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然詩歌的生態(tài)話語分析
      ——以狄金森的《一只小鳥沿小徑走來》為例

      2017-03-10 23:22:31黃國文
      外國語文 2017年2期
      關鍵詞:語類狄金森小鳥

      黃國文 陳 旸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自然詩歌的生態(tài)話語分析
      ——以狄金森的《一只小鳥沿小徑走來》為例

      黃國文 陳 旸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有500多首是談論自然和生態(tài)話題的。本文采用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作為理論指導,運用功能語篇分析方法,重點進行語域與語類和元功能分析,從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角度探討《一只小鳥沿小徑走來》,試圖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通過語言分析,揭示詩人是怎樣通過語言來表達她對自然的觀察和態(tài)度的;二是演示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一種研究路徑。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元功能;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詩歌

      0 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美國詩人,青少年時代受過正規(guī)宗教教育;她生活平靜、單調(diào)、孤獨,從25歲開始棄絕社交,閉門不出,過著女尼般的生活;30年中完成1 700多首詩稿,但生前只發(fā)表了7首。狄金森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死亡。她的詩風凝練清新,描繪精細入微,思想深沉獨創(chuàng),是一位藝術個性很強的詩人,被視為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先驅(qū)之一。她的詩稿中有500多首是關于自然的詩歌,她細心體驗自然、觀察身邊的一切,包括動物和其他生命形式(如,山川湖泊、花草樹木、風霜雪雨等)。通過詩歌,她探討人(和人性)與自然的關系,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從生態(tài)語言學角度看,這些詩歌都屬于生態(tài)語篇(ecological discourse)。本文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她的《一只小鳥沿小徑走來》(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下面簡稱“《一只小鳥》”)這首自然詩歌,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語言分析,揭示詩人是怎樣通過語言來表達她對自然的觀察和態(tài)度的;二是演示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一種研究路徑。

      本文是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嘗試,理論基礎是韓禮德(如 Halliday,1994; Eggins, 2004; Thompson, 2004)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采用功能語篇分析(如黃國文,2002;Eggins, 2004; 黃國文,葛達西,2006)的研究路徑,遵循“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的假定,把重點放在語域與語類和元功能的分析上面。

      《一只小鳥》共由5節(jié)(每節(jié)4行)構成:∥ 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 — /He did not know I saw — / He bit an Angle Worm in halves / And ate the fellow, raw, ∥ And then, he drank a Dew / From a convenient Grass — / And then hopped sidewise to the Wall / To let a Beetle pass — ∥ He glanced with rapid eyes / That hurried all abroad — / They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 I thought, / He stirred his Velvet Head. — ∥ Like one in danger, Cautious, / I offered him a Crumb, / And he unrolled his feathers, / And rowed him softer Home — ∥ Than Oars divide the Ocean, / Too silver for a seam, / Or Butterflies, off Banks of Noon, / Leap, plashless as they swim. ∥

      根據(jù)張冬梅(2007:65)的觀點,狄金森的自然詩歌體現(xiàn)了這樣的生態(tài)思想:“自然中的萬物都是平等的,它們都有自身繁殖、發(fā)展、繁榮、死亡的目的,為自身而存在,而不是將人類的福祉作為其存在的終極意義?!北疚母鶕?jù)從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思路,對《一只小鳥》進行功能語篇分析,展示語言分析怎樣幫助我們理解語篇所表達的意義。

