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 李茜茜
用心欣賞朗讀教學風景中的童真童趣
——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 李茜茜
長久以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似乎都存在一種誤區(qū):小學階段會認、會寫、會讀即可,當下主流的教學風格也偏重于小學生的字詞基礎教學以及對文章寫作思路的簡單指導,卻在朗讀方面留出了大片空白。在語文教學領域中,朗讀其實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重視、加強有效的朗讀教學,能為今后學生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朗讀教學 活力課堂 語言魅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保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崩首x,不僅僅是簡單的讀書,從更深的層次來看,它更是我們的心靈與古今人們的智慧相結合、碰撞的一個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努力探索一種更加適應當下教育氛圍、適合學生群體接受的授課方式,指導學生從“讀”出發(fā),通過朗讀培養(yǎng)語感、感受情感、加深體驗,最終愛上語文。我想,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關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幾點看法:
翻開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本,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篇課文的課后作業(yè)要求中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崩首x,是語文課程學習的首要步驟。通過“讀”,我們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讓學生在朗讀中尋找語言的美感、感知語言的魅力。
當今我們的語文課堂,要在四十分鐘的時間內(nèi)教會學生讀準生詞、讀通課文、理解大意,這樣算來一節(jié)課分配下來的朗讀時間就會很少,很多學生往往連課文一遍都沒完整地讀過,談何領會文章思想?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往往選擇用說教的方式直接灌輸文章的思想脈絡,剝奪了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教師的分析代替了學生的朗讀,于是我們的學生慢慢地放棄了自我思考。
“你可以不必擔心兒童領悟不了多少,你還應當竭力使孩子盡量少領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別林斯基如是說。文章的思想感情如何被學生理解、感受,最終把優(yōu)美的詞句吸收,轉化成為自己的語言,這便是朗讀教學的目的。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朗讀的藝術在于:讓學生在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景氛圍中去感受文中作者的感情變化,融入文章,潛移默化地獲得熏陶,激發(fā)更深層次的興趣。通過朗讀,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讀懂、理解內(nèi)容,達到教學目的。
當然,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讓學生一味地讀,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例如,采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采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練習。
針對學生的模仿心理,我們可以采取范讀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借助范讀,傳遞情感,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同學一起感受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動聽的聲音、立體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熱愛朗讀的興趣。
課堂上教師以自己精彩的朗讀,引起學生的想象,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喚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他們模仿的欲望。例如,在教學《小露珠》時,課文中間部分有許多人物的對話,朗讀時,教師指導學生看多媒體課件,并根據(jù)每個小動物的特點來范讀:“‘早上好’,爬到草稈上的小蟋蟀對小露珠說?!弊x出小動物的可愛之處,以及對小露珠的感恩之情。然后,學生看著多媒體動面,也模仿教師讀起來了,有些學生甚至分角色朗讀,這時候,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對朗讀產(chǎn)生了興趣。
學校舉辦的第15屆“現(xiàn)代與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學視頻觀摩活動中,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去年的樹》,至今仍讓我感動、感悟。用他的話來說:“這篇課文沒有寫外貌卻讓人感受到特別,沒有寫表情卻讓人浮想聯(lián)翩,沒有寫心理卻讓人憂傷?!比绾巫寣W生感受到這一份美、這一份獨特呢?王老師用范讀的方式引領學生在淺近語言的叢林中不斷穿越,他緊扣“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眮磉M行教學。王老師通過層層示范朗讀拓出一片天地來:他先引導學生通過“天天”體會出一棵樹和一只鳥的感情篤厚;然后啟發(fā)學生想象: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顆怎樣的樹,一只怎樣的鳥?最后學生進行擴展聯(lián)想。在優(yōu)雅的范讀中讓學生產(chǎn)生了心靈碰撞。
當然優(yōu)秀學生的范讀,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能夠鼓勵其自身更加努力上進,也為其他的學生做了模范榜樣作用。大家爭當“范讀高手”,全班有感情朗讀的氛圍也愈加濃厚。
學生天性具有表演和模仿的特質(zhì),如能給他們營造一個情境,讓他們在其中繪聲繪色地進行課文故事表演,不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朗讀訓練也更具有針對性。在小學語文書本中適合學生的表演的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擬、模仿,加深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齊讀、分角色讀也是朗讀教學中學生比較偏好的朗讀方式。通過齊讀,可以使學生們感受文章的節(jié)奏,迅速融入文本情景,印象深刻;分角色讀能夠調(diào)動學生們的朗讀積極性,在有聲語言的多樣性中理解文章內(nèi)容,加深學生記憶。
朗讀教學的方式靈活多變,作為激發(fā)學生熱愛課堂、熱愛語文的一種工具,朗讀也是架設在讀者與作者心靈之間的橋梁。在教師作為“學生的促進者、指導者”這一形象立場上而言,朗讀教學是完成新課標理念、推進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
隨著新課標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和新穎前沿的教學理念為教師創(chuàng)建“活力”課堂提供了條件。多數(shù)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朗讀訓練,正如每篇課文的課后作業(yè)要求所說,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些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難題,但要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大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通過朗讀教學教會學生利用自身的感知來獲得語言知識的累積、文化素養(yǎng)的進步,要讓學生閱讀、體驗、表達三方面立體化地進行。作為新世紀的小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授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朗讀習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朗讀機會、創(chuàng)造更好的朗讀氛圍,讓每一位學生讀出享受、品出韻味,以讀促悟,在自由的語文天地里收獲寶貴的財富。
朗讀教學的本質(zhì)意義在于: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課堂體驗,讓新課標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育不走彎路、水到渠成,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展現(xiàn)它原來該有的童真童趣。我也更加堅信,在這樣的朗讀風景里踏實走下去,未來一定更美麗。
[1]齊敏,李維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6).
[2]辛濤,黃高慶,伍新春.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裴淵.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