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胥杜娟 胡發(fā)明 梅金鳳 范荷花 趙玉華
[摘要]目的 探討補腎活血中藥協(xié)定方在腎虛證不孕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2013年2~10月的101例腎虛證型不孕患者(符合供精人工授精適應證)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4例)和中藥組(47例)。對照組在自然狀態(tài)下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中藥組服用補腎活血中藥協(xié)定方,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中藥組的內膜厚度厚于對照組,E2、P水平高于對照組,卵泡數(shù)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組的周期妊娠率為29.8%,高于對照組的2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補腎活血中藥協(xié)定方治療腎虛型不孕癥可明顯改善卵巢功能,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yī)藥;補腎活血協(xié)定方;腎虛證;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1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a)-0144-04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方案的逐漸完善及多樣化,“個體化治療”的理念逐漸被廣大醫(yī)生及患者所接受,有效的中藥促排卵治療方案是不少生殖中心不斷努力嘗試的方向。
我院2009年11月獲得批準開展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donor,AID)項目,2010年12月共進行了216個AID周期,周期妊娠率達到30.9%;2011年共進行了946個AID周期;2012年進行了1183個AID周期。截至2015年12月共進行了5164個AID周期,累計周期妊娠率達到25.7%。2013年我院試管項目獲批準運行,此后人工授精患者行人授2~3個周期以上失敗后,多數(shù)轉行試管,因此2013年是我院AID項目快速發(fā)展階段,患者周期數(shù)完整,數(shù)據(jù)較有代表性(選取此段時期患者治療周期資料完整)。研究顯示,我院生殖科采用補腎治血中藥協(xié)定方在腎虛型供精人工授精患者中行控制性促排卵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卵巢功能,從而進一步提高卵泡質量、內膜厚度,有效提高妊娠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生殖科2013年2~10月的101例AI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54例)和中藥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不孕癥的診斷標準:35周歲以下婦女結婚1年未分居,性生活正常而未能受孕者;35周歲及以上婦女婚后同居,性生活正常,半年未能受孕者[1-2]。②經(jīng)行AID相關體檢項目,符合AID診斷。剔除西藥尿促性激素等藥物促排周期患者,剔除其他證型如肝郁、血瘀等患者。經(jīng)篩查后,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yī)婦科學》[3]腎虛證診斷標準和《婦產(chǎn)科學》[4]診斷標準。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0~40歲,平均(30.72±5.08)歲;不孕年限(5.73±4.19)年;抑制素B水平為(81.83±9.95)pg/ml;周期授精方式:宮頸管內人工受精(ICI)26例,宮腔內人工受精(IUI)25例。治療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0~40歲,平均(31.05±4.96)歲;不孕年限為(6.05±4.50)年;抑制素B水平為(79.66±11.4)pg/ml;周期授精方式:ICI 22例,IUI 25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監(jiān)測血清抑制素B等指標,評估卵巢功能。中藥組服用補腎活血中藥協(xié)定方,組成:鹿角膠15 g,香附10 g,女貞子15 g,墨旱蓮10 g,白芍10 g,當歸10 g,熟地15 g,川芎10 g,紅花10 g,茺蔚子10 g等。月經(jīng)第2~4天始服用中藥。中藥采用中藥顆粒劑型(廣東一方),200 ml白開水沖泡,混勻,1劑/d,分2次服用。對照組在自然狀態(tài)下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自然周期是相對促排卵周期而言,即不使用任何藥物,患者的內分泌狀態(tài)不受外界干擾,是患者自身狀態(tài)的體現(xiàn)。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激素血清抑制素B、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超聲監(jiān)測結果,比較兩組的臨床癥狀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檢測方法:①于體檢期間完成卵巢基礎內分泌的檢查;②一般于月經(jīng)第10天開始監(jiān)測(根據(jù)患者月經(jīng)周期長短不同,起始時間可前后錯動1~2 d),監(jiān)測卵泡至14~16 mm以上開始每日監(jiān)測,并擇時抽血檢測患者的E2、P水平等;③兩組均于測得血清卵巢促黃體生成素(LH)>20 mIU/ml時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000 IU肌內注射。
