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汝昌與《紅樓夢》有關系嗎?

      2017-03-11 19:20:45吳營洲
      文學自由談 2017年6期
      關鍵詞:題簽周汝昌紅學

      吳營洲

      周汝昌與《紅樓夢》有關系嗎?

      吳營洲

      “周汝昌”這個名字,已經和“當代紅學”粘連在一起了,任何一位關注“紅學”的人,似乎都不可能繞過這個名字。

      當然,這個名字和《紅樓夢》本身,或許并沒有什么關系。

      這樣說或許欠妥,但也大致不差。竊以為,一個普通的《紅樓夢》讀者,倘若從未聽說過“周汝昌”這仨字,或從未讀過周汝昌的任何“紅學”著述,讀起《紅樓夢》來,或許會更為通暢、順遂、愜意、享受。

      《一瓢譚紅》(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6月)是裴世安先生的“紅學”新著,是他多年來的讀紅、研紅心得,其中的部分文字,涉及到周汝昌。當我翻閱這部分文字時,感到很有意思,起碼加深了我對周汝昌與《紅樓夢》的關系的了解。

      周汝昌的“與時俱進”

      周汝昌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紅學”著作,莫過于《紅樓夢新證》。裴世安存有此書的三種不同版本,分別是:1953年9月棠棣出版社的“初版本”,1976年4月人民出版社的“增訂本”,1985年5月人民出版社的“重印本”。裴世安在對這三種版本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稽核”“考辨”后,發(fā)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如“三易書名‘題簽’”和“兩次更換‘代序’”。

      “初版本”的題簽,出自書法家沈尹默之手,“增訂本”的“題簽”則是周汝昌從其老師顧隨先生的信札中摘出的,而“重印本”卻又換了……

      “增訂本”為什么要棄掉沈尹默的題簽而集顧隨的字呢?裴世安分析說,“初版本”的題簽,是該書責編約來的,周汝昌可能是“被動接受”;而“增訂本”的“題簽”者,是周汝昌的先師,“這從感情上來講,是合情合理的,說明作者是個重感情的人”。然而,裴世安又說:“但也不排除當時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沈尹默1971年辭世……當年的‘身價’,與往昔和時下,皆不可同日而語?!彼f:“三個時期,特定背景下,產生了三個不同的題簽,從一本書的‘面相’上看,也夠得上是‘與時俱進’了。”

      該書還兩次更換“代序”,其情形與更換“題簽”相類。“初版本”的“代序”,是王耳(文懷沙)將周汝昌的一段文字抽出來,置于書前,并署上了王耳自己的名字?!爸赜”尽眲t換上李希凡、藍翎的舊文《評〈紅樓夢新證〉》,也算是“代序”。

      在“初版本”上,周汝昌如此寫道:“沒有王耳先生的無私的重視與愛護,這本書是不容易和讀者見面的……首先要在此感謝王耳先生。”待到“重印本”時,周汝昌則“熱誠相求”了李希凡等的文章作了“代序”。裴世安慨嘆道:“個中原由,稍加梳理,直有‘說到辛酸處,雙淚落君前’的感覺。”

      周汝昌的“四個凡是”

      周汝昌出了套《紅樓夢——八十回〈石頭記〉》匯校本。該書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過,譯林出版社2011年8月出過,漓江出版社2009年5月、2010年1月分別出過繁體版、簡體版,海燕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時名為《石頭記會真》、2006年9月出版時名為《周汝昌精校八十回石頭記》。

      有論者稱,該匯校本是周汝昌“結合自己對曹雪芹創(chuàng)作心靈和文化境界的理解,對抄本流傳過程中復雜情況的推詳考察,而作出判斷”,“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一種文化修養(yǎng)和心靈感悟總體水平的體現,是他六十余年研究紅學而‘綜互合參’的產物”;“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更‘原生態(tài)’的《紅樓夢》讀本”(梁歸智:《紅樓夢的“原生態(tài)”讀本——評〈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光明日報》2010年10月9日)。

