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新興理工學校 練克環(huán)
在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必須在學校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全面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多渠道實施的途徑。也就是說,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專門開設(shè)品德課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為無論是學科課程本身還是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品德教育資源或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和因素,把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在英語教學之中。相信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教育學的理論與技術(shù),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水平等品質(zhì)。也就是說,教學滲透側(cè)重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良好個性行為、良好品質(zhì)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
第一,根據(jù)學生班級特點,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班級是一個小集體,學生們生活在一起久了,總會形成一些共性,有自己的班級特點。例如,筆者曾接手這樣一個班級,上《幼師英語》課時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提問學生時也只有幾個學生回答問題。究其原因,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動機不高,或?qū)Α队讕熡⒄Z》一課缺乏學習興趣,認為這是非專業(yè)課不重要或認為學來無用,不想學習,不想聽課,不舉手發(fā)言,不回答問題;部分學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從不舉手發(fā)言,不回答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我在教學中首先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在教學生知識之前,先使學生認識到“為什么要學習這些東西?”,明確提出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例如,本學期要求掌握英語語音的正確發(fā)音及單詞的拼讀,熟讀并能運用課堂50句常用課堂用語,會簡單的對話,有了目標和期望,學生的學習動力興趣也會跟著提高。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學生認識到學習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所學習的內(nèi)容符合他們成長的需要,而且學生也覺得自己有能力學到教師對他所期望的程度時,學生自然會努力學習,而且不經(jīng)外力控制,就會自動維持強烈的學習動機。其次,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主要是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起來的。我在教學中就利用教材內(nèi)容的新異性、懸疑性、差異性、不確定性,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再次,采用民主型課堂管理模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多講,多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講授Reading時,我習慣用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每組負責一小部分內(nèi)容,要求用中文解釋,找出需掌握的短語并用例子說明,分組討論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當然,要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強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我還不時地鼓勵學生,對他們努力的結(jié)果給予肯定,使他們看到努力帶來的進步。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就算有小小錯誤,我也會表揚他:“Good,come on!”;當學生認真完成相關(guān)內(nèi)容時,我會表揚他說:“well done, I like your study ,Trust yourself!”總之,當學生稍微有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逐漸找回自信心。其實,任何人都渴望成功,都有成功的愿望,中職生也不例外,甚者,在初中屢遭失敗的他們更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這是他們增強自信的動力。因此,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語言,對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幫助其增加自信。
第二,挖掘英語課程本身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訓練學生良好素質(zhì)。
雖然英語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但并非任何內(nèi)容、任何時候都可以滲透品德教育,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英語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和這些內(nèi)容所蘊含的可利用資源尋找品德教育的合理滲透點,順其自然,該出手時才出手,避免為完成任務(wù)式的強行滲透、生硬滲透;其次要有時間地滲透,一節(jié)45分鐘的學科課一般只能利用3—5分鐘時間滲透,如果有20分鐘集中滲透,就叫思想品德教育課了;最后,要靈活地滲透,教師可采用多種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如討論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探究法、游戲法等方法滲透,將品德教育的原理方法融合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而避免呆板的說教滲透。下面本人就平時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簡單地闡述一下如何在《幼師英語》一課教學中進行品德教育的滲透。
例如,我在教學單詞時會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他們愉悅情感,營造一個輕松氛圍。如:Unit1 <My first day at school>的單詞scarf,要求學生用scarf造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句子時,學生發(fā)言積極。I want to give my mom a scarf. I will buy a beautiful scarf to my sister. My grandma has an old scarf and she likes it very much. Any will buy a special scarf as his birthday present.…學生每造一個句子,我都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學得愉快且深化了所學知識,記憶了更多的單詞。
又如,在學習Reading <Broken Voyage>時,我就讓學生們討論“Did you ever have any adventures during your activity? What kind of difficulties did you overcome? How would you do when you meet with difficulties? 這些問題,或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之間互相扮演< Broken Voyage>的角色,讓學生體會他們在遇到險情時是如何應對的,然后,我再做一個及時精煉的點評,目的是讓學生們學會應該如何應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調(diào)整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
再如,英語教材中特別強調(diào)交際運用,而學生往往怕開口,因此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比如膽怯、怕說錯被人笑話等。我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shè)愉快、悅心的交際情景,吸引學生快樂地練習對話,輕松地培養(yǎng)良好的交際能力,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如:在學習英語2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 我設(shè)計了一組圖片,選出三個角色(a stranger, a police and Sara),事先讓他們準備好,上課時進行表演,學生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學習就有興趣了,同時,讓其他同學嘗試著對話,那交際就自然開展起來,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且有助于學生自信的培養(yǎng)。
第三,善于利用英語教學過程的品德教育因素,適時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
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向互動的活動。在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師生關(guān)系、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課堂管理模式、課堂秩序、課堂上教師的表揚與批評、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問題的處理、教師對學生學習結(jié)果的反饋與評價方式等,都將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這種隱性資源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課程本身的內(nèi)容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學過程的品德教育因素,適時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
例如,在上課前,我們都有一個Duty Report or Free Talk,學生可以組織簡單的英語對話、講英文故事、唱英文歌、講述國外的風土人情、身邊發(fā)生的趣事等。我們盡可能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大膽地用英語闡述自己的思想,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無論他們的表現(xiàn)怎樣,但只要每個同學做了,其他同學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給予鼓勵和贊揚,老師還會給出一個評價,期望以后不斷完善。通過這些活動,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用于表現(xiàn)自我和團結(jié)協(xié)助的能力,學生在自我表現(xiàn)中也證實了自己的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
又如,有部分學生總愛跟教師唱反調(diào),有一些個性很強的觀點,這時,我會引導或表揚他說:“你的思維很靈活,有很棒的口才,希望你能好好運用在學習上!” 其實,每件事情從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意義,正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拿著“放大鏡”從學生不良行為中挖掘閃光點,讓他們體驗成功喜悅,樹立自信,這也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拉近心理距離,讓教師的教育影響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再如,在學習Reading<Careless or Careful>時,句子The more I think, the more I feel I have a change. Secretly I’ve made up my mind to take good care of my things in the future and be a careful person.這句話說明了粗心大意的壞處,因此,我適時對學生進行習慣教育,讓學生明白習慣的力量,提高認識,進而讓學生明白“好習慣結(jié)好果、壞習慣釀惡果”,幫助他們樹立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的良好行為習慣。如在學習《The Olympic Game》時,結(jié)合奧運精神“Swifter, Higher, Stronger”介紹運動員們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拼搏的感人事跡。通過他們竭盡全力頑強拼搏的事跡引導學生理解奧運會所倡導的“更快,更高,更強”精神并學習運動員頑強的意志力。
英語雖然是一門外語,但英語教材中的許多人物,許多故事是訓練學生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素質(zhì)和健康人格的好材料。教師要在英語的教與學中樹立起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人人有責的觀念,自覺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品德教育,把養(yǎng)成好品德的方法運用于英語教學過程,著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富有安全感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總之,教師應該在自己任教學科的教學中,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滲透,提高學生各種認知技能、促使學生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形成健全的人格。
1.《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2. 吳發(fā)科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作與管理》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