1.4療效評定
①卵巢功能改善指標包括基礎卵巢激素、卵子個數(shù)、排卵日激素水平等;②中醫(yī)證候指標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③妊娠率。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HCG日相關指標的比較
中藥組的內膜厚度厚于對照組,E2、P水平高于對照組,卵泡數(shù)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綜合療效的比較
中藥組的周期妊娠率為29.8%(14/47),對照組的周期妊娠率為22.2%(12/5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中藥組僅1例出現(xiàn)輕度腹瀉,無明顯臨床意義;對照組無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
卵巢儲備功能即卵巢皮質區(qū)形成優(yōu)質卵母細胞的能力提示了卵巢內存留卵泡的數(shù)量和質量,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潛能。卵巢功能的評估是所有生殖中心工作的重要方面,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預期。影響卵巢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齡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卵巢手術因素等。另外有研究顯示,過多或不規(guī)范的促排卵治療對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有極大的影響[6],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如何正確評價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采取合適的調卵促卵方案達到最終的治療目的,是臨床工作的重要部分。Veronica等[7]首次提出了INH-ACT-FS系統(tǒng)的概念。研究顯示,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受性腺甾體系統(tǒng)和INH-ACT-FS系統(tǒng)作用[8],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內的卵泡被募集、發(fā)育并成熟排出。Veronica等[7]指出,INH-ACT-FS系統(tǒng)的異常可能導致卵泡膜細胞和顆粒細胞功能失常,進而直接造成卵母細胞成熟障礙。Fujiwara等[9]檢測了INH/ACT系統(tǒng)中的mRNA水平,證實了在卵泡發(fā)育整個過程中INH-ACT-FS系統(tǒng)的調控作用,提示卵泡的發(fā)育、成熟與INHB等合成的能力相關性極強[10]。
抑制素B能夠評估卵巢功能的價值。在卵泡早期,即月經(jīng)周期的第2~4天檢測患者的血清抑制素B水平,評價該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能夠預后其生殖預期。國內研究報道顯示,在試管患者行超促排卵治療的第3天時即早卵泡期,抽血檢測患者血清中的血清抑制素B水平,如血清中濃度>40 pg/ml,則近80%以上的患者可成功獲卵;當濃度<40 pg/ml時,約70%的患者可獲卵,但獲卵個數(shù)及卵子質量均低于前者,證實抑制素B水平可以評估卵巢儲備功能[11]。Seifer等[12]認為,過去重視的垂體分泌的FSH值較抑制素B而言僅為間接指標,抑制素B可直接體現(xiàn)卵巢儲備功能,當需要證實某位患者存在卵巢功能減退時,可抽取該患者卵泡早期的血液進行檢測,這時可發(fā)現(xiàn),卵巢功能減退患者的抑制素B下降較FSH升高更早出現(xiàn)?;A內分泌激素值在正常范圍內的患者也可能存在隱藏卵巢儲備下降[13],特別是在高齡患者中,即使患者的基礎內分泌激素值在正常范圍,但最終結局并不理想。
中醫(yī)生殖理論“腎-天癸-沖任-子宮”與西醫(yī)學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生理功能調節(jié)有頗多相似之處[14]?!饵S帝內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對人的生殖功能作了概括,“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妒備洝分赋鲆驔_任、腎氣虛致不孕,“婦人所以無子者,沖任不足,腎氣虛寒也”,因此中醫(yī)理論基礎基本圍繞“腎藏精,為先天之本,主生殖”這一中心理論展開,腎虛型也是中醫(yī)不孕癥第一大證型。
我科將早卵泡期血清抑制素B水平作為評價卵巢儲備能力的指標,采用中藥早期干預卵泡發(fā)育,特別是在腎虛型不孕患者中采用補腎活血中藥協(xié)定方,效果確定。肝腎虛型不孕癥治當補腎、益精、養(yǎng)血、調和沖任,補腎活血方中,鹿角膠溫補肝腎,益精血,為君藥;香附、白芍調肝理氣,養(yǎng)血柔肝;女貞子、墨旱蓮為二至丸方,兩藥不同劑量配伍,療效頗異。本方取補腎、益陰為主,以上四藥補肝腎,助君藥而為臣;熟地、當歸、川芎和白芍為四物湯,與桃仁、紅花相伍名桃紅四物湯,為養(yǎng)血活血基礎方,與上藥相配伍,具有補精養(yǎng)血、調沖任和通血脈作用,補而不膩?,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補腎養(yǎng)血類中藥具有類激素作用,可以有效促進卵泡的發(fā)育,增加激素受體,提高雌激素水平等[15-16]。