      然而,裴世安讀后,頗感“沮喪”,因為他并沒有讀出其中的諸多“妙處”。于是,他又買來了“漓江版”的簡體字本,以其為主,與周汝昌選定參與校訂的十種抄本相比勘,想從中尋找“活色生香”的“原生態(tài)”,結果,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裴世安通過對 “叚”“段”、“到”“倒”、“粧”“裝”、“采”“睬”、“臟”“賍”、“彈詞”“談詞”、“博”“賻”、“二”“愛”、“曠”“矌”、“汎”“訊”、“射覆”“覆射”等字詞的比勘,發(fā)出慨嘆:“明知‘到’‘倒’用法有別,為什么周氏偏要‘教’人混用,竟是雪芹筆下的‘原生態(tài)’么?”“把胥手們稀奇古怪的錯別字,網羅起來,當作‘雪芹原筆’,這不是在發(fā)揚雪芹鑄字煉句的精華,而是在給雪芹臉上抹黑?!彼憜枺骸罢垎栃U撸@究竟是在?!都t》?甚或是在找‘原生態(tài)’?是在做學問?還是在戲弄讀者,包括戲弄自己?”

      裴世安是“不賢者識其小者”嗎?絕對不是。裴世安挑的這些字詞,都是周汝昌的“軟肋”或“硬傷”;而周汝昌的“軟肋”“硬傷”太多,挑不勝挑,以致都懶得再挑了。

      經過半年多的比勘,裴世安摸到了一點小“竅門”,就是:周汝昌在匯校過程中,恪守的是“四個凡是”:

      一曰:凡是抄本中獨有的異文,必取之;二曰:凡是抄本中被點去的文字,必取之;三曰:凡是稀見的文字,必取之;四曰:凡是顯眼或別致的字句,必取之。

      如此斷語,是有眾多實例做支撐的,在此不再羅列。最后裴世安說:“至于周式‘原生態(tài)’,那只是《紅》書版本校訂史上的一個故事?!?/p>

      其實,裴世安過于厚道了。倘若把“故事”一詞易作“笑話”,或許更為貼切。

      周汝昌的“真本”情結

      周汝昌對《紅樓夢》的情有獨鐘,自是眾所周知的。印象里,他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解《紅樓夢》時,這位耄耋老人的臉上,時不時地就會泛起少女般的紅暈……或許他心里清楚,沒有《紅樓夢》,就沒有他周汝昌。

      周汝昌也自稱,他是“一生辛苦為芹忙”的。他平生的夙愿之一,就是匯校一本“最合乎曹雪芹原意”的《紅樓夢》。在他看來,他做到了,《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便是。

      眾所周知,周汝昌對于《紅樓夢》,是只認前八十回的,是絕對否定、厭惡后四十回的。裴世安說,“這叫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本不足議”,但,周汝昌“把自己的偏見,強加給讀者,因此,不得不議上一議”。

      裴世安本來“無心細察”該書,因為他相信曹雪芹寫完了百廿回《紅樓夢》,只是由于少量散佚,才經程、高之手補全的。因為趕上特價,他才購得周汝昌的匯校本,并“硬著頭皮,稍作瀏覽”。不料,一翻之下,竟然生出兩個“感覺”:一個是“匯校者自信心特強”——“既稱‘匯校’,卻不對異文、誤文、漏文出‘注’出‘?!?,而是以‘評點’代替‘校注’。意謂:匯校者之取舍,絕對符合雪芹原意……這種氣勢,讓人感到自形猥獕,頓刻矮人一等”;另一個是,《紅樓夢》真正的“真本”,“恐怕還在程、高那里”。

      關于第二個“感覺”,裴世安舉了兩個例證。其中一個是,甲戌本“凡例”中,有幾處“點睛”二字,皆抄成了“點晴”,這顯然是常識性誤抄,但周校本卻咬住“晴”為“原本”,硬塞入正文。裴世安不由得質疑:“如此匯校,讀者怎堪接受?!?/p>

      現今人們所見到的《紅樓夢》抄本,都是胥手們抄寫的過錄本,即或是抄手依樣畫葫蘆,又奚知是它是一稿、二稿、三稿的文字?因此裴世安說:“所謂‘原筆’云云,也只是猜測之辭。即或果被猜中是最初的原稿,也未必能論定它是最后的定稿。否則何苦要‘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呢?古今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一筆揮就是罕見的?!?/p>

