大均,邵景進,王佳寧,龔玲.氣質性樂觀與心理健康關系的元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04).
[3]戴爾·卡耐基.克服憂慮,釋放自我[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4]李虹,孫漢銀.樂觀性對自我反思和內在覺知與心理健康之間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05).
[5]李旭.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生命意義的關系:樂觀的中介和調節(jié)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