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體學視角下《致英國人民之歌》與《致云雀》的對比研究

      2017-03-25 12:48:07吳開來樊娜邦旭雅
      知識窗·教師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文體學對比

      吳開來+樊娜+邦旭雅

      摘要:20世紀,文體學的興起,為文學評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視角,它主要以語言學理論為工具,分析文本中的語言功能和特點,進而闡釋文本的主題和深刻內涵。本文從語音、詞匯、句法和語義層面對比分析了雪萊的兩首詩歌《致英國人民之歌》和《致云雀》的文體特征及其藝術效果。

      關鍵詞:文體學 《致英國人民之歌》 《致云雀》 對比

      雪萊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擅長借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民主思想和反抗精神。1819年,雪萊創(chuàng)作的《致英國人民之歌》抨擊了統(tǒng)治階級,并鼓勵工人階級團結起來進行反抗。除了激進的戰(zhàn)斗思想之外,雪萊也崇尚大自然,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將自然鮮活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致云雀》就是雪萊借助云雀意象,于1820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抒情詩。

      文體學將語言學和文學批評結合起來,通過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加強了解、闡釋和賞析文學作品的主題及其美學效果。前景化理論是文體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它是指在文學語篇自身的范圍內,為了取得某種具體的效果,語言特征本身可以在語篇其余部分(從屬的)背景的襯托下得到突出或“強調”。因此,前景化理論對文學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詩歌分析具有重要價值。

      筆者選取雪萊的《致英國人民之歌》和《致云雀》為研究對象,采用文體學理論作為研究方法,對比分析了這兩首詩在語音、詞匯、句法和語義四個層面所展現(xiàn)的文體特征及藝術效果,旨在闡釋韻律、選詞和修辭對突出詩歌主題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語音層面

      《致英國人民之歌》全詩一共八節(jié),每節(jié)均由四行詩組成,押韻模式基本為A-A-B-B。詩歌最后一行用詞“sepulchre”結尾,使得整個押韻模式有所偏離,這一偏離有效地強調了語義。在詩中,詩人使用頭韻,賦予了詩歌強烈的節(jié)奏樂感,使整首詩讀起來更為流暢,同時凸顯了詞義和主題。如第一節(jié)中的“l(fā)ords”“l(fā)ay”和“l(fā)ow”押頭韻/l/音;第二詩節(jié)中的“drain”和“drink”押頭韻/dr/音;第八詩節(jié)中的“trace”和“tomb”押頭韻/t/音。

      和聲的使用效果和頭韻相似,賦予了詩歌很好的美學價值。如以不同的元音加相同的輔音結束的第三詩節(jié)中的“weapon”和“chain”,鼻音/n/是非響音,生動貼切地再現(xiàn)了武器、枷鎖和肉體碰撞的悶響;再如“what”和“it”在第四詩節(jié)中的使用,“but”和“l(fā)et”在第六詩節(jié)中的使用,以及 “l(fā)et”和“not”在第三詩節(jié)中的使用,它們不僅是單音節(jié),還以爆破音、清輔音/t/結束,營造出了動員群眾果斷做出選擇,誓死與剝削資本家抗爭到底的詩歌意境。半諧音的作用和頭韻大致相同,把有關的詞聯(lián)系起來,增加音樂美。如第二詩節(jié)中的“cradle”和“grave”都含有相同的雙元音/rei/;第八詩節(jié)中的“plough”和“hoe”以及第三詩行中的“weave”和“wing-sheet”含有相同的長元音/i:/。由此可見,長元音和雙元音的使用,能讓詩歌讀起來平緩沉靜,而短元音的使用讓詩歌讀起來短促沖動,從而達到了很好的音律效果。