      裴世安所言極是??戎橥儆?、落地成釘的情況肯定有,但那恐非常態(tài)。周汝昌探尋曹雪芹“原筆”“原意”的心意固然好,但他的立足點或著眼點,疑似錯了。

      周汝昌的“新證”價值

      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究竟“證”了些什么?裴世安是這樣評說的:

      胡適考證《紅樓夢》,至少還抓住了一個“補”字,考出“高續(xù)說”;根據曹雪芹的家世,考出“自傳說”,不管怎樣,還算考出點“名堂”來??伞靶伦C”“證”了些什么呢?其重頭篇幅“史事稽年”,從曹雪芹的祖宗三代,一直“稽”到雪芹出世、歸天,以至“八聲甘州”,五百余頁,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似可視作“曹寅年譜”,剩下部分,才硬與“掛鉤”,旨在“稽”明雪芹卒年。但它是以兩個假設為前提的:一是卒于癸未,二是存年四十……這兩個前提,失去了一個,豈不連整個“史事稽年”,都將成為“多余的話”?再看“新證”想坐實的“高續(xù)說”,除了敲打胡適等人早已敲打過的幾塊“斷爛朝報”以外,充其量,再加上一句“高鶚這家伙”,別的什么“證”都沒有端出來,更談不上什么“新”了。

      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的確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它的“暢行不衰”,一是人們受到了書名的誤導,二是曾被某大人物提及,三是趕上了全民“評紅運動”的大潮,四是《紅樓夢》愛好者的愛屋及烏……

      有人稱,《紅樓夢新證》是“材料考證書”,而在裴世安看來,其“考證”也未必可靠。如上所引。

      平心而論,《紅樓夢新證》究竟與《紅樓夢》、與曹雪芹有多少關系,委實難說得很。這或許跟周汝昌寫的曹雪芹“傳記”情形相近。我?guī)缀踝x過周汝昌所有的曹雪芹“傳記”,包括各種“小傳”“新傳”“畫傳”,以及“大傳”(即《文采風流曹雪芹》),一個明顯的感覺是:這些“傳記”,通篇下來,凡是寫到與曹雪芹“無關”(諸如背景資料之類)的東西,總是旁征博引,洋洋灑灑,而寫到與曹雪芹“有關”的內容時,則又語焉不詳,含糊不清。

      周汝昌的“榮玉”謎案

      如果不是讀了《一瓢譚紅》,我還真沒注意過周汝昌會有個“榮玉”謎案。

      凡是讀過《紅樓夢》的,都會知道第五回關于秦可卿的曲文中有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而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八十回石頭記匯?!?,卻明明白白地印著“箕裘頹墮皆榮玉”。

      那么,這個“榮玉”是從哪里來的?是周汝昌發(fā)現了“新材料,新版本”,但他在書中并沒有注明出處。

      眾所周知,這兩個字的易換,可是非同尋常的。“箕裘頹墮皆從敬”的意思,是說“先輩的事業(yè)沒有人繼承”,賈府的敗落是從寧國府賈敬開始的,而一易換,賈府敗落的開端,則成了榮國府的賈寶玉。

      易字事小,易義事大。身為《紅樓夢》的研讀者的裴世安,自然不能不查。可是查來查去,總是查不出究竟。周汝昌對此始終是諱莫如深,就連他數次擺印的“校訂批點本”,也一直王顧左右。

      然而,被周汝昌極力貶斥為“假貨”的“靖本”上,偏偏就是“箕裘頹墮皆榮玉”。而據“靖本”脂批的抄錄者毛國瑤稱,他曾于1964年將“榮玉”這一異文函告過俞平伯、周汝昌。后來毛國瑤又撰文重提此事,周汝昌“亦未公開指謬”。據裴世安說,時至今日,周汝昌的“榮玉”二字,“依然妾身未明”。

