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高校核心價值觀“三進”的常態(tài)化

      2017-03-17 08:22:29劉新庚黃力曾永平劉崢
      大學教育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常態(tài)化三進方法論

      劉新庚+黃力+曾永平+劉崢

      摘要: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需要系統(tǒng)規(guī)劃,實現(xiàn)常態(tài)化。一要優(yōu)化理念,強化核心價值觀“三進”戰(zhàn)略的常態(tài)化;二要整合載體,促進核心價值觀“三進”途徑的常態(tài)化;三要建構機制,保障核心價值觀“三進”運行的常態(tài)化。為此,其教學內容應凸顯內核強化引領,教學方式應教化結合與時偕行,教學層次應注重差異依次推進;“三進”載體應注重結構與環(huán)境優(yōu)化、拓展能量傳輸功能;還應建立健全高校核心價值觀“三進”的灌輸機制、融入機制和實踐機制,切實保障高校核心價值觀“三進”工程的持續(xù)高效。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程;常態(tài)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6)06-0099-05

      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常態(tài)化,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客觀要求[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是一項極其重要且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當前的關鍵,是要進一步解決為什么“進”和怎樣“進”的問題。這就必須依據(jù)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從理念的優(yōu)化、載體的整合、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層面,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導引和踐行的常態(tài)化。

      一、優(yōu)化理念,強化核心價值觀“三進”戰(zhàn)略的常態(tài)化

      優(yōu)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進”理念,就是要解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么“進”,為誰“進”,“進”是為了什么以及怎么“進”等問題的思想觀念的總和。理念的優(yōu)劣,將直接制約和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的進程和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不是簡單為了“三進”而“三進”,而是通過優(yōu)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路徑理念,著力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功能,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常態(tài)化的思想理念。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進”理念,是對“三進”活動的頂層設計和根本指引。優(yōu)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理念的根本目的,是要積極面對思想取向多元、方法途徑多樣的現(xiàn)代社會,主動適應時代變化發(fā)展的新環(huán)境,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功能。當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激烈,不同價值觀相互碰撞、相互較量,國內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人民的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問題和矛盾日趨復雜。因此,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功能是時代的客觀需要。要通過“三進”途徑,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中的主導地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勵大學生人生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fā)揮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作用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整合多樣化的思想價值觀念,在多元中確立主導,在多樣中取得共識,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功能。高等學校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前沿陣地,也是西方以思想文化為載體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重要場所。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師生的任務更加艱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理念的優(yōu)化,就是要建立一種多渠道、全方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大學生思想的新機制、新模式。

      核心價值觀“三進”的精髓,就在于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叭M”理念的優(yōu)化,關鍵是要深度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么“進”和為誰而“進”的問題。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三進”就是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中的統(tǒng)領功能。要幫助大學生們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元主導的前提下發(fā)展多樣性,引導大學生學會甄別、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學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自己,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辨別力和決策力,抵制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正如馬克思在《〈黑格爾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本身?!盵2](P9)

      “三進”需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作用,要將其精神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貫穿于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之中。當前的關鍵,是要深入教書育人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之中,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層次進行全面優(yōu)化創(chuàng)新,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功能常態(tài)化。

      一是教學內容層面,要注重優(yōu)化內容,凸顯內核,強化引領。價值觀不是物質的東西,它是人們意識世界的產(chǎn)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和凝練的社會主義社會理想和信念,其內容概括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學內容既要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本身的抽象性,又要避免過多使用抽象的語言和詞匯。大學生對于理論等方面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如果忽視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學內容空洞抽象,難以理解,容易導致其對于學習的內容缺乏興趣和信心。其次,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前進和發(fā)展進程中不斷沉淀和積累的產(chǎn)物,其內容需要和社會同步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與當代社會發(fā)展同步的新鮮血液,才能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勝出,成為各路思想潮流的中流砥柱。此外,教學內容要由淺至深,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穩(wěn)定性,需要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能夠擁有扎實牢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被教育者心目中的穩(wěn)定性和可發(fā)展性,才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世界多元思潮中穩(wěn)步前進,代代相傳。要做到這一點,教學內容必須由淺至深,難易結合,保障受教育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理解和堅定信仰。

      二是教學方式層面,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注重教化結合,與時偕行。鄧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首先就指出了教育的第一個手段,即現(xiàn)代化。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政治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就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注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同為主體,也同為客體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運用當代科學技術,網(wǎng)絡媒介和傳統(tǒng)媒介有機結合,打造學習和交流平臺,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范圍和認同程度。其次,影響為主,教為輔。作為引路人的老師,通常通過方法來教育學生,是一種從外向內的轉化。而學生的改變,則需要將其內化的東西外化于實際生活,在外化過程中不斷糾正習慣。觀念改變人生,方法成就人生,習慣塑造人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生代的新觀念,對其教育,首先就要擺正對它的認識,把握前進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替代不好的習慣。