      《致云雀》全詩一共二十一節(jié),每節(jié)含四短一長五個詩行,形式工整。從語音特征來看,揚抑格三音步是各詩節(jié)前四個短詩行的押韻格式,最后的長詩行發(fā)生了變化,押韻格式是抑揚格六音步。這種獨特的韻律形式,成功模仿并再現(xiàn)了云雀鳴叫時抑揚頓挫、尾聲悠長的特征。而縱觀全詩,每節(jié)詩都采用了A-B-A-B-B的押韻格式,使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回環(huán)往復的共鳴樂感。此外,詩人在用詞方面也采用了音韻手法,使全詩呈現(xiàn)出多聲部交響樂般的美感。以《致云雀》前五個詩節(jié)為例,詩人多處運用了押頭韻。如押/s/音的有第二節(jié)中的“sing”和“song”,第三節(jié)中的“sunken”和“sun”等;半諧音的運用多處可見,押/ai/音的有“fire”和“higher”;和聲的運用,有“that”和“it”、“float”和“heart”以及“melt”和“flight”等;還有重復押韻使用,如“higher”等。這些語音特征使得整首詩極富音韻美感。

      二、詞匯層面

      從詞匯特征看,《致英國人民之歌》的前景化主要表現(xiàn)為詞的重復使用??v觀全文,詩歌中出現(xiàn)了人稱代詞“ye”12次,它指代英格蘭人民,以及所有的讀者。同樣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your”在詩中也出現(xiàn)了12次,“你/你們”在詩中的頻繁使用,足以看出勞動人民在該詩中的主體性;詩中還重復出現(xiàn)了指示代詞“another”5次,動詞“forge”3次,以及名詞“toil”2次。這些詞匯的重復,不僅烘托了主題,還營造了詩歌鏗鏘的韻律美。

      《致云雀》選用的詞幾乎全部都是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的短小詞匯,讀之輕快、活潑、跳躍,如靈動的云雀蹦蹦跳跳、輕盈飛翔。這樣的音韻形式符合規(guī)范,且傳達了云雀動人叫聲,優(yōu)美地融合了內容與形式,展現(xiàn)了雪萊超凡脫俗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構思能力。

      三、句法層面

      《致英國人民之歌》中的句子短小易懂,采用的語法變異使該詩達到較好的前景化效果。如①省略句:詩歌中第四節(jié)第一行中的“have”是作為助動詞來使用,省略的動詞“got”,正好與下面詩句中的“buy”一詞相呼應,可以讓讀者了解到“換得”東西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勞作以及承受伴隨著的恐懼;②倒裝句:詩歌中多次出現(xiàn)把帶有定語從句的賓語置于動詞前面,從而形成倒裝句。如“The seed ye sow,another wears”這詩句既可以使整個語言達到音律優(yōu)美的效果,又可以使“The seed”“The wealth”和“The robes”等代表人們生產生活勞動成果的詞語在詩中起到強調作用;③祈使句:該詩頻繁使用祈使句,是為了增加號召的說服力,因對象(即主語)是第二人稱,所以常被省略。如整個第六詩節(jié):“Sow seed,-but let no tyrant reap”“ Find wealth,-let no impostor heap?!?

      在《致云雀》中,詩人也遵循了一貫風格,詩歌句子結構相對簡單,以短句為主,詩人在每四個短句后附上一個長句,使詩歌在形式上能夠模擬出云雀鳴叫的特點。短促的幾聲帶一長聲,使得詩歌在視覺上浮現(xiàn)出云雀的形象,最后的長句也有力地表達了強烈的感情。同時,還首詩歌的另一顯著特點就在第十三至十七詩節(jié)中連續(xù)的反問句式,它不僅改變了全詩的抒情語調,還通過對比,有力地突出了云雀無與倫比的美妙歌聲,更寫出了雪萊自身的美學理想和藝術抱負。

