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煒
摘要:應用語言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性強的新興學科。應用語言學不僅僅是對理論進行研究,它還非常注重實踐應用,本文就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現狀與展望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應用語言學;研究現狀;展望
一、應用語言學研究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在時代的發(fā)展中,將語言學科與語言相關的學科進行語言間充分聯系運用而形成的應用語言學應運而生。其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語言學科,是時代的產物,有著光明的發(fā)展前途。應用語言學由于其形成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須注重學科間的聯系性和整體性。如應用數理語言學,其的出現發(fā)展就是在應用語言學發(fā)展的基礎上,得以形成的。應用數理化語言學在本質上屬于應用語言學,但其的主要任務依舊是解決數學問題,應用語言學主要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應用心理語言學,就是將應用語言學與心理學進行聯系融合而形成的,在心理研究過程中,借助應用語言學將人內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有助于加強對心理的研究;應用社會語言學,就是將應用語言學用于社會各種現象的研究與闡述中,并挖掘語言中的社會功能。通過上述對應用語言學與學科間相互聯系的舉例介紹,我們可以發(fā)現,應用語言學的發(fā)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其已經實現與多個學科間的聯系發(fā)展,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同時也促進了應用語言學的發(fā)展進步。因此,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加強其與各學科間的交流和聯系,實現應用語言學在學科中的全面滲透和融入。
二、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問題解決策略
(一)研究中的問題解決策略探析
1.構建科學化的理論體系。說一門課程能否吸引人,其理論體系是否科學化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主觀思想起著一定的指引作用。應用語言學最初是在其他各種語言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還沒有完善的體系,但是隨著近些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可是科學化的理論體系仍然十分匱乏。我國已經有一大批語言學者在不斷努力探索,為了創(chuàng)造應用語言學自身的科學理論體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基于此,我國建立一套科學的應用語言學理論已經迫在眉睫,當然這也是當前我國應用語言學必須解決的問題。
2.應該適應時代化的高要求標準。二十一世紀以后,我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fā)展,使得理論知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豐富。為了適應時代快速發(fā)展的要求,應用語言學在新時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有科學理論體系,更應該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的特殊作用,實現應用語言學自身魅力的價值。應用語言學能否適應新時代的高要求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自身理念的更新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接納程度。從當前來看,對于應用語言學的要求普遍較高,可見社會各界給了應用語言學很大的期望。雖然,當前我國的應用語言學在一定層面上受到了高要求的制約,但是在不斷的磨合與探索中,應用語言學定能逐漸適應這種高要求標準。
3.應與時俱進,吸納并創(chuàng)新理念與思想。在當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一旦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便會落后,甚至面臨淘汰的危險。應用語言學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近幾年發(fā)展迅速,但是依然與國外先進的應用語言學理念之間有著一定的差距。要想實現我國應用語言學的快速發(fā)展,就必須與時俱進,吸納國外的先進理念與思想,并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
(二)語文教學中的解決策略探析
1.要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應用語言學在語文課程中的應用夾雜了十分強烈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因此教學方式不能單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把講解、提問、討論及練習相互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進行課程教學前,可以依據應用語言學的相關理論提出一些必要的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帶著問題進入到教學活動中,并且教師應采取引導的方式,對學生循循善誘,使課堂教學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
2.提高學科的掌控能力。專業(yè)教師需要具備學科掌控能力,這是對其最基本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將結語、人物以及畫面作為教學內容的主體。教師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用語言學的相關理論,不應該是長篇大論的講解,最好是短小精湛的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通過所設計的“結語”進行聯想,從而拓展他們的思維。
3.注重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并將理論知識融于自然與生活。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自然不希望學生僅僅學習一些“守株待兔”式的簡單知識及語言技能,而是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感,才是語文教學中使用應用語言學理論的教學目標。眾所周知,語感是我們學習與使用語言的基礎,它是指使用語言及語言現象的敏感度。注重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能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價值很高的語言現象及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發(fā)掘與提煉語言信息的能力。
當語文教師在運用應用語言學理論的時候,應該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融于自然與生活中,也就是傳授的知識通過語言的組織后能夠貼近生活。比如教師可以問: “稀飯、饅頭也能吃飽,但為什么人們不只是吃稀飯和饅頭呢?” “既然人們吃飯要講究色、香、味,語言使用為什么不能講究色、香、味呢?言語交際中,有了‘出租汽車還可以有‘的士,因為它們的感情色彩不同。”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運用在教學環(huán)境中,不僅能增添學習的趣味,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余敏.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現狀及其展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