      1 初步解讀

      《一只小鳥》有很多個中譯文,本文主要參考江楓和郝文昌的譯文。這首詩的主題是人與動物(小鳥)的接觸,或者說是人對動物活動的介入。詩歌的第一、二節(jié)描述的是一只小鳥自由的活動(一只小鳥沿小徑走來,他把一條蚯蚓啄成兩段,再把這家伙生吃掉;然后從近旁的草葉上吞飲下一顆露水珠,又向墻根,側(cè)身一跳,給一只甲蟲讓路);第三節(jié)描述的是小鳥發(fā)現(xiàn)旁邊有人后的反應(他眼睛骨碌碌轉(zhuǎn)著,飛快地環(huán)視四周,像受驚的珠串,抖動著天鵝絨般的頭顱);第四節(jié)講的是“我”那時的行為(我就像遇到了危險,小心翼翼,給了小鳥一粒面包屑)和小鳥的反應(小鳥卻展開翅膀,輕捷地飛回巢穴);第五節(jié)是第四節(jié)小鳥動作的繼續(xù),描寫了小鳥飛走的優(yōu)雅(他的翅膀勝似劈開海水的船槳,動作比浪花更加清亮,勝似蝴蝶正午從岸邊躍起,在水上游弋,不濺起一絲浪花)。

      第一、二節(jié)的有關詩行是押韻的(即exact rhyme),而第三、四和五節(jié)的是不押韻的(即slant rhyme)。有關詩行的押韻與否是意義表達驅(qū)動的,第一、二節(jié)描述的是自然的、平靜的自由行為,而第三、四和五節(jié)描寫的是動物的活動被人干預后的結(jié)果。

      2 語域與語類分析與討論

      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是社會意義學(social semiotic)理論,其中語域的概念非常重要,它通常被用來指語言的功能變體,包含3個變量:(1)話語范圍(field,即語場);(2)話語基調(diào)(tenor,即語旨);(3)話語方式(mode,即語式)。這3個變量涉及交際的不同方面:話語范圍指的是交際話題及場所等情景因素;話題有技術性和非技術性之分,技術性是正式的(如本文討論的詩歌),而非技術性的則是非正式的(如日常會話);話語基調(diào)涉及的是交際雙方的角色,包括社會關系角色的個人基調(diào)和語言活動目的的功能基調(diào);而話語方式則是用來指交際涉及的語言活動所采用的媒介或渠道,它可能是書面的(如本文討論的詩歌),也可能是口頭的(如日常會話),當然還可以是“寫來說(讀)的”(written to be spoken,如新聞播報)或“讀來寫的”(spoken to be written,如教育環(huán)境下的課堂聽寫練習)。

      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語類一詞的英文是“genre”,但它有別于文學作品中的“體裁”,因此翻譯為“語類”。語類與語域有關聯(lián)但它們是不同的概念。用湯姆森(Thompson,2004:42)的話說:簡單說來,語類就是“語域+目的”(register plus purpose)。韓茹凱(Hasan,1978,1985)是比較早研究語類的學者,她認為,語境構型是確定語類的重要概念;她指出,每個語類都有其“語類結(jié)構潛勢”;語類是由語篇的必要成分來確定的,也就是說,特定的必要成分就構成了特定的語類(例如,稱呼語“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和結(jié)束語“謝謝”就是演講這個語類的必要成分)。馬丁(Martin,1992)和艾金斯(Eggins,2004)則認為,語類是一個由講話人以文化社團成員身份參與的有階段、有目標、有目的的活動;每個語類都有它的“體裁結(jié)構”(schematic structure)。通過特定的體裁結(jié)構,人們就可確定特定的語類類型。

      下面我們從語域和語類兩個方面對《一只小鳥》進行生態(tài)話語分析。從語域角度看,《一只小鳥》講的是“人與動物(小鳥)的接觸”(即,人對動物活動的介入)。因為它是一首詩歌,所以屬于“技術性”(即風格正式的)話題。話語基調(diào)是正式的,把個人的一次體驗轉(zhuǎn)變成普通的情況,是具有文學、美學價值的。該詩的話語方式是正式的(包括押韻的選擇),是書面的,可以用來默讀,也可以用來朗讀。

