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滿意
摘 要:隨著中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小學教育優(yōu)化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小學科學教育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習慣、積累科學知識、養(yǎng)成科學學習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正確認識到探究材料對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有效得進行探究材料的選擇與控制,促進探究材料發(fā)揮的可行性、系統(tǒng)性、操作性、生活性的教學優(yōu)勢,是現(xiàn)代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深刻認識的問題,也是實現(xiàn)小學綜合性改革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科學 探究材料 生活化 選擇策略 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55-02
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得中國科技水平以及科學教育都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尤其是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教育支出程度都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同時作為小學科學的重要教育手段,探究式教育方法更容易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相關的科學理論以及科學學習方法,如何正確的運用探究式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質量,是現(xiàn)代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教學關鍵,也是實現(xiàn)小學生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徑。
1 探究式科學教學方法的教學積極作用
1.1 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與認知能力
小學科學探究式教育是將科學過程與科學理論相結合,通過實驗或舉例的方式進行的教學方法,首先可以有效地降低科學實驗的認知難度,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通過有趣的探究性的教學實驗實施,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對科學思維以及科學體系能力的綜合性能力,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方法。如教學《壓縮空氣》一課時,書上的實驗是將注射器吸好空氣,用橡皮堵住出口,讓學生體驗“空氣可以被壓縮”。但教學時有學生懷疑空氣在壓縮的過程中是不是跑到橡皮里去了,結果筆者費了很多時間解釋橡皮里沒有空氣,導致教學效果低效且無序。課后筆者進行了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材料的選擇上。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沒有疑問,真正感受到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呢?筆者把注射器的針頭用焊錫焊死,實驗前將注射器里裝上水進行壓縮,發(fā)現(xiàn)水不能流出來,然后請學生探究、體驗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這次實驗效果明顯,學生的注意力指向空氣體積的變化,沒有人再懷疑漏氣的問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了知識。因此,教師提供給學生有結構性的探究材料要立足揭示科學概念的基礎上,體現(xiàn)探究材料的引導性和趣味性、科學性。
1.2 提高學生對科學實驗或者科學理論的操作能力
由于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以及科學知識進行的,實驗教學方法的實施,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學知識的原理,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科學知識的操作能力,促進了學生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對科學知識的細節(jié)化理解,尤其是對科學定義以及科學實用性條件的認識。
2 探究材料選擇的主要途徑與策略擴展
2.1 選擇有趣的探究式材料提高學習過程的興趣性
在進行科學探究性材料的選擇時,應該充分選擇那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材料,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與關注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要點的綜合性認知能力。比如在進行磁鐵的磁性學習時,老師可以尋找多樣化的磁鐵類型,尤其是生活中可以找到的磁鐵類型,同時還可以積極地利用圖片等對古代指南針的磁鐵運用的擴展。如教學《空氣有重量》一課時,書中的實驗是將兩個氣球吹成同樣大小,然后拴好,掛在筷子的兩端并調整平衡,接著用針把其中的一個氣球扎孔,使氣體從氣球里流出,最后筷子失去平衡,說明空氣有重量。這樣的實踐操作影響因素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也有很多,而且不易成功。筆者在執(zhí)教本課時,將實驗材料進行了如下改進:將筷子換成天平,將氣球換成籃球,并制作了一個帶氣針的氣球。實驗時,先將充滿氣的籃球放在天平上并調整平衡,再將帶有氣針的氣球扎進籃球的進氣口,由于籃球和氣球的氣體有壓力差的緣故,所以空氣由籃球跑進了氣球里。然后取下充滿氣的氣球和氣針,將籃球再放到天平上,天平失去平衡,說明空氣是有重量的。這樣的實驗材料改進,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學習欲望。
2.2 選擇簡易生活化的探究式材料提高學習過程中的操作性
在選項科學探究式材料的時候,應該充分進行生活化、簡單化的探究式材料的選擇,使得科學實驗以及學習原理可以在生活之中找到對應,提高科學知識的普遍性以及學生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能力。比如在進行水溶解其他物質的學習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鹽、糖、洗衣粉、油等進行探究材料的選擇,同時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操作能力。
2.3 選擇系統(tǒng)實驗性的探究式材料提高學習過程中的標準化
選擇探究式材料時,還應該積極地做好對探究式材料的系統(tǒng)化設計,尤其是實驗材料以及實驗方法的標準化的規(guī)劃,應該積極做好對探究材料的標準化、系統(tǒng)化設計。比如在進行鹽的溶解的學習時,應該保證水杯的大小、水的溫度、多少等一致性,提高教學實驗的科學性。
2.4 選擇現(xiàn)代化視頻探究材料提高學習過程中的擴展性
老師還應該積極做好對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使用,尤其是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大型科學實驗的擴展,提高學生對科學實證知識的理解。比如在進行聲音的產生學習時,老師就可以收集相關科學實驗的視頻資料進行教學擴展,提高學生對聲音知識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對聲音的產生原理與傳播媒介限制的掌握。
3 探究材料優(yōu)化選擇策略的控制方法
3.1 選擇的探究材料一定要是生活實際中可以接觸到的,提高科學理論的普遍性
在進行探究材料的選擇時,應該積極做好對探究材料的生活化選擇,尤其是應該積極利用生活中的實驗材料進行科學教學工作,一方面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有效地幫助學習完成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尤其是科學理論普遍性的認識。
3.2 選擇的探究材料一定要是科學系統(tǒng)化,提高對科學理論的全面性與系統(tǒng)性
在進行探究材料的運用時,也應該樹立科學實驗的嚴謹性,充分有效地控制實驗過程中的變量設計,提高對探究材料的有效化利用與落實,同時還應該積極地做好對探究材料的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提高在科學理論教學過程中的全面性與系統(tǒng)性。
4 結語
小學科學教學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科學常識培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應該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探究式教學方法,控制優(yōu)化探究式材料的選擇,做好學生興趣性與參與性的設計,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好小學科學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綜合性全面增長。
參考文獻
[1] 孫旭亮.談小學科學探究材料的有效選擇[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4(11):71.
[2] 喬治國.淺談小學科學探究材料選擇的價值取向[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7):9.
[3] 林如琰.優(yōu)化材料選擇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性[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3):141-142.
[4] 賈洪波.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的有效選擇與優(yōu)化[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4(2):58-59.
[5] 蘭永玉.芻議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的有效選擇[J].青年時代,2015(20):197.
[6] 徐增亮.巧用生活材料凸顯生命課堂——小學科學學習材料的有效制作[J].小學科學:教師,2012(1):38.
[7] 徐富娟.略談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的運用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2(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