      三是教學方法層面,要注重優(yōu)化層次,關注差異,依次推進。價值觀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簡單的知識講解。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被教育者中個體的差異和個人利益。如果教育者忽視了這一點,勢必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向不好的一面,使受教育者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程的效用。首先,個體差異方面: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群體,其智力程度和文化環(huán)境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其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在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族施教。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教育的有效實施。反之,則會因為教育的一致性,衡量標準的統(tǒng)一化,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離實際,不能具體化。其次,個人利益方面:不能忽視受教育者的個人利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學目標時,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個人利益。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觀點之一。如果過度地拔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的個人義務,不顧受教育者的個人利益,片面要求受教育者將個人利益置于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下,也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在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而其他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利益。我們不能保證在這個經(jīng)濟全球化、世界化的時代,大學生的思想不受其他思想價值觀念的侵襲。所以,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向兩個極端,而是要在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中,尋找平衡點,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

      二、整合載體,促進核心價值觀“三進”途徑的常態(tài)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是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承載和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或信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體所運用,促使受教育者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者之間互相作用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的中心任務,是要使學生高度認同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完善的教育導引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導”,靠什么來“導”,必然要借助一定載體來實現(xiàn)。

      高校應建立健全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引體系。體系應由“導”和“引”兩部分組成,“導”具有載體的含義,重在疏通、導向;“引”就是帶領、拉動的意思,具有方向性、目的性含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進”,需要進一步整合載體的功能,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需要,彼此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體系?!叭M”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其教材、課堂和影響頭腦的環(huán)境就是載體。這些載體同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教材”是教學過重中最為重要的載體,它是學生接受知識最為基本的途徑,好的教材往往是理論體系成熟的標志,并且對理論本身具有較強的引導指向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就是要在教材的設計、編撰過程中,把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滲透到里面去,讓教材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罢n堂”是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結合的方式,既要講清原理,注重理論反思,又要注重情境融合,注重情感體驗。“進學生頭腦”本質就是要進入學生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讓學生在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過程中化解思想矛盾,促成矛盾轉化,認知認同崇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語·述而》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盵3]

      教材、課堂、頭腦三個載體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個有機整體。進教材是進課堂的前提,進課堂是對進教材的補充,不管是進教材還是進課堂,其目的都是為了進學生頭腦。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形成一個完成的教育教學體系,貫徹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全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導引體系是一個“三進”有機整合的系統(tǒng),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立場和觀點融入教材之中,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植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以此來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與外化。

      高校的“三進”必須突破的一個難點,就是社會環(huán)境中各種載體的整合。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關系的總和?!盵2](P59)它無時無刻不與社會發(fā)生著聯(lián)系,是不能獨立于社會之外的個體?,F(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也指出,現(xiàn)代載體包括“文化載體、活動載體、傳媒載體和管理載體”[4]。所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系統(tǒng)工程中,三進的載體應通盤兼顧,應以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個體以及學生群體為主體,以網(wǎng)絡媒介為通道,以學生個體為核心,建立一個科學有序、相互影響和制約的“三進”載體結構模式,確保“三進”載體的常態(tài)化。

      家庭、學校、社會三者在高?!叭M”中也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家庭是“三進”系統(tǒng)工程的基礎載體,學生個體首先來自于家庭,家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個傳播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系統(tǒng)工程的起點。盡管價值觀在后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由于其長時間的熏陶與潛移默化,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和改變;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學生個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家庭的價值觀,因此,家庭既是出發(fā)點,也是終結點。高校本身就是“三進”系統(tǒng)工程的核心載體。學校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提供優(yōu)良的學習平臺和校園環(huán)境,導引學生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途徑。從個體導引到整體影響,逐步擴大教育范圍和教育效果。經(jīng)過學校的教育和改變,學生進入社會這個最大的載體。同樣,學生個體和群體在這里也發(fā)揮著個體影響整體的作用。但是,社會中形形色色的誘惑,對于還不夠成熟和穩(wěn)定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少數(shù)立場不夠堅定者,不是走向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兩個極端,就是做了風吹兩邊倒的墻頭草。當然,其中不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將個人利益拋諸腦后,他人、集體和社會利益至上,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由于社會這個載體本身對于個體的道德層次方面約束性并不強,多半依靠內心的自我譴責和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以及不夠完備的道德準則。而個人的行為,卻可以影響整個國家形象。最后,受到社會影響的個體回歸家庭,將影響也帶回到了起點。從目前來看,這是一個既是良性,也是惡性的循環(huán),但如果深入挖掘,我們發(fā)現(xiàn),沿著以學生個體不斷發(fā)展的這條路線,在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找出問題所在,對各個載體進行整合與優(yōu)化,將會使得這個循環(huán)良性互動、功能強勁。