      從語類角度看,《一只小鳥》是詩歌這類情景語境的典型語篇類型,它有詩歌語類典型的必要成分,包括節(jié)數(shù)、行數(shù)、音節(jié)、音步、音韻的選擇;如果沒有這些選擇和限制,那它就可能是一篇散文了。從該詩的篇章組織看,所描述的活動是有階段、有目標和有目的地進行的。首先是“我”看到了小鳥的活動,然后它關注到周圍有其他動物(人),所以有了反應:眼睛骨碌碌轉(zhuǎn)著,像受驚的珠串,飛快地環(huán)視四周,最后是抖動著頭顱。再接下來是“我”的反應:我就像遇到了危險,小心翼翼,給了小鳥一粒面包屑。最后是小鳥的反應:展開翅膀,輕捷地飛回巢穴;他的飛行非常優(yōu)美:翅膀勝似劈開海水的船槳,動作比浪花更加清亮,勝似蝴蝶正午從岸邊躍起,在水上游弋,不濺起一絲浪花。

      《一只小鳥》以“我”作為觀察者開始,接著作為參與者:開始看到(詩歌第2行的“I saw”)小鳥沿小徑飛來和所做的行為,然后是“我”感覺到小鳥的受驚(詩歌第11行的“I thought”),最后是我的一個舉動(詩歌第14行的“I offered”)引起了小鳥的一系列動作。

      3 元功能分析與討論

      根據(jù)韓禮德(Halliday,1994; Thompson,2004;Eggins,2004)的觀點,語法中每個小句都同時具備3個元功能,這就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元功能假設:我們使用語言,主要是描述自己對世界的經(jīng)歷和體驗、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和組織話語。這3個元功能表達了不同的意義,分別是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韓茹凱(Hasan,1995:222)認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語域的3個變量(即話語范圍、話語基調(diào)、話語方式)與3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之間存在著“耦合”(hook-up)關系。按照這種觀點,話語范圍對應的是概念功能,話語基調(diào)對應的是人際功能,話語方式對應的則是語篇功能。從元功能角度看概念意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語域中交際話題及場所等情景因素,從人際意義看,首先想到的是交際雙方的角色和交際活動的目的,而從語篇意義看,則會先想到交際涉及的語言活動所采用的媒介或渠道。下面我們分別從3個元功能視角對《一只小鳥》進行分析。

      3.1概念功能

      概念元功能涉及的是人們使用語言來描述對世界的體驗,包括現(xiàn)實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概念功能包括經(jīng)驗功能和邏輯功能。

      3.1.1 經(jīng)驗功能

      經(jīng)驗功能是通過及物性系統(tǒng)來體現(xiàn)的。在及物性系統(tǒng)中,過程最重要,過程要求參與者的類型和數(shù)目。及物性系統(tǒng)是語義系統(tǒng),它把人們對外部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的體驗通過若干個過程類型表達出來。韓禮德(Halliday,1994)區(qū)分了6種過程類型:物質(zhì)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言語過程、行為過程和存在過程;每個過程又有與自己相關的參與者角色。

      在《一只小鳥》這首詩歌的第一節(jié)中,共有5個過程: A Birdcame(物質(zhì)過程)down the Walk — / He did notknow(心理過程) Isaw(心理過程)— / Hebit(物質(zhì)過程)an Angle Worm in halves / Andate(物質(zhì)過程)the fellow, raw /

      在詩歌的第二節(jié)中,共有2個主要過程:And then, hedrank(物質(zhì)過程)a Dew / From a convenient Grass — / And thenhopped(物質(zhì)過程)sidewise to the Wall / To let a Beetle pass — /

      在詩歌的第三節(jié)中,共有4個過程:Heglanced(行為過程)with rapid eyes / Theylooked(關系過程) like frightened Beads, Ithought(心理過程) / Hestirred(物質(zhì)過程)his Velvet Head. — /

      在詩歌的第四節(jié)中,共有3個過程:Like one in danger, Cautious, / Ioffered(物質(zhì)過程)him a Crumb, / And heunrolled(物質(zhì)過程)his feathers, / Androwed(物質(zhì)過程)him softer Home — /

