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見芬
摘 要:從陌生化的解讀——“點詞成金”;陌生化的積累——“點詞入庫”;陌生化的運用——“活詞入境”;陌生化的活動——“化詞入心”四個方面闡述了運用陌生化策略,喚醒和刺激學生詞語盤點的“新”感覺,提升教學實效的點滴思考。
關(guān)鍵詞:詞語盤點;陌生化策略;語文教學
對于“詞語盤點”的教學,“讀—抄—聽”是必不可少的三部曲,學生則在機械的讀、抄、聽中漸漸產(chǎn)生“審美疲勞”。要喚醒或刺激學生對詞語盤點的“新”感覺,“陌生化”可以說是有效的辦法之一。所謂語文教學中的“陌生化”其實就是將語文課堂中熟悉的陳舊變?yōu)槟吧男迈r,將意料之中變?yōu)橐饬现猓瑢⒊橄蟮恼J識變?yōu)榫唧w的視像,從而喚醒學生對“新”的敏感。那么,如何在詞語盤點教學中運用陌生化策略,讓詞語的學習也可讀可品、可誦可演、可觀可感、充滿趣味、全盤皆活呢?
一、陌生化的解讀——“點詞成金”
教師應當給自己熟悉的文本制造“陌生化”的效果,使自己永遠保持“第一次閱讀”的心理狀態(tài),從編者角度、教師的立場、學生的角度進行立體解讀。
站在編者的角度,明確《詞語盤點》的編排特點及功能。詞語盤點的內(nèi)容有兩類:一是讀讀寫寫,要求學生會讀、會寫、會運用;二是讀讀記記,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這是我們定位教學目標的依據(jù)。
站在教師的立場,全盤分析本組詞語盤點的特點。教師要全盤分析:本組哪些詞語是與單元主題有關(guān)的?構(gòu)詞有什么特色?典型的錯誤有哪些?可開發(fā)利用的資源有什么?學生呈現(xiàn)的詞語結(jié)構(gòu)如何?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要達到怎樣的目標?用什么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測最為有效?等,然后進行整合,不求全,但求精。
站在學生的角度,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真實起點。哪些詞語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不需要教?哪些詞語一知半解?哪些詞語要重點突破?教師要積極傾聽學生的心聲,投其所好,并了解學生的真實學情。
二、陌生化的積累——“點詞入庫”
“詞語盤點”詞匯量很大,以五年級上冊為例,每單元“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一般都在60個左右。如果能靈活地結(jié)合每一組盤點詞匯的特點,采用分類、辨析、關(guān)聯(lián)等方法開展積累詞語的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分類盤點
每一組詞語盤點中的詞語往往都能反映同一個主題,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分析構(gòu)詞特點,進行分類積累,如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品質(zhì)的;描寫花、草、樹、水的;結(jié)構(gòu)相同的詞語如:ABB式、AABB式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詞語等。
(二)新舊盤點
學生識記在腦子里的詞語,只有在不斷被提取、被喚醒時才有生命力。因此,我們在詞語盤點教學中,在注重新詞語積累的同時要想方設(shè)法為學生搭建新舊詞語關(guān)聯(lián)的平臺,盤活詞語儲備,滾動積累,不斷豐富重構(gòu)學生的詞語結(jié)構(gòu)體系。例如:從詞語盤點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者反義詞;寫出與詞語盤點中某些詞語結(jié)構(gòu)相同的詞語;詞語盤點中的詞讓你想起了哪些與之同類的詞語,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后,使盤點中的詞語真正進入學生的記憶之庫,起到復習提高的效果。
(三)動態(tài)盤點
要使“詞語盤點”有效化,我們完全可以進行陌生化的設(shè)計,把它滲入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進行教學。學習主題中的每篇課文前,讓學生根據(jù)詞語盤點里的重點詞語進行預習,讀讀寫寫,了解音形義,借助詞語進行質(zhì)疑;課中,巧用盤點中的詞語引入新課,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給予點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后,借助詞語復述課文、重點情節(jié),評價人物;在口語交際和習作中,嘗試運用詞語進行表達。
三、陌生化的運用——“活詞入境”
學生從理解詞語到運用詞語需要一個過程,常用的一個陌生化的策略,就是創(chuàng)設(shè)語境,讓學生在陌生化的語境中說話寫話、想象理解、遷移運用,用心靈去觸摸詞語的溫度。
(一)文本重構(gòu)
借助詞語盤點中的詞語,或復述課文中的某個重點情境,或評價人物的特點,或表達自己的觀點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將詞語納入到自己的語言體系中,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情節(jié)進行再次加工、組合,詞語被感知、理解、強化、運用,在體驗中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如,五年級下冊第五組詞語盤點中來自《草船借箭》一課的詞語就有很多,可引導學生運用這些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復述草船借箭的經(jīng)過,評價諸葛亮、魯肅、曹操、周瑜等人物。
