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峰
摘要:學困生是一類特殊的群體,是廣大教師需加以特別關注的弱勢群體,同樣它們也是制約學校教學質量的主要影響性因素。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定要獻出自己的愛心,通過激勵、引導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對學困生進行耐心的教導,這樣才能夠使得學困生得到成功地轉化。本文針對教師怎樣轉化學困生進行論述。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體驗;溝通
1 教師良好地個性可促進學困生良好個性的形成
1.1教師的事業(yè)心與責任感。教師的形象在無時無刻當中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身教勝于言教,學生每時每刻都會在監(jiān)督教師的過程中得到教育,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可促使學困生去慢慢地愛上學習。
1.2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教育者要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能力,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隨后可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來促使其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促使學生在其他方面都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此能力個性品質的表現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性的學習空間,形成學生獨特的個性,從而給學生素質的提高帶來積極的作用與影響。
1.3教師良好的習慣與修養(yǎng)。教師的審美素質對于提升學困生形成高品位的修養(yǎng)有著極大程度的影響,教師良好的習慣是審美素質的內在展現,是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素質結構、塑造完美形象的積極動力。
1.4教師充沛的精力。教師充沛的精力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長期的不斷堅持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養(yǎng)成優(yōu)質的個性,這樣才能夠有更多的學困生從中“解脫”出來,為了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發(fā)展,為實現學困生的順利成功轉化,教師個性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2鼓勵學困生揚起自信的風帆
教師要多多鼓勵、表揚廣大學困生,課堂中發(fā)言、參加討論的機會非常少,一些教師為能夠確保整堂課順利進行,往往會挑選一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這樣就會造成學困生誤認為課堂問題討論與自己無關,為此,教師在課堂討論當中一定要有一定的傾向性,多給學困生一些機會,熱情地邀請學困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課堂討論活動當中,進而促使大家得到更多機會的鍛煉。如果學困生回答問題存在錯誤,教師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幫他們去改正錯誤,并且要多多鼓勵他們能夠勇于回答問題,爭取下次能夠回答正確;當他們能夠很好地回答出相關問題的答案,教師要對其進行高度表揚,對學困生而言,盡可能地讓他們去做少一些的功課,這樣才能不斷地促使其功課質量得到明顯地提高,逐漸培養(yǎng)他們按時做作業(yè)的良好習慣。伴隨著學困生的不斷進步,他們的學習水平都會得到明顯地提高,隨后再將他們的功課數量恢復到與一般學生的相同水平。
3把閃光點送給學困生
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師生互動的重要陣地,但同樣亦是學困生最為發(fā)怵的地方。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與學生相見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利用生動的語言來感動學生,在處理學生問題上要做到一視同仁,用親和的態(tài)度讓廣大學困生能夠從內心里賠付,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可采取優(yōu)先性政策,多鼓勵學困生積極的思維,活躍地去回答教師課堂中提出的問題,為此,要為學困生創(chuàng)設更多回答問題的機會,讓學困生去做一些簡單容易的題目,教師要現場給出正確合理的評價,及時地給予表揚,促使學困生能夠感受到自己跟其他的同學是相同的,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fā)起學困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增強大家學習的興趣,升騰起學困生自信的信念,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更好地成績打下良好的根基。
4放下身段,尊重學困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自我意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標識,是進步的根本性動力,為此,教師一定要尊重學困生的人格,這樣才能慢慢地消除掉他們心中的疑慮,因學困生學習不是很好、紀律性非常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了冷落與歧視,通常在他們的內心都是非常心虛的,對外界十分敏感,從外表來看似乎有一層看似堅強的硬殼,可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與信任。為此,教師要嚴于律己,逐漸走出心理誤區(qū),尊重學困生的個人人格,像,斥責、批評、挖苦等都會給學困生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引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其實,這也是教師無能的一種真實體現。
5 賞識學困生的優(yōu)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詹姆斯發(fā)現,一個沒有受到任何激勵的人只能發(fā)揮自身30%左右的潛能,然而人在接受到激勵以后,其潛能卻能發(fā)揮9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學困生轉化的過程當中,激勵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才也?!痹趯W困生的身上縱使存在許多的缺點與不足,可是,即便是再差的學生其身上也會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所以,教師要學會賞識學困生的優(yōu)點,在恰當的時候給于表揚和鼓勵,以滿足他們的自尊心與心理需求,實現學困生的成功轉化。
6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通過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教學設計來激發(fā)起學生們學習的最大興趣,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樂于學習的積極氛圍。針對這些學困生需以表揚、鼓勵為主,把握好學困設備呢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與鼓勵。設計合理的課堂訓練,以促使學困生在課堂中真正地有問題要答、有事情要做,有更高的學習目標,同時,注意學困生學習的個性,經常與學困生來談談心,以促使師生之間的感情不斷升溫,給予學困生恰當的鼓勵,為他們制定可行性的學習目標,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成就感。
結束語: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學困生的轉化可以說意義重大。為此,教師不但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探究,更為關鍵的是研究教育,要知道,學困生轉化與培養(yǎng)優(yōu)等生是同等重要的。無論是學習正常的學生還是學困生,他們都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為此,需教師用心去挖掘、用心去灌溉,這樣學困生才能夠學有所成。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才能夠促使當前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性地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宇瓊.淺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J].呂梁教學學院學報.2011(6).
[2] 孟祥志.如何調整學困生的厭學心理[J].教育基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