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海
摘 要:輸入假設的認知闡釋與語言教學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性,如何把握輸入假設更好地進行語言教學工作,成為當下語言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內容??死贻斎爰僭O理論在進行語言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有效輸入,更好地讓學生對語言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本文在對輸入假設的認知闡釋與語言教學問題的研究過程中,注重認知闡釋對于促進語言教學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克拉申輸入假設 認知闡釋 語言教學
前言
輸入假設理論的提出,對語言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死暾J知闡釋與語言教學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性,把握輸入假設的主要內容,通過對其進行有效認知,結合語言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在要求和外在要求進行更好把握,是提升語言教學效果的關鍵。本文對克拉申輸入理論進行了有效分析,并就其如何應用于語言教學問題,提出了筆者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一、關于輸入假設理論
1.輸入假設理論概述
關于輸入假設理論克拉申提出了“i+1”公式,i代表語言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在進行輸入過程中,要注重實現(xiàn)一個小的跳躍,即“i+1”[1]。Krashen在1982年提出:“在輸入假設理論應用過程中,要考慮到習得的結果,并要保證輸入的足夠性,能夠符合學習者實際需要?!痹趯斎爰僭O理論問題分析過程中,Krashen認為,強調輸入必須要保證知識量足夠,其次,輸入量必須夠大,能夠更好地開拓語言學習者的視野,這樣一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語言納入[2]。同時,輸入假設理論還涉及到了趣味性學習問題,這是輸入假設理論結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輸入語言材料的趣味性,要注重具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改變以往“一言堂”的發(fā)展模式,使語言教學擺脫“啞巴”現(xiàn)象[3]。
2.對語言輸入假設理論的評價
語言輸入假設的提出激起了眾多的爭論,國內外眾多語言學家對此褒貶不一。國內學者認為,該理論提供了一個觀察問題的新視角。“輸入假設”告訴人們,學好、用好外語,必須有更大的理解輸入,而不是僅僅通過學習語言規(guī)則。這種理論還強調了課堂教學對初學第二語言者的重要性,重新確定了課堂教學的作用。Krashen的理論也有局限性和不完善的一面。首先,關于語言學習時的潛意識和有意識的問題。要判斷到底是哪一種系統(tǒng),是習得還是學習在某一時段起作用非常困難。其次,Krashen認為學習與習得之間沒有重合的地方。事實上,二語習得應是一個習得與學習都能受益的過程,這一點取決于學習者個人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策略。最后,Krashen對于“i+l”沒有一個具體的界定。如果我們要使這個假設有效,我們必須有一套標準來衡量學習者所處的水平,以使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輸入。所以,如何確定學習者的水平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二、輸入假設的認知闡釋與語言教學研究
對輸入假設理論進行有效認知闡釋,明確輸入假設理論的內涵,對于實現(xiàn)輸入假設理論應用于語言教學,促進教學效果提升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語言教學過程中,輸入的主要內容包括語言材料、教材、詞典、聲音、文字、圖片等,這些信息與語言教學本身存在較大的關聯(lián)性。在對輸入假設進行認知闡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這一理念如何應用于語言教學中。這樣一來,就需要更好地把握輸入難度,并增強輸入的趣味性,從而保證語言教學效果得到較好的提升[4]。
1.輸入假設的認知闡釋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要注重加大語言輸入量,牢牢把握Krashen輸入假設理論的相關內容[5]。在進行閱讀時教學時,考慮五個步驟,即預測、快讀、確認、細讀、完全理解[6]。在這一過程中,預測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提前的了解,能夠對文章主線內容有一個較好的把握;快讀對預測具有一定的把握,也是對文章內容進行確認的有效前提。同時,在進行細讀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實現(xiàn)有效溝通,可以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更好地理解。輸入假設的認知闡釋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需要考慮到語言教學的實際情況,并能夠對閱讀中涉及到的語言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從而提升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并將語言在口語交際中進行較好的表述。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以下面英語閱讀案例為主:如Work in parts Practice asking and giving advice.其中,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口語練習內容:Role A:You are an American client on a business trip to Beijing.Role B:You are receiving an American client of your company who wants to try some Chinese food.在對該內容分析過程中,就要注重把握“work”這一關鍵點。
2.輸入假設理論在課堂活動中的應用
