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昕玉
繪畫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兒能夠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情緒情感。教師自主支持是對幼兒自主性的支持。研究表明,學生自主性受到教師的支持,能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和潛能。在繪畫活動中,幼兒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支持。為此,筆者對教師在繪畫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支持行為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一、教師各種自主支持行為在繪畫教學中分布不均勻
調查發(fā)現,在教師的自主支持行為中,對幼兒進行表揚作為反饋、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和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這三種行為較為常見。相比之下,教師給幼兒提供討論的時間、提供幼兒行動的理由、給予幼兒鼓勵和對幼兒傳遞觀點采納的陳述,這類行為較少。從這些現象可以發(fā)現,教師的自主支持行為是分布不均的,教師的表揚、回應等行為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容易把控,因此經常使用。其他行為數量都偏少,特別是以幼兒為主導的行為,但筆者就這些問題與教師進行討論時,所有的教師都認為這些由幼兒為主導的行為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為幼兒提供討論的時間,能夠讓幼兒充分、獨立的思考,并且能夠主動與同伴交流,發(fā)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教師提供幼兒行動的理由,能夠讓幼兒清楚地知道自己行動的原因,激發(fā)幼兒進一步行動的興趣和意愿。教師對幼兒傳遞觀點采納的陳述體現了教師能夠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問題,換位思考。在實際繪畫教學活動中,教師很少出現這三種行為,這就體現了大部分教師所持的教學觀念與行為不一致。綱要指出,教師把兒童繪畫定位為“自主性繪畫”。對于兒童而言,它是自主性活動,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能夠發(fā)揮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繪畫活動中應發(fā)揮兒童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自主支持行為都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意愿和自由表達的尊重,能夠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fā)揮。
二、教師自主支持行為的有效性高
教師的多種自主支持行為中,絕大多數行為都能夠被幼兒所接受的,這種行為的有效性較高。研究表明,教師的自主支持行為由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
繪畫活動是幼兒自主表達的重要途徑之一,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對其自主性的支持,受到教師自主支持行為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幼兒都有良好的情緒反應,積極接受教師對其的幫助與支持。
三、教師自主支持行為有一定的差異性
1.不同年齡班的教師自主支持行為的差異
通過筆者為期一年的觀察發(fā)現,不同年齡班的教師在自主支持行為上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但是由于大班教師的傾聽行為、給幼兒討論的時間、教師回應幼兒問題的行為和教師提供幼兒行動理由四種行為是要相當多于其他年齡班的,這一現象和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有較大的關系。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加,幼兒語言表達、肢體動作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發(fā)展,自身的知識經驗也更加豐富,能夠更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引發(fā)教師對其想法的傾聽和回應。在邏輯思維的不斷發(fā)展下,大班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一些行為發(fā)出的原因,因而教師也會有更多的這種行為。
相比之下,小班教師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教師以表揚作為幼兒行為的反饋和教師對幼兒傳遞觀點采納的陳述這些行為要多于其他兩個年齡班的。這是因為小班的幼兒剛入園,常規(guī)方面的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幼兒的行為較為隨意、寬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尊重幼兒的意愿,由于小班幼兒知識經驗較少,能力相對較弱,這就促使教師更多的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
2.新教師和老教師自主支持行為的差異
新教師和老教師的自主支持行為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差異主要存在在教師主動詢問幼兒想要什么、給幼兒討論時間、給幼兒提供鼓勵和對幼兒傳遞觀點采納的陳述四個方面。
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老教師工作經驗豐富、組織能力強,對教學過程的把握也更加有信心,教學過程的靈活性也更高。老教師在工作后都會進行繼續(xù)教育,其教師觀和幼兒觀也更加科學。在繪畫活動中,教師能夠第一時間詢問幼兒的意見、理解幼兒的需求、尊重幼兒的選擇,換位思考,能夠理解幼兒并采納幼兒的意見。新教師各方面都有待進步,在教學活動中,也會出現為了使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的現象,控制性較強,教學缺乏靈活性,從而忽略了幼兒的意見和需求。
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人們越來越重視幼兒的自主學習,教師的自主支持行為就是對幼兒自主性的支持,有利于幼兒自主性的發(fā)揮。繪畫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兒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情緒情感等。繪畫教學對幼兒的個性品質、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等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繪畫教學活動中要多發(fā)出自主支持行為,從而進一步提高繪畫教學活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