      在詩歌的第五節(jié)中,沒有主要過程,因為3個過程(第17行:divide;第20行:leap, swim)都是出現(xiàn)在“非階級句”(non-ranking clause)中,所以這里不討論。順便說說,第三節(jié)第10行中的過程(Thathurriedall abroad)也是出現(xiàn)在非階級句中。

      全詩中共有14個主要過程(不包括第8行、第10行、第17行和第20行中的3個“非階級句”的過程“l(fā)et”“pass”“hurried”“divide”“l(fā)eap”和“swim”);其中物質(zhì)過程9個,心理過程3個,關系過程1個,行為過程1個。

      從參與者與過程的關系看,與“我”有關系的是2個心理過程(第2行和第11行:saw, thought,一個是視覺的,一個是思維的)和1個物質(zhì)過程(第14行:offered,表示主動動作);這3個過程都有兩個參與者,分別是“感覺者+現(xiàn)象”和“動作者+目標”。與小鳥有關系的過程總共11個,其中物質(zhì)過程8個,心理過程1個(第2行:know),行為過程1個(第9行:glanced),關系過程1個(第11行:looked)。但值得注意的是,11個過程中有兩個參與者是小鳥身體部分:They (his eyes)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 / And (they/ his feathers) rowed him softer Home。

      從過程類型和過程出現(xiàn)次數(shù)看,“我”是以一個觀察者身份出現(xiàn)的,一開始就是“I saw” (第2行)??粗粗陀邢敕ǎ锌捶ǎ篒 thought(第11行),最后就有行動:“I offered …”(第14行)。

      小鳥的行動中有7個是及物的,所以過程都是有兩個參與者:He did notknowI saw — / Hebitan Angle Worm / Andatethe fellow / hedranka Dew / Hestirredhis Velvet Head. / heunrolledhis feathers / And (they)rowedhim /。表示行為過程的“he glanced with rapid eyes”在意義上其實是及物的,因為無論語法上是否有補語(賓語),在語義上看,被看的對象總是存在的;而至于關系過程“they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它本來就有兩個參與者(載體、屬性)。另外兩個物質(zhì)過程都是表示“運動”(movement)意義的:a bird came(第1行) / (he) hopped(第7行)。

      從上面的經(jīng)驗功能看,我們可以采用生態(tài)的角度,從3個方面來審視《一只小鳥》這首自然詩歌:(1)擬人化;(2)隱喻和明喻;(3)投射。

      擬人是一種比喻說法,是一種修辭手段,指的是無生命的東西或動物被賦予了人的屬性,他們(它們)在話語(如小說、詩歌)中被塑造成有能力像人那樣行為(包括動作、感覺和說話)的人?!兑恢恍▲B》中就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給予了小鳥人性。例如,小鳥像人那樣喝水,看到“The bird drank a dew from a convenient grass”就會令人想起“The man drank water from a convenient glass”這樣的表達;小鳥有知覺,知道或不知道事情(he did not know…);作為動物的鳥,“吃生東西”是正常的,而詩歌中卻特意說“and (he) ate the fellow, raw”,這樣的表達無疑隱含這樣的意思,鳥應該像文明的人類那樣,不吃生東西。

      《一只小鳥》中用人稱代詞“he”而不是“it”來指代小鳥,就是把它看作是人,賦予小鳥人性的手法。人稱代詞“he”的使用與小鳥的人性行為突出了詩人把動物當作人看的藝術塑造。按照普通人的看法和常識,動物是不會有什么感覺或認知的,但在這首詩里,表示認知感覺意義的動詞“知道”(know)的感覺者就是小鳥,表示“瞥看”(glance)意義的行為者也是小鳥。