Krashen輸入理論在進行語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課堂活動進行有效把握,從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分析。
Pre-reading階段
在這一過程中,語言教學要注重設計一些較為開放式的問題,能夠讓學生開拓思維,對問題進行更好地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英語閱讀時,注重將閱讀背景與內容進行結合,使學生對閱讀背景進行有效地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內容,提高閱讀理解效率。輸入假設理論的應用,要考慮到閱讀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策略,實現(xiàn)“有的放矢”的目標[7]。
While-reading階段
語言教學如何將課堂活動與之緊密結合,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整理,以活動方式對教材內容進行表述,是克拉申輸入假設理論應用必須把握的一個要點內容。While-reading階段,如何實現(xiàn)“趣味性”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自主地投入到語言學習當中。在對輸入假設理論進行認知闡釋過程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是While-reading階段必須把握的一個關鍵點。例如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個人演講、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語言學習,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8]。
After-reading階段
這一過程中,主要考慮到課外語言輸入。輸入假設理論下,關鍵點在于知識的輸入,幫助學生對語言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對這一問題進行認知闡釋過程中,大量的、有效的、必要的語言輸入,是語言教學的關鍵。After-reading階段,要注重實現(xiàn)“i+1”這一發(fā)展目標,輸入一些略高于學習者的語言水平知識。同時,After-reading階段,語言輸入的趣味性、科學性需要得到有效把握,能夠讓學生對輸入知識產(chǎn)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三、克拉申的語言輸入理論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的影響
首先,克拉申的“輸入假設”重視大量可理解性有趣性的輸入,在學生現(xiàn)有“i”的水平之上,提供可理解性又有趣的輸入“i+1”。第二課堂活動種類豐富,知識涉及面較廣。教師需要對這些活動內容把關,提供大量的最佳語言輸入,重視優(yōu)化學生的文化知識結構。
其次,克拉申的“自然順序假說”并不強調語法的重要性。習得某種語言能力完全可以不按照語法順序。語言作為一門交際工具,最終目的是用于交際活動。雖然學生要正確使用語法,用所學的語法知識監(jiān)察和修正語言錯誤,但在不影響其信息、思想表達的前提下,可適當忽略,不必受語法規(guī)則的限制,鼓勵學生多講,以保證學生語言輸出的流利性,提高學生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積極性。
再次,情感過濾是影響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讓學生保持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其語言學習和信息處理中心(大腦)才會被激活,才會不斷產(chǎn)生信息的交換欲望和動機,整合已學的信息知識,吸收新的信息知識,也才能提高其語言綜合水平和認知能力?!庇行W生性格內向、膽小,擔心外語說錯或說不好,這樣往往失去很多鍛煉的機會。外語教師要減少學生的焦慮,多給予鼓勵。讓這些羞怯的學生多參與小組活動,融入到小組的氛圍之中,避免單獨面對眾人的注目。
結束語
總之,在應用輸入假設理論的認知闡釋對語言教學問題解決時,要注重把握“i+1”公式,能夠保證輸入知識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語言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語言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要注重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把握,注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出教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明春.詞匯附帶習得理論和輸出假設理論對詞匯教學的啟示[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03:164+174.
[2]王烈琴,李建魁.克拉申的輸入假設與斯溫納的輸出假設的比較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87-91+99.
[3]張思武.論心理語言學的第二語言習得心理機理假設的意義[J].外國語文,2009,03:121-127.
[4]韓大偉,鄧奇.動態(tài)抑或互動?——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與社會文化理論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3,03:10-15+25.
[5]龔嶸.二/外語教育研究范式的哲學思考:定性與定量研究設計決策的交互制約[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03:39-46+81+95-96.
[6]張蕾.輸出驅動假設視域下的中醫(yī)藥外向型人才ESP語言培養(yǎng)模式探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2:1438-1440.
[7]傅曉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研究綜述[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02:31-46.
[8]霍冬克.論英語教學中語篇連貫的認知與深層意蘊的解讀[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