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 要:在小學高學段的音樂課中,學生對音樂課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態(tài)度,存在慵懶消極的表現(xiàn),刺傷了音樂老師的心。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又如何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濃厚的興趣呢?
關鍵詞:自身因素;了解情況;隔閡;具體做法
在小學高學段音樂課教學中,很多學生慵懶消極,作為音樂老師,看到這情景,心里肯定難受。是什么原因讓學生喪失了對音樂的興趣?是自己的上課方式不讓學生滿意?還是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在如今大力倡導素質(zhì)教育和課改形勢下,怎樣做才能使音樂課堂更為靈活、更為生動、更為自由、更貼進學生,從而吸引高學段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呢?
一、教師自身的因素,影響了教學效果
1.過度強調(diào)課堂紀律,忽視對學生熱情的調(diào)動。在平常的教學中,總習慣于課前和學生約法三章,還時不時地提醒學生安分守己,但強壓下常常事與愿違,學生總明里暗里地說笑、吵鬧,在課堂上時不時搞出一些小插曲。于是,批評、責罵就成了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可即便這樣,有時也只能換取暫時的安寧,教師簡直無計可施,學生也越來越不喜歡上音樂課。
2.學生對教材上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教師對教材的內(nèi)容挖掘不夠?,F(xiàn)今高學段音樂課本上的歌曲與學生拉遠了距離。與此相反,流行歌曲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時不時就會哼個幾曲,這與對課本歌曲的冷漠形成鮮明對比。顯而易見,流行歌曲已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
二、了解學生及班級情況
因為課程的特點,每班一個星期只上一兩節(jié)音樂課,這樣的現(xiàn)狀勢必造成音樂教師對學生的不了解,學生因此也不會太喜歡音樂教師,所以出現(xiàn)了學生喜歡音樂而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尷尬境地。學生與學生、班級與班級之間有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學生的情況:(1)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及技能技巧程度。(2)了解特長學生情況。(3)了解各班級特點及狀況。(4)了解學生對音樂的需求等。
三、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需求之間有隔閡
在對高學段學生關于對音樂學習的調(diào)查中,多數(shù)學生這樣回答:老師教的那些歌太難聽,老師講了很多樂理,我們不喜歡;我們喜歡流行歌曲等??倸w一句話,音樂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之間有隔閡。
四、具體做法
音樂教師如何結合學生實際和教綱要求,在既符合教綱要求又滿足學生需求情況下來組織教學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仔細鉆研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技能。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理念、內(nèi)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變化,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課改后的音樂教育著眼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重視對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有了想上音樂課的情感和欲望,特別是孩子愿學、樂學。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否則,再簡單的技能技巧訓練,也只能成為機械的操練,呆板的重復。例如,律動是一種技能,它在有規(guī)律的動作中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律動教學以模仿為主,教師在講臺上示范,學生在座位上模仿,教師和學生都著眼于動作,學得會、做得像,就達到了要求,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練習,導致他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
2.結合實際根據(jù)學生需求,讓“流行音樂”進課堂。
既然課上教的歌曲學生不愛唱,那么就把學生愛唱的歌曲拿到課上教,與其讓學生課外熱衷演唱流行歌曲,不如堂堂正正地引進課堂:音樂課的最后10分鐘,安排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同學們一起聽一聽、聊一聊流行音樂,進而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流行音樂并掌握一些相關知識。因?qū)W生比較喜歡周杰倫演唱的歌曲,我就在課堂上欣賞《稻香》,和同學們談起了歌曲的作者、節(jié)奏、旋律和歌詞,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的同學還意猶未盡。于是我讓同學們以后把想和大家分享的音樂事先告訴老師,讓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也讓我們的“流行音樂十分鐘”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
3.結合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過要激起學生的興趣就必須要了解、關注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備課,備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只有備課了,才知道一節(jié)的重點難點,進而去解決難點;只有備課了才能找到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素材,并穿插到音樂教學和課堂中來,把枯燥的音樂課上得有趣生動。教師可以把難懂的節(jié)奏練習變成好聽的兒歌;把難唱的歌曲在律動舞蹈中體現(xiàn);把難以理解的管弦樂曲在動畫片中呈現(xiàn)……有了這些法寶,學生的興趣肯定會高起來。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音樂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仔細研究課程內(nèi)容,準備形式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質(zhì)、審美情趣為出發(fā)點,同時加強自身的專業(yè)學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最終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俠賓.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yǎng)[J].廣西教育,2007(34).
[2]趙慧穎.試論音樂興趣培養(yǎng)[J].藝術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