      在詩中,隱(暗)喻和明喻的現(xiàn)象都有。直接賦予小鳥人性就是隱喻,如“他從近旁的草葉上吞飲下一顆露水珠”“他眼睛骨碌碌轉(zhuǎn)著,飛快地環(huán)視四周”就是隱喻。而明喻是通過使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詞,對兩樣東西進行比較,如“眼睛看起來像受驚的珠串”“我就像遇到了危險,給了小鳥一粒面包屑”。其實,英語中的比較結(jié)構“than…”也是一種明喻的手段,因此,“他的翅膀勝似劈開海水的船槳,動作比浪花更加清亮,勝似蝴蝶正午從岸邊躍起,在水上游弋,不濺起一絲浪花”也是一種明喻。此外,用“velvet”來形容鳥的頭其實也是比喻,因為鳥的頭不是天鵝絨;比喻的使用目的在于形容鳥的頭是滑溜的、絲般柔軟的。此外,用“beads”來描述鳥的眼睛,也是比喻。

      3.1.2 邏輯功能

      邏輯功能涉及的是兩個或更多的小句之間的聯(lián)系和語義關系,它們之間關系可以從兩個角度看:(1)相互依賴關系;(2)邏輯語義關系。相互依賴關系有并列型和從屬型之分,邏輯語義關系有擴展型和投射型之分。

      引進校外師資對體育旅游方向的學生培養(yǎng)是雙贏之策。學生可以開闊視野,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融會貫通,了解最新的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和趨勢,掌握前沿的知識體系。聘請實習基地的專業(yè)人才進校園,加強了學校和實踐、實習基地的聯(lián)系和互動,彌補了師資力量的單一性,為體育旅游多元化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在整個詩篇中,除了最后一個小句復合體、第2行的“He did not know I saw”和第11行的“They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 I thought”外,其他小句復合體中小句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都是并列型,邏輯語義關系則是擴展型。使用并列型-擴展型是意義表達驅(qū)動的,因為詩歌的主題是人與小鳥的接觸,采用的是“我”觀察小鳥的一系列行動。動作一個接著一個,毫無懸念。

      《一只小鳥》第2行的“He did not know I saw”是個小句復合體,兩個小句存在的相互依賴關系是從屬型,邏輯語義關系則是投射型,被投射的是“我看到”。而第11行的“They looked like frightened beads, I thought”則是并列型、投射型,被投射的是“眼睛看起來像受驚的珠串”。這兩個小句復合體說的是:他不知道我看見了他,而我卻覺得了他的眼睛像受驚的珠串。雖然詩的主題是人與小鳥的接觸,兩者應該是平等的,但實際上“我”還是一直控制著事件的發(fā)展,開始“我”只是看(I saw),然后想(I thought),最后是做(I offered);也就是最后這個動作導致了故事的結(jié)束。

      第四和五節(jié)的最后一個小句復合體是從屬型、擴展型結(jié)構,共由5行組成;從屬句傳遞了復雜的意義,把小鳥的離開描述得非常優(yōu)美:他的翅膀勝似劈開海水的船槳,動作比浪花更加清亮,勝似蝴蝶正午從岸邊躍起,在水上游弋,不濺起一絲浪花。

      在這首詩歌中,連接詞“and”一共出現(xiàn)了5次,它的使用主要是表示動作的連接和連續(xù);而選用與不選用連接詞“and”完全是意義的驅(qū)動。例如,第一和二節(jié)中3個“and”的使用,就是為了突顯詩歌所描述的第一個階段的動作的連續(xù)性和緊湊性。第二個階段的開始是第三節(jié),小鳥從第一、二節(jié)的自由活動轉(zhuǎn)向了第二階段的被“侵入”,這一階段的動作并不是緊湊的,而是斷續(xù)的,因此各個動作之間并沒有被連接詞聯(lián)結(jié)。到了第三階段(詩歌的第四節(jié)),“我”的一個行為馬上導致了小鳥的兩個緊湊、連接的動作,所以3個小句(動作)之間就有了兩個連接詞“and”(I offered him a Crumb, / And he unrolled his feathers, / And rowed him softer Home)。