      裴世安說:“竊以為,對版本的校勘要求,該怎樣,不該怎樣,該信守什么,犯忌什么,比如擅增亂改,就是一大犯忌等等,作為老資格的校家,自然熟知其詳。”“總之,對抄本的異文,在??比∩釙r,必得交代明白,這是我輩讀者對校注者們的最低要求?!?/p>

      周汝昌的“改與不改”

      周汝昌對自己的著作,總是改來改去。

      裴世安曾以《紅樓夢新證》為例,做過一番“勘查”:該書1953年的“初版本”,是 39萬字;1976年的“增訂本”,是80萬字;1985年的“重印本”,是77.8萬字。裴世安說:“一般的增訂本,較初版本有所增刪,此乃常事,不足為怪。但增減篇幅若‘新證’之‘猛’、之‘驟’,委實罕見?!迸崾腊舶l(fā)現:“增加的內容,主要是‘史事稽年’”,“其次,還增加了‘文物雜考’一章”?!爸劣谥赜”?,抽去李、藍的‘代序’,改寫‘傷筋動骨’的‘后記’,正像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是‘歷史的產物’。但也可視作‘與時俱進’的‘典范’。 ”

      客觀地說,僅就《紅樓夢新證》而言,周汝昌所改的遠遠不止這些。他的“增刪”“剪裁”“挖改”處,幾可說比比皆是。當然,周汝昌所不斷改寫的,也遠遠不是這一本書。有人曾說過這樣的話:倘若誰有興趣,不妨把周汝昌前后出版的五六本“曹雪芹傳”依次擺開,細細對照,便會發(fā)現他在不斷地修正著自己的錯誤。如此看來,周汝昌給人一個感覺,當是“生命不息,‘改稿’不止”的。僅就這一點而言,他與曹雪芹當是迥然有別的。因為種種跡象昭示,曹雪芹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是沒有再寫再改過他的啼血之作《紅樓夢》的。

      當然,改有改的道理,不改有不改的道理,說不上誰好誰不好。可是,倘若因此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說周汝昌是個“追求完善”“不斷修正自己”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據我所知,有些東西,周汝昌則是絕對不肯更改的。諸如他的“脂硯即湘云”說,他不但不改,反而一再申明:“我平生最得意、最精彩的考證,就是考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的脂硯齋即史湘云。”(周汝昌:《誰知脂硯是湘云》,江蘇人民出版社)

      這真真令人無語了。

      周汝昌當初稱“脂硯即湘云”時,“紅學”尚處于“初級階段”,人們掌握的資料也有限,有此一“悟”,倒也難能可貴,或可說是一個“獨見”。然而,隨著紅學史料的不斷被發(fā)現,隨著紅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人們對《紅樓夢》的認識不斷提高,連普通讀者都知道,現實是現實,小說是小說,“脂硯”與“湘云”壓根兒就是不能互換的。在這種情形下,以周汝昌的學識,難道真就不知道自己錯了嗎?我覺得,他是知道的,甚至比別人知道得更清楚,但他“最初的時候”——即他剛剛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沒有改,不但沒有改,反而還為了自圓其說,去用一個假說來掩蓋另一個假說,或者說是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其結果呢,到后來恐怕他是想改都沒了回頭的可能!——那個“謊”扯得太大了,沒法改了!一改,自己畢生所建的所謂“紅學大廈”,或他的“紅學泰斗”這一封號等等就都坍塌了!

      周汝昌的“戲補”曹詩

      周汝昌“戲補”曹詩一事,本是當代紅學界乃至當代學界眾所周知、耳熟能詳的“公案”,無須舊話重提,但是我認為裴世安對此事的點評委實切中肯綮,故而簡述于此。

      1971年底,社會上突然傳出消息,說發(fā)現了曹雪芹的兩句“佚詩”:“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贝耸乱唤泜鏖_,頓時轟動了整個“紅”壇。有說真的,有說假的。雙方唇槍舌劍,勢若水火。最最主真者,當屬吳世昌。

      該“佚詩”是從吳恩裕手里傳出來的,吳恩裕又是從周汝昌那里得到的。于是吳恩裕便致函周汝昌想問個究竟,周汝昌于1972年1月14日回復道:該詩“系人投贈,原錄一紙,無頭無尾,轉托人送到。弟不在寓,亦未留他語?!保▍嵌髟#骸恫苎┣圬鴾\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