      要著力解決“三進”過程中的不良效應,就需要將各個載體進行有機整合,發(fā)揮其聯(lián)動效應,讓不良效果無所遁形。為此,可采用“撒網(wǎng)捕魚”、輿論導向和有機轉換等方式加以整合。一要撒網(wǎng)捕魚。將能夠把各個載體聯(lián)合的網(wǎng)絡、媒體等中介編織成聯(lián)系之網(wǎng)。由家庭、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群體聯(lián)動,拉動大網(wǎng),將教育過程中的個體循序漸進,逐個擊破;二要輿論導向。輿論是可以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一大武器,用之得當,可以使社會穩(wěn)步前進和發(fā)展,反之,則會讓整個社會動蕩不安。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引輿論的發(fā)展方向,從大環(huán)境中著眼加強正面感染,傳遞能量。

      三、建構機制,保障核心價值觀“三進”運行的常態(tài)化

      創(chuàng)新高?!叭M”方法,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常態(tài)化的重要途徑。作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思想信息交流的工具性中介,毛澤東同志形象地把我們的任務比作是過河,把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比作是過河的橋或船,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盵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方法是教育者在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也是社會主義核心教育觀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真正確立教育與被教育關系的橋梁和紐帶。適宜的方法有助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師生關系,有利于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和教育。恰當?shù)慕逃椒梢詫⒖菰铩⒎ξ兜慕逃齼热菀陨鷦踊顫姷男问椒从吵鰜聿B透到教育對象的心靈世界,大大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方法可具體體現(xiàn)為教材編撰方法、課堂教學方法以及學生思想轉化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把核心價值觀本質內容滲透于教材,體現(xiàn)于課堂教學過程,融入到學生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方法要適應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規(guī)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規(guī)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它決定著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向。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認同通常指主體認識和情感的一致性,是主客體通過相互作用引起主體的認知、情感、行為與一定社會要求趨于吻合的過程,是主體對客體作出的一種反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規(guī)律,就是指教育對象的價值觀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規(guī)律又可以理解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過程規(guī)律,表現(xiàn)為理性認知、情感共鳴、思想轉化、沉淀固化思想運動過程。具體表現(xiàn)為教育者對教育對象施加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教育信息輸入,教育對象進行心理準備,選擇接受核心價值觀,并經(jīng)歷知情意信行矛盾運動,逐漸認可、選擇、適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應立足教育對象身心特點和思想實際,注重循序漸進過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潤物細無聲,真正把工作做到學生心坎上。

      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方法要著力建構好“三進”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進”機制,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過程中,由“三進”主體、“三進”對象、“三進”目標、“三進”載體與方法等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發(fā)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動態(tài)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機制的構成要素、作用方式很多,或者說其具體機制很多,最為典型的有灌輸機制、融入機制、實踐機制等。

      建構完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灌輸機制,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灌輸?shù)浇滩闹小⒄n堂里以及學生的頭腦,以達到學生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正如列寧在《怎么辦?》一書中指出的,“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各國的歷史都證明:工人階級單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聯(lián)主義的意識”[6]。同理,學生自己不會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從外面向他們的頭腦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意識。

      建構完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三進”的融入機制,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融到教材中,化于課堂教學情境中,走進學生心靈世界。換言之,“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實際、融入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接受它,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7]。

      建構完善高校社會核心價值觀“三進”的實踐機制,就是把實踐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注重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三進”實踐活動養(yǎng)成,又注重實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效果的檢驗與評價。《禮記》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蔽覀儾粦搶⒗碚搩H僅停留在已有的學理化的宏大敘事和一般性的概括,更要將其深入到生動活潑的建設實踐的過程與環(huán)節(jié)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機制的構建,最終落腳點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通過實踐轉化人的行為。不管是灌輸機制、融入機制還是實踐機制,同實踐活動都具有緊密聯(lián)系,因而必須大力探討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格局的建構和發(fā)展,要把實踐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的方方面面,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踐行、深入踐行和持續(xù)踐行的整體框架[9]。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36.

      [4] 張耀燦,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7.

      [6] [前蘇聯(lián)]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劉奇葆.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3-05(6).

      [8]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1).

      [9] 劉新庚.培育社會義核心價值觀的動力機制探索[A].劉書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50.

      猜你喜歡
      常態(tài)化三進方法論
      漢學方法論值得關注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2
      棋樂
      藏垢納污
      方法論視角下的制定法解釋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02
      跋山涉水 三進下黨——習近平同志“九到壽寧三進下黨”調研往事的回憶
      紅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8:54
      法本位的方法論闡釋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2
      UAF的方法論意義
      高校郭明義精神建設的常態(tài)化機制研究
      “三進”為載體 學知做雪鋒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石楼县| 台前县| 灵石县| 额尔古纳市| 樟树市| 桐庐县| 吴忠市| 衡阳市| 牡丹江市| 敦煌市| 盐亭县| 临潭县| 尚义县| 鄢陵县| 阳江市| 安达市| 寿阳县| 富川| 武汉市| 黔南| 彝良县| 焦作市| 沙河市| 丰城市| 郑州市| 襄樊市| 青神县| 海阳市| 石城县| 密云县| 寿宁县| 区。| 柳州市| 宁海县| 腾冲县| 霍林郭勒市| 彭州市| 太仆寺旗| 石嘴山市| 光山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