      四、語義層面

      在詩歌中,語義突出常與修辭手段相連。如比喻、暗喻、雙關等修辭手法的使用,使詩歌的語言偏離了常規(guī)的語言表達形式。在《致英國人民之歌》一詩中,語義突出體現(xiàn)在暗喻上,詩人對于不同的本體,其喻體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資本家的暗喻充滿了濃濃的貶義色彩,而對英格蘭人民的比喻則是褒義,這就很明顯地確立了詩人的政治立場。如第二詩節(jié)中,詩人將資本家比作“drones(雄蜂)”;第三詩節(jié)中將英格蘭人民比作“Bees(工蜂)”,這就形成了一種語義的對比。因為雄峰是靠寄生生存,這就好比是自身不勞動,卻處處壓榨勞動人民汗水的資本家,而“Bees”一詞會讓人聯(lián)想到“as busy as bees”,突出了勤勞、忙碌的語義,這恰好與英國勞動人民的特征十分符合。再如詩人將資本家比作第一詩節(jié)的“the lords”“tyrants”、 第六詩節(jié)的“impostor”“the idle”,使得暴君、江湖騙子、無所事事的人等形象也十分生動,完全是以貶義的色彩暗喻并揭露資本家坐享其成和無賴的實質特征。

      在《致云雀》中,詩人恰到好處的修辭,使詩歌語言優(yōu)美動人、行云流水,卻不顯做作夸張。詩歌巧用擬人,如詩歌第二行,用酣暢淋漓的樂音、不事雕琢的藝術,贊頌了云雀歌聲的動人與神圣,也表達了詩人的審美觀:詩歌是最快樂的、最高尚的心靈,在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刻的記錄。

      除此之外,把月亮、雨水和花擬人化,通過具象的視覺形象來描繪抽象的聽覺感受,別具匠心。第一節(jié)中的暗喻與倒裝,將云雀比作精靈,突出強調了意象的高貴精神;把云雀的歌聲比作降下的甘霖,襯托出其歌聲悅耳。隨后,詩人通過大量的明喻,如將直沖云霄的云雀比作似云的火焰,把云雀分別比作星星、利劍、詩人、少女、螢火蟲等,多角度、多方位地寫出了云雀的特質。

      矛盾修辭法的運用,如“pale”與“purple”的矛盾,凸顯了云雀或詩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復雜、矛盾尖銳,襯托出之后云雀展翅翱翔、化解沖突使命之偉大。

      “Thy skill to poet were, thou scorner of the ground!”使用了雙關,“ground”既可指真實世界中相對于天空的土地,又可指詩人心中相對于理想世界的現(xiàn)實世界。

      五、結語

      《致英國人民之歌》與《致云雀》兩首詩歌創(chuàng)作于不同的背景,暗含的情感也不同。通過以上文體特征的對比分析,兩首詩歌在音、形、意上的差異顯而易見。

      《致云雀》運用云雀的形象以及大量音韻、修辭手法,來夯實全詩明快昂揚的基調,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喚醒了人們對幸福的憧憬和追求。《致英國人民之歌》著重運用過分規(guī)則化和變異揭示了英格蘭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凸顯了反抗和斗爭這一激昂主題。但是只要細心觀察,我們仍可從兩首詩中找到共通之處。如在詩歌情感意義上,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蔑視一切黑暗勢力,追求自由和正義,在精、氣、神上默契十足;又如在文體特征上,詩歌韻律、選詞、修辭等都與詩歌主題密切相連,詩人依靠非凡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語言生動有力。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文體學對比
      騷·誄·賦:《芙蓉女兒誄》的文體學演進理路
      紅樓夢學刊(2021年2期)2021-07-28 06:46:38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從文體學視角研究英詩《為國捐軀》的反戰(zhàn)主題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影響腳斗士與跆拳道運動項目發(fā)展因素的對比分析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21:03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yè)的發(fā)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21:16
      淺議工程建設監(jiān)理與工程項目管理
      近期認知研究對戲劇文體學的啟示
      永川市| 吉隆县| 高邮市| 章丘市| 高邑县| 盱眙县| 石景山区| 新野县| 通城县| 大洼县| 鹤山市| 广平县| 临清市| 吴江市| 三门峡市| 玛沁县| 周口市| 华宁县| 蛟河市| 高邮市| 江达县| 改则县| 高雄市| 棋牌| 和静县| 迁安市| 密云县| 休宁县| 玉环县| 宜兴市| 兰西县| 建昌县| 新绛县| 元朗区| 太谷县| 东乡族自治县| 二手房| 会泽县| 岳阳县| 临城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