      為此事,胡文彬、周雷還特意造訪過周汝昌。周汝昌言稱,“佚詩”是一個陌生人送來的,他當即就記在了自己當天的日記上。

      有日記為證,且又言之鑿鑿,胡文彬、周雷信了這話,認為周汝昌當時沒有必要編故事。

      正當筆頭官司如火如荼地打了八年之后的1979年,周汝昌突然撰文稱:“曹雪芹的手筆‘能’假托嗎”?并以“虛玄口吻”,公開站出來把這個“時人擬補”的“棄兒”領了回去,稱這首“佚詩”只是他的戲筆。

      一時間,論辯雙方不免有點尷尬。

      沒想到,“主真”的吳世昌不干了。這也太丟面子了。于是動了肝火,說周汝昌是在“冒領”,并說以你周汝昌的才學,斷斷作不出這樣的詩。而周汝昌說,他不但作得出來,而且當時還一口氣作了三首呢。更更氣人的是,周汝昌還說,“流傳”出去的那首“唾壺崩剝慨當慷”,則是三首中最次的……

      有人說,吳世昌的“一世英名”,就生生地毀在了周汝昌手里。也有人說,吳世昌是被活活氣死的。

      在這場有關“佚詩”真?zhèn)未笳搼?zhàn)中,梅節(jié)是“打假”主將,并以完勝收官。

      然而,一如裴世安在書中所寫:“應該說,事情已可了結。誰知周(汝昌)也不是好侍候的,特別讓他咽不下這口氣的是,梅節(jié)那句‘不是疑案,是騙案’的話。于是,來了個反面文章正面做……把曾經信以為真的一概人等 (包括二吳以至一般讀者如上當者我),著實‘奚落’了一通:有人看錯了。臉上似乎下不來,種種胡纏,不過是徒貽口實,我是不想‘奚落’人的,忠厚之道可以使之停止‘鬧左性’?!笨墒侵苋瓴€是“奚落”了那位“不僅自己受騙,還叫別人上當的厚道學人”吳恩裕:“心太切,意太癡,天真,識別力不足,一概深信不疑,又不喜聽友人的忠直之言,于是在學術上受到硬傷。每念及此,不勝嗟惜?!?/p>

      裴世安為此慨嘆道:“始作俑者不過是給低智商者們開了個‘玩笑’,上當者卻偏要‘胡纏’,難怪周公子要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裴世安的《一瓢譚紅》,談的主要是《紅樓夢》,或是《紅樓夢》的“版本”,而談及周汝昌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然而“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我能稍微“讀懂”的,也僅僅是這一小部分,所以才有了如上的文字。

      然而我清楚,我的這點文字,僅就“裴世安筆下的周汝昌”這一話題而言,恐也不過十之二三。

      猜你喜歡
      題簽周汝昌紅學
      周汝昌:一本書讀了幾十年
      科學導報(2023年37期)2023-06-17 18:39:51
      吳宓檔案中的“紅學”資料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20
      天津舉辦紀念周汝昌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54
      《周汝昌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出版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48
      新中國紅學第一人——追憶李希凡老師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論書法題簽在書籍封面設計中的應用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紅學研究溯源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1
      兩課三簽高效復習法
      風入松·敬和周汝昌先生依原韻
      藝術評論(2011年12期)2011-11-21 07:56:52
      白山市| 凤山县| 曲阳县| 阆中市| 横山县| 宝鸡市| 鲜城| 黄浦区| 安庆市| 惠水县| 石景山区| 招远市| 连城县| 冷水江市| 蕲春县| 双峰县| 县级市| 西藏| 德阳市| 蓬安县| 三明市| 昌邑市| 弋阳县| 全椒县| 延边| 镇远县| 会同县| 休宁县| 安康市| 开平市| 隆尧县| 张掖市| 贵州省| 新宁县| 六枝特区| 宁城县| 呼图壁县| 小金县| 福鼎市| 崇明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