      3.2人際功能

      我們用語言來與別人交流思想、交換信息,用語言來相互影響、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用語言來評判信息和行為。韓禮德把語言的這種功能稱為人際功能。人際功能主要通過語氣和情態(tài)兩個語義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語氣表明發(fā)話者是給予信息(或物品、服務等)還是索取信息(或物品、服務等),因此也就賦予了交際雙方的不同言語角色:給予者(發(fā)話者)與索取者(受話者);情態(tài)則是對所傳遞的內(nèi)容進行判斷和評價。

      就《一只小鳥》這個語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討論人際功能的問題。從一個角度可以考察詩歌撰寫者艾米莉·狄金森與目的讀者之間的關系。從目前的研究看,狄金森寫《一只小鳥》時根本不可能想到她去世后會成為大家公認的偉大詩人,因為那時她足不出戶,盡管總共寫了1700多首詩稿,但生前只發(fā)表了7首。因此,狄金森與目的讀者之間的關系就僅僅限于她與家里人和少數(shù)幾個親朋好友了,嚴格意義上說也不是作者與讀者的關系。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像《一只小鳥》這樣的詩歌,反映的是寫作人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思維模式、人生態(tài)度、生活環(huán)境。例如,張冬梅(2007:65)認為,《一只小鳥》是作者生態(tài)思想的表露:“人類只是自然共同體中的一員,與其他生物共存于自然之中?!痹凇兑恢恍▲B》中,“小鳥僅為自己而存在, 與人類的利益無關, 這與人類妄自尊大, 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大相徑庭”。作者通過詩歌的描述來表明她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3.3 語篇功能

      語篇功能指的是組織話語(篇章)的功能,同一句話可以采用不同的組織方式,不同的語言結(jié)構又傳遞不同的意義和功能。語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結(jié)構(主位+述位)、銜接關系(銜接手段)和連貫來體現(xiàn)。

      《一只小鳥》這個語篇總共有12個主位結(jié)構,其中11個的主位是小鳥(A Bird, He, He, And (he), And then he, And then (he), He, They, He, And he, And (they),其中的8個“he”的主題主位都是名詞詞組,都是回指小鳥;兩個“they”則分別回指小鳥身體的有關部分“(the bird’s) rapid eyes”和“his features”,也是名詞詞組。只有一個(Like one in danger, Cautious)不是指小鳥,也不是名詞詞組;而這個句子就是“我”在整個語篇中唯一一個動作,也就是這一動作導致了小鳥展開翅膀,飛回巢穴。由于大多數(shù)主位結(jié)構的主位都是“小鳥”,所以信息結(jié)構也比較簡單,大多數(shù)的新信息都是關于同一只小鳥的事情。

      《一只小鳥》中的銜接手段包括照應(如,a bird ← he; rapid eyes ← they)、省略(如,and (he) ate the fellow; and (they/his features) rowed him softer home)和連接(如是詩歌中有五行的第一個成分是連詞And)。與其他類型語篇中的銜接手段一樣,這首詩歌中各種銜接手段的使用也是為整個語篇意義的連貫服務的。

      4 結(jié)語

      本文在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框架中從語域、語類和元功能的角度對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詩歌《一只小鳥》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并試圖通過語言分析來探討意義是怎樣被語言形式體現(xiàn)的。通過分析,我們一方面看到了這首詩歌是怎樣體現(xiàn)作者的生態(tài)思想的,詩人是怎樣通過詩歌來表達她對自然的觀察和態(tài)度的;另一方面,論文也展示了生態(tài)話語分析的研究途徑和方法,同時也展示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在生態(tài)話語分析中的適用性。

      本文的分析表明,《一只小鳥》中除了有文學研究者所說的意象外,突出的一點是擬人化手段的采用;從語言的角度看,擬人化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過程(動詞)類型的選擇和參與者角色的體現(xiàn),這點從我們所做的經(jīng)驗功能分析可以看出;(2)人稱代詞“he”的選用;通過選用“he”而不是“it”,表明了詩人對大自然中萬物的態(tài)度。