本研究選取AID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目的是:作為評價不孕癥治療效果最有力的證據(jù)無疑是妊娠率,但妊娠率是由夫妻雙方因素決定的,選取AID可以剔除男方因素的影響,更好地體現(xiàn)藥物的治療效果。將血清抑制素B水平作為評價卵巢儲備能力的指標早已為大家所接受,當然血清抑制素B水平測定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同一患者在藥物治療后隨著卵巢功能的改善,血清抑制素B水平呈上升趨勢(因數(shù)據(jù)較少未能提供),因此在治療早期作為卵巢功能的評估是可行的。我院生殖科采用補腎治血中藥協(xié)定方在腎虛型AID患者中行控制性促排卵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進一步提高卵泡質量及內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貝政平,來佩琍,張斌.婦產(chǎn)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98.
[2]豐有吉,陳曉軍.婦產(chǎn)科精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439.
[3]馬寶璋.中醫(y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101-108.
[4]謝幸,茍文麗,等.婦產(chǎn)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354.
[5]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3-234.
[6]李春燕,明蕾,張露,等.多次采卵手術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5(3):447-449.
[7]Veronica J,Roberts SB,Albert ER,et al.Expression of inhibin/activin system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s and proteins in ovarian follicles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4,79(3):1434-1438.
[8]周衛(wèi)琴,沈宗姬.卵泡生長不良性不孕癥INH-ACT-FS系統(tǒng)的改變及其意義[J].江蘇醫(yī)藥,2007,33(3):225.
[9]Fujiwara T,Lambert-Messerlian G,Sidis Y,et al.Analysis of follicular fluid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granulosea cell mRNA levels for the inhibin-activin-fiollistatin system:relation to oocyte and embryo characteristics[J].Fertil Steril,2000, 74(2):348-355.
[10]Fanchin R,Sabino Cunha-Filho J,Schonauer LM,et al.Coordination of early antral follicles by luteal estradiol administr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alternative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regimens[J].Fertil Steril,2003,79(2):316-322.
[11]吳日然,廖月嬋,葉云,等.測定血清抑制素B水平預測卵巢儲備力及調節(jié)控制性超排卵用藥的研究[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5,40(10):679-681.
[12]Seifer DB,Scott RT,Bergh PA,et al.Women with declining ovarian reserve may demonstrate a decrease in day 3 serum inhibin B before arise in day 3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J].Fertil Steril,1999,72(1):63-65.
[13]Hohmann FP,Laven JS,de Jong F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hibin A and B,estradiol and follicle growth dynamics during ovarian stimulation innormo-ovulatory women[J].Eur J Endocrinol,2005,22(16):395-401.
[14]夏桂成.中醫(yī)婦科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94.
[15]王玉娥,劉效群,趙瑞剛,等.補腎生血方對不孕癥分泌中期子宮內膜ER、PR、VEGF及PDGF影響的研究[J].新中醫(yī),2006,38(1):48-49.
[16]馬靈芝.促排卵湯對高雄激素所致不孕小鼠的實驗研究[J].河北中醫(yī),2004,26(7):554-556.
(收稿日期:2016-10-24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