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音樂的審美也上了一個新的階段。琵琶是我國一種擁有兩千年歷史的傳統(tǒng)樂器,在高校進行琵琶課程的教學,不僅僅能夠?qū)ε玫膫鞒泻桶l(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還能夠推動學生的美感教育。通過對我國高校中的琵琶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琵琶演奏中的美感,探索高校中的琵琶教學中美感教育的途經(jīng),幫助高校進行學生的美感的教育。
【關鍵詞】高校學生;琵琶教學;美感教育;培養(yǎng)策略
最為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音樂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一種形式,人們通過音樂演奏的形式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出來。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音樂作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比較重要的精神元素,不僅僅能夠感染人們的情緒,而且還能夠?qū)θ水a(chǎn)生一些影響。高校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能夠?qū)W生進行音樂技巧的教學,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所以高校音樂教師要能夠把學生的美感教育當做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這樣學生的音樂教育才會變的更加的有力量,才能夠把音樂的價值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在高校的琵琶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實際情況,從而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學生的琵琶演奏技術的同時,幫助學生感受琵琶的美感,從而在學生的琵琶教學中對學生的美感進行教育。
1 高校琵琶教學中對美感教育的基本框架
1.1 琵琶音樂的文化內(nèi)涵
作為在我國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樂器,琵琶在我國民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兼具中國特色傳統(tǒng)音樂風格和音樂旋律的樂器。琵琶樂曲具有很強的文化性,所以琵琶具有非常廣泛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具有惟妙惟肖的敘事曲演奏能力。琵琶具有非常多樣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所以琵琶的演奏者不僅僅要具有比較高的演奏技巧,而且還要具備非常的高的美學和文學能力。例如在進行《十面埋伏》這首曲子教學的時候,學生不僅僅能夠提高自身的琵琶彈奏的技巧,而且還能夠從這首曲子中感受到楚漢之戰(zhàn)時的劍拔弩張和聲勢浩大的氣氛。
1.2 琵琶演奏的藝術美學
在琵琶教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曲風。學生在尋找自己的曲風的時候需要對其它的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學習和擴展,同時還要對其它種類的音樂形式進行了解和學習,通過對不同藝術的了解和研究,從而找出自己比較適合的曲風。同時琵琶曲并不是獨立的一種藝術,它也是在很多的藝術種類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多種的藝術美學。例如《渭水清》這首琵琶曲就是在秦腔《永壽庵》的基礎上完成的,所以曲調(diào)中具有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風格;《寒鴉戲水》這首琵琶曲中具有非常厚重的潮州地方音樂的風格,通過這首曲子,學生能夠感受到潮州地方音樂的藝術美感。
1.3 長期的生活積淀
藝術是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又是高于生活的,但是藝術基于生活的特點表明它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并不斷進步。音樂是對人們生活的沉淀,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抒發(fā)著不同人們的情感和思想。琵琶曲《春蠶》利用以物喻人的手法,對人們勞動的艱辛進行表達,而《天鵝》這首琵琶曲是對品德正直人物的謳歌。通過對琵琶曲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時期和不同人們的生活百態(tài)。
2 在高校琵琶教學中進行美感教育的途經(jīng)
2.1 樹立心里美感
在高校接受琵琶教學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和技術,所以在學生的演奏技巧上最重要就是對學生的心理美感進行培養(yǎng)。所謂的心里美感就是學生對樂曲有一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高校教師在進行學生的琵琶課程教學的時候,要能夠?qū)W生的真實感受進行重視,并且要能夠引領學生在和琵琶曲的情感共鳴中對音樂美感進行領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琵琶曲的示范演奏的時候,要能夠把自己的情感充分的注入到曲子中來,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這個作品的美感進行領悟。同時學生在進行琵琶曲的聯(lián)系的時候,首先要能夠在心中對曲子的美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和理解,然后再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琵琶演奏技巧來展現(xiàn)曲子獨特的美感。
2.2 培養(yǎng)聽覺感受美感
在音樂中,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所以高校教師要能夠重視對學生進行音色處理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琵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基本功的教學的時候,要利用分層的方法,讓學生聯(lián)系通過耳朵來對不同音色進行分辨,長時間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能夠讓學生對琵琶美感的認識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2.3 培養(yǎng)形態(tài)美感
當學生對琵琶的演奏技巧達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其“身體語言”也會成為學生在演奏過程中解讀琵琶曲的一種方式。要想讓聽眾能夠深入感受到琵琶曲的美感,演奏者要能夠和琵琶融為一體,也就是能夠?qū)ρ葑鄷r的形態(tài)美進行把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能夠?qū)W生持琴的姿勢有一個嚴格的要求,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基礎技巧,加強琵琶曲和學生演奏的技巧達到高度美感的統(tǒng)一,同時也對學生的形態(tài)美感進行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演奏的時候能夠和琵琶融為一體。學生通過對形態(tài)美的把握,能夠充分的在演奏的時候發(fā)揮肢體語言的作用,從而為琵琶的演奏構建一個真實的“世界”。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學生中進行琵琶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的琵琶演奏技術和技巧的培養(yǎng),也是對高校學生音樂賞析能力、審美情趣和美感教育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把琵琶演奏和情感表達結合在一起,演奏者才能夠把琵琶曲的藝術性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所以高校在進行琵琶的教學的時候,要能夠在教學課堂中對學生的美感教育進行培養(yǎng)。高校教師要能夠在對學生的琵琶演奏技巧進行教學的時候,還要能夠?qū)W生的美學修養(yǎng)和情感表達進行培養(yǎng),完善琵琶教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龔燕.怎樣在琵琶教學中滲透情感和審美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3(05):116.
[2]劉璐.審美教育在青少年琵琶教學中的體現(xiàn)——以《飛花點翠》的教學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4.
[3]楊晨.嶺南音樂在高校民族器樂教學中的改革與實踐——以星海音樂學院琵琶重奏課程為例[J].黃河之聲,2016(04):39-40.
作者簡介
石慧,大學本科學歷。現(xiàn)為赤峰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音樂學研究。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