(二)情鏡運用
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一組詞語盤點時,讓學生從“詞語盤點”中選擇詞語填空:
(1)這幾首詩我已經(jīng)背得( )。
(2)老師對我們( )的教導,我們( )。
(3)她可是個十足的小書迷,一讀起書來( )。正因為她愛讀書,所以寫的文章構(gòu)思( ),用詞也( ),讀后令人( )。
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運用詞匯的語境,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盤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語言積累,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選項、不同的角度,從而讓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三)想象理解
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教師要重視讓學生通過想象畫面來“復活”詞語的本來面目,進而點染詞語的亮度。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第八組詞語盤點中,我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展開想象,再把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描繪出來。有個同學對“花團錦簇”這個詞語所想象到的畫面的描述是這樣的:美麗的西湖邊,桃紅柳綠,一派生機。桃花開得十分茂盛,有的全開了,綻開美麗的笑臉;有的半開半合,羞羞答答;有的還是花骨朵,好像在你一眨眼的工夫就要開放。桃花有的一簇兩三朵;有的一簇四五朵,你挨著我,我擠著你,聚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好不熱鬧!
(四)鏈接生活
教師可以讓學生想想哪些詞語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的,聯(lián)系生活情境寫一段話、串編一個故事、創(chuàng)作一首詩等,在豐富的言語實踐中提升詞語的效度。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詞語盤點教學時,我選擇了詞語“擔憂、急切、懼怕、知趣、光顧、恐怕、充足、理由、毫不猶豫”,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寫話。學生憑借《竊讀記》中小英子真實獨特的經(jīng)歷紛紛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有的寫晚上躲在被窩里偷看父母不讓看的書的心驚膽戰(zhàn);有的寫趁父母外出偷玩電腦的不尋常經(jīng)歷;有的寫做了壞事后的忐忑不安;有的寫比賽前的驚慌不安……
四、陌生化的活動——“化詞入心”
在詞語盤點教學中,我們也完全可以一改往日的模式,多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給教學活動抹點色彩、加點調(diào)料,還詞語盤點一張嶄新而本真的臉。
(一)詞語大變身
游戲中學習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詞語大變身就是讓學生在游戲中理解詞語、內(nèi)化詞語。針對某個主題的詞語盤點,可以是一個學生用幾句話或一段話描述一個情境,其余同學猜一猜所描述的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還可以是一個同學比劃動作,其他同學根據(jù)畫面猜詞語。通過游戲把與詞語關(guān)聯(lián)的視像建立聯(lián)系,把詞語轉(zhuǎn)化為肢體表現(xiàn),使詞語在學生頭腦中的形象日益豐滿。
(二)身世大普查
通過各種手段對詞語進行補充、挖掘,使詞語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走進詞語的背后,來個“詞語身世大普查”。了解造字的巧妙,如“忐忑不安”;尋找背后的故事,如“負荊請罪”“完璧歸趙”;區(qū)別孿生兄弟,如“分辨”“分辯”的不同;探究一詞多義,如“包袱”“脊梁”,了解本意和比喻義;為詞語平反,如“衣衣不舍”“食全食美”等亂改成語的現(xiàn)象;巧手畫詞,如“花團錦簇”“眾星拱月”,用畫面來表示詞語的意思。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豐富詞語的意象、意味、意蘊。
(三)趣味聽寫屋
聽寫,可以由單純的教師讀詞、學生寫詞的單一模式轉(zhuǎn)變?yōu)槎牎⒀劭?、腦思、手寫等多感官參與的趣味聽寫,增強學生的聽辨能力,賦予聽寫新內(nèi)涵。可以根據(jù)老師給出的詞語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根據(jù)老師報出的詞語,寫出相應的近義詞或者反義詞;根據(jù)老師隨手繪出的簡筆畫寫詞語;根據(jù)老師動作神態(tài)的暗示寫出相應詞語;甚至可以讀一段話,讓學生根據(jù)情境聽寫詞語……還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聽寫、同桌互聽、小組聽寫。
參考文獻:
張祖慶.沉入詞語的“四度空間”:中高年級詞語教學新思維[J].黑龍江教育(小學文選),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