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寶應縣水泗小學 祁順成
話題為媒 寫作為引
——讓閱讀成為教師的成長力量源泉
□文/江蘇省寶應縣水泗小學 祁順成
“忙碌、茫然、盲目”是當下許多教師工作現(xiàn)狀的一種寫照。然而,如何真正走出“盲目地忙碌著,內心感到茫然”的格局呢?個人認為,用讀書引領教師奮發(fā),促進教師深思,從而使讀書成為教師拓展視野的有效手段,使讀書成為教師克服盲目跟風、科學施教的制勝法寶。
教師的一般性閱讀都帶有隨意性,很多都是泛泛的瀏覽,沒有主題,也沒有專業(yè)化的意識。以話題為媒,能規(guī)避教師閱讀的刻板與隨意,促使教師緊扣話題去搜集素材,查詢資料,在不自不覺中廣泛閱讀、學會閱讀。
如在青年教師的沙龍活動中,給教師們介紹《河南教育》2014年第2期的話題“在專業(yè)成長中如何保持不竭動力”,引發(fā)教師的熱議。沙龍成員盡力地尋找有關專題文章,閱讀相關的專業(yè)文章,有的還能埋頭研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道》《一位特級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之路》等專著,從這些大師們的論著中找尋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因為話題,促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去閱讀,并在研讀中聯(lián)系到自身的現(xiàn)狀,確立從閱讀中汲取養(yǎng)分的意識,并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逐步走向成熟。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是閱讀價值體現(xiàn)的真實寫照。閱讀不僅能拓展我們的視野,更能積淀底蘊,讓我們看得透,想得深。如從佛家偈語“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中感悟到當下素質教育的基本核心,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生命,都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未來。當我們要想方設法寫出這些感想時,就會在無形之中迫使我們去瀏覽有關的佛學經(jīng)典,去研讀素質教育中學生人性缺失教育等相關的文獻,以豐厚自己的感悟,讓自己的文字飽含新的活力、新的思想。
當寫一點當下社會教育亂象時,也許我們會從一則古老的俄羅斯寓言故事獲得啟迪,在閱讀的積累中生發(fā)出更多的聯(lián)想:貨車宛如教育中的學生,有一定的空間,需要填充進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但其本身并不完美,需要教育來完善;小馬就像學校教育,種種問題制約著它,直接影響著貨車的行駛;天鵝是指家庭教育,家長好高騖遠的念想(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讓教育的人性得到戕害;螃蟹則是社會教育,種種亂象,將孩子不斷浸染,最終變得“面目全非”。三方面的教育自行其道,難以形成合力,導致孩子的教育進入到左右為難、進退艱難的格局。通過對這則古老寓言故事的解讀,需要我們教師具備足夠的視野,也需要犀利的眼光去解剖教育亂象。我想這些一定會促使教師自覺地閱讀,也只有在閱讀中教師的思考才會更深刻,思想的高度才會大幅度的攀升。
用話題研討誘發(fā)閱讀,用寫作引發(fā)教師自覺閱讀,那我們的教師在閱讀中一定會走出精彩,走得更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