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儀隴縣九龍鄉(xiāng)小學校 許 軍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曾這樣說:給我一打兒童,我可以把他們變成律師、醫(yī)生、小偷、強盜……這段話引人深省,尤其是教書育人的同仁們。還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人們在同一年齡對同一知識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曲線,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并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我們對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德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我們更應伸出雙手,付出全部的愛,扶好孩子們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礎教育的德育理念升華,這對孩子們一生所起作用無可厚非。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質”這一抽象的名次解釋為:走出校門學生們身上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小學思品課老師的我,膚淺的理解為: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及方法、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在學生身上所轉化的能力吧。為此,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有以下幾點見解。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小學低段的農(nóng)村孩子年齡尤其偏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jīng)過反復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guī)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后,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讓他示范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不能因為錯了一次而批評,應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
對低段的小學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龜兔賽跑”等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踏實;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我“童話”動植物,如果傷害它們,它們也會流淚也會感覺疼。我們班的四十九個孩子在一起學習,難免有打鬧、吵架的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我常根據(jù)班內發(fā)生的具體事例編成小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
聯(lián)系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或具體節(jié)日,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農(nóng)村孩子見識少,好奇心特強,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留守兒童,在很多方面缺少引導。例如,個別學生對別人的東西(彩筆、文具盒等)較感興趣,趁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給他們講講,然后說,有的同學可能錯裝了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書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裝錯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師這兒來,結果有個同學紅著臉交上來了,不好意思的怯生生地說:“我不是故意的,昨天裝錯了,對不起!請大家原諒!”頓時,掌聲齊起,最后讓大家說說,孩子們都說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并且拾到東西要交公。通過這一事例,學生們辨明了是非,自這次班會活動之后,班內拾物交公的學生多了。現(xiàn)在的孩子,缺乏感恩的心,為此,我在教授課文或遇到特別的節(jié)日,我都會以家庭作業(yè)的形式,如讓孩子們?yōu)闋敔斈棠袒虬职謰寢屜茨_,做家務,聽他們的話等。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并獎勵,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小學低段的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huán)境,我就帶頭做好環(huán)保工作。生活中我也決不松懈,時時提醒自己,整潔端莊,樸素大方,影響孩子們要做一個外表美,心靈更美的人!
大家知道:好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貽害終身,習慣決定命運。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小學低段思品課中滲透德育常規(guī)教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乃至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非常重要。我想這也是突出德育為首的教育觀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根本目的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