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科++吳慶剛
摘 要 本文以蘋果汁、梨汁為主要實驗原料,選用食品級海藻酸鈉作為包埋載體,伊利味濃原味杯酸作為菌種,進行固定化乳酸菌發(fā)酵蘋果汁梨汁復合飲料工藝的初步研究。最佳工藝條件為:蘋果汁、梨汁的比例為4:6,接種量為6 g,發(fā)酵溫度為40℃,發(fā)酵時間為11h。
關鍵詞 蘋果汁 梨汁 固定化 乳酸菌 發(fā)酵
中圖分類號:TS255.47 文獻標識碼:A
煙臺蘋果,外形美觀,纖維少而質地細,口感佳,香氣宜人。煙臺的萊陽梨果皮有褐色斑點,去皮后其果肉白色細嫩,口感極佳,有獨特香氣。新型的乳酸菌發(fā)酵復合飲料,即突出了復合果汁的風味和口感,又增加其營養(yǎng)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亦增加了果汁的保質期。固定化乳酸菌發(fā)酵可以節(jié)約菌種,縮短發(fā)酵周期,降低分離成本。
本文旨在初步研究固定化乳酸菌發(fā)酵蘋果汁梨汁復合飲料的工藝條件。以蘋果汁、梨汁為主要實驗原料,用等比例的抗壞血酸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進行護色,包埋載體選用食品級海藻酸鈉,菌種是伊利味濃原味杯酸,利用海藻酸鈉在氯化鈣溶液中的凝聚作用制成固定化膠珠。通過前期單因素實驗結果,選取典型因素,進行正交實驗,從而確定蘋果汁梨汁的最佳發(fā)酵工藝條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儀器
蘋果(產地:煙臺棲霞)、梨(產地:煙臺萊陽)、食品級海藻酸鈉、無水氯化鈣、白砂糖、伊利味濃原味杯酸、抗壞血酸、一水檸檬酸等。
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榨汁機(美的WJE25G16榨汁機)等。
1.2方法
1.2.1工藝流程
蘋果、梨→清洗→切片→榨汁過濾→護色→滅菌→接種(固定化)→發(fā)酵→分離膠珠→冷藏←裝瓶←成品檢測。
1.2.2操作要點
(1)護色
綜合預實驗結果,將榨出的果汁放在95℃的熱水中處理1.5 min后,配制1 g/100 mL 的抗壞血酸和檸檬酸的混合溶液(比例為1∶1),量取等量的50 mL蘋果汁、梨汁的混合液,將熱燙后的果汁在混合溶液中浸泡30 min,護色。
(2)固定化菌種
取0.75 g海藻酸鈉溶解在25 mL純凈水中,充分溶脹,自然冷卻。取10 mL酸奶置入20 mL無菌水,攪勻。移取菌種至冷卻的海藻酸鈉溶液中,充分混勻。將包埋的菌種用注射器滴入氯化鈣溶液(2.2 g無水氯化鈣溶于200 mL蒸餾水)中,攪拌,并凝固膠珠30 min,紗布過濾,用無菌生理鹽水除去多余鈣離子和未固定化的細胞。
2結果與討論
在實驗室前期單因素實驗基礎上,選擇蘋果汁梨汁配比(A)、接種量(B)、發(fā)酵時間(C)、發(fā)酵溫度(D)為因素,進行L9(34)正交實驗,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對正交實驗結果的極差分析,對發(fā)酵結果影響最大的是蘋果汁與梨汁的比例,其次是發(fā)酵時間和接種量,發(fā)酵溫度對飲料的影響相對較??;正交實驗結果表明,制備發(fā)酵飲料的最佳工藝條件為A1B2C3D2,即蘋果汁與梨汁比例為4∶6、固定化乳酸菌接種量為6g、發(fā)酵時間為11h、發(fā)酵溫度為40℃。
在正交實驗結束后,過濾出膠珠,重新接入混合果汁,進行連續(xù)發(fā)酵實驗。在連續(xù)7次實驗結束后,飲料pH值逐漸升高,說明飲料的酸度下降,乳酸發(fā)酵能力逐漸下降。但是膠珠能夠保持較好的完整性,沒有出現(xiàn)破裂的情況。連續(xù)發(fā)酵實驗表明固定化膠珠可以實現(xiàn)連續(xù)發(fā)酵,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勝慧子,侯旭杰.紅棗紅茶菌發(fā)酵飲料的研制[J].飲料工業(yè), 2012(9):25-28.
[2] 商敬敏,趙新節(jié).桑椹發(fā)酵酒中風味物質的研究[J].飲料工業(yè), 2011(9):31-33.
[3] 王克明.細胞固定化技術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J].中國釀造, 2006,161(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