      從《一只小鳥》可以看出,詩人狄金森是關心自然、關心生態(tài)的,雖然她沒有像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那樣大聲呼吁人們保護自然和生態(tài),但從她對動物的觀察和描寫中,我們分明看到她的生態(tài)哲學和生態(tài)倫理:人類只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中的萬物皆有靈性,息息相通,都是平等的,它們的繁殖、生長、死亡都是自然規(guī)律;因此,人類中心主義是破壞生態(tài)的,是反自然的。人們只有了解自然、敬畏生命、熱愛生活、改善環(huán)境,才能夠與大自然中的其他生命體一起順利、和諧地走過生命的歷程。

      Eggins, S. 2004.AnIntroductionto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2nded.)[M]. London: Pinter.

      Halliday, M.A.K. 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M]. London: Arnold.

      Hasan, R. 1978. 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G]∥ W. Dressler.CurrentTrendsinTextLinguistic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Hasan, R. 1985. The Structure of a Text and “The texture of a Text”[G]∥ M.A.K. Halliday & R. Hasan.Language,Context,andText:AspectsofLanguageina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Hasan, R. 1995. The Conception of Context in Text[G]∥ Fries, P. & M. Gregory.DiscourseinSociety:SystemicFunctionalPerspectives:MeaningandChoiceinLanguage:StudiesforMichaelHalliday.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Martin, J. R. 1992.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 Amsterdam: Benjamins.

      Thompson, G. 2004.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2nded.)[M]. London: Arnold.

      黃國文.2002.功能語篇分析面面觀[J].國外外語教學(4): 25-32.

      黃國文,葛達西.2006. 功能語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冬梅.2007. 試析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詩中的生態(tài)倫理意蘊[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版)(12): 62-66.

      陳旸,女,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功能語言學、生態(tài)語言學、語篇分析、翻譯研究。

      責任編校:馮 革

      An Ecolinguistic Analysis of Emily Dickinson’s “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

      HUANG Guowen CHEN Yang

      Of all the poems (over 1700) written by Emily Dickinson, an American poet, about 500 were concerned with topics about nature and ecology. Work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A.K.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eploying the approach of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conducts an ecological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 “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 in terms of register, genre, and metafunctions, with the aims of exploring how language in the poem expresses the writer’s observation of and attitudes to nature and of illustrating how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discourse works in this kind of studie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etafunction; Emily Dickinson; nature poetry

      H0-06

      A

      1674-6414(2017)02-0061-06

      2016-12-0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論語》漢英對比研究的功能語言學方法”(14BYY027)的階段成果

      黃國文,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功能語言學、生態(tài)語言學、語篇分析、翻譯研究。

      猜你喜歡
      語類狄金森小鳥
      話語雜糅中的生死觀建構——“生前契約”語類分析
      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北方人(2020年22期)2020-12-02 08:11:04
      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與狄金森一起嘗試思考
      語類教學法:理論基礎與改進策略
      我的朋友
      中學生英語(2017年3期)2017-04-07 10:49:30
      Martin語類理論視角下英語體育新聞的語類分析——以里約奧運會賽事報道為例
      小鳥
      憤怒的小鳥
      憤怒的小鳥
      延寿县| 永仁县| 定边县| 博湖县| 晴隆县| 宜阳县| 莲花县| 明星| 五原县| 文登市| 东丽区| 白山市| 旬阳县| 买车| 贵州省| 玛沁县| 周口市| 巴里| 博野县| 万荣县| 阳泉市| 海兴县| 涿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正阳县| 天气| 邢台市| 温泉县| 吴忠市| 盘锦市| 务川| 武强县| 沽源县| 林芝县| 武清区| 独山县| 即墨市| 六安市| 怀远县| 河津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