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嚴 艷
(陜西師范大學 旅游與環(huán)境學院, 西安 710062)
基于旅游涉入的深度休閑者旅游體驗研究
——以戶外運動旅游者為例
劉 暢,嚴 艷
(陜西師范大學 旅游與環(huán)境學院, 西安 710062)
以戶外運動旅游者為例,基于涉入理論對深度休閑者的旅游體驗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戶外運動旅游者體驗可以劃分為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暢爽體驗、情感體驗4個維度,旅游涉入包括吸引力、中心性、自我表現(xiàn)3個維度。研究結(jié)果表明:旅游涉入各維度與旅游體驗各維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貧w分析結(jié)果顯示:旅游涉入中僅有自我表現(xiàn)與旅游體驗各維度有顯著因果關(guān)系,吸引力與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情感體驗有顯著因果關(guān)系,中心性與社交體驗、暢爽體驗有顯著因果關(guān)系。
旅游體驗;旅游涉入;深度休閑
隨著人們的收入水平的增長與閑暇時間的增多,我國正逐步進入休閑社會的時代。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休閑觀念的不斷更新,又促使了新的休閑方式的誕生及快速發(fā)展。旅游作為一種重要的休閑方式,其模式也在發(fā)生變革。簡單的觀光活動經(jīng)常使旅游者感到無聊,越來越多人轉(zhuǎn)而投身更具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以期獲得更為深層的滿足感及存在感[1]。這種新興的“最佳休閑生活方式”就是Stebbins提出的深度休閑[2]。近幾年來,我國深度休閑活動的參與者日益增多,諸如集體登山、騎行、徒步等各種戶外運動旅游活動日漸興盛起來。
相較于隨性休閑,深度休閑要求參與者對于休閑活動在時間、金錢以及精力上有更多的付出,投入程度也更高。旅游涉入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參與者對于活動的投入程度。Havitz、Dimanche和Howard[3]認為,假使個人能依照自我興趣投入喜好活動,參與過程不僅會處于興奮、不受干擾、自由專注的狀態(tài),更能產(chǎn)生在情感、工作方面的積極態(tài)度,對參與者有持續(xù)的正面影響。可見,旅游涉入對旅游者的體驗以及忠誠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響。
目前,專門討論深度休閑活動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關(guān)系的文獻還不多見[4-8]。因此,借鑒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開展針對此問題的實證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豫北戶外運動旅游為背景,研究深度休閑活動參與者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在維度層次上的關(guān)系。
1.1 問卷設(shè)計
在查閱文獻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小規(guī)模的預(yù)調(diào)研,結(jié)合實際情況對測量指標進行一定的修訂,形成正式的調(diào)查問卷。問卷涉及兩部分:第1部分是對戶外運動旅游者個人情況的調(diào)查,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家庭結(jié)構(gòu)等;第2部分由旅游涉入以及旅游體驗2個潛變量構(gòu)成。旅游涉入量表借鑒McIntyre的EIS模型,由吸引性、中心性及自我表現(xiàn)度量。
戶外運動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但國內(nèi)外學者對其的理解都強調(diào)了參與體驗性,即通過參與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戶外運動旅游是戶外運動與旅游活動的結(jié)合,郭進輝[9]將其定義為人們以親身參與某項戶外休閑運動為旅游內(nèi)容的旅游行為。因此,戶外運動旅游不僅僅是一次游覽觀光,旅游者全身心投入活動之中所獲得的體驗,以及之后所獲得的自我認同和自我滿足感也是整個旅游體驗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以往學者的成果和戶外運動旅游的特點,并征詢相關(guān)專家的意見,本研究將戶外運動旅游中的旅游體驗劃分為4個維度: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暢爽體驗、情感體驗。
測量采用國際通用的李克特五級量表制,即1~5分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被調(diào)查者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1.2 數(shù)據(jù)收集
問卷采用網(wǎng)絡(luò)發(fā)放的方式。在2015-11-30—2015-12-15通過多個豫北地區(qū)戶外運動旅游QQ群發(fā)放問卷231份,回收221份,其中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95.7%。
2.1 人口統(tǒng)計特征
在本次調(diào)查所得的221個樣本中,男性占43.4%,女性占56.6%,女性比例稍高與男性。在年齡方面,31~45歲和46~55歲所占比例最高,分別為42.5%和42.1%,可看出31~55歲是參加戶外運動旅游的主要群體,說明在事業(yè)穩(wěn)定后,人們參加戶外休閑旅游的需求會更加旺盛。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專及本科的比例最高,占73.3%,碩士及以上學歷占4.5%,可以看出戶外運動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較高。職業(yè)方面,教師、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和政府公務(wù)員或相當于政府公務(wù)員所占比例最高,分別為22.6%、22.2%和22.2%,可見工作較為穩(wěn)定、有更多閑暇時間的人群更易成為戶外運動旅游的參與者。收入方面,月收入在1 500~3 500元和3 001~5 000元的受訪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別為54.3%和32.6%。綜合豫北地區(qū)居民整體收入水平來看,戶外旅游運動參與者收入水平屬于中等偏上。家庭結(jié)構(gòu)方面,88.2%的戶外運動旅游參與者已婚并育有子女。在已婚并育有子女的受訪者中,子女年齡在19歲及以上的占52.8%,子女年齡在10~18歲的占31.3%,顯示子女年齡較大、家庭壓力相對較小的人參與戶外運動旅游的比例更高。
2.2 信度分析
運用SPSS22.0對總量表、旅游涉入量表以及旅游體驗量表進行可靠性分析。其中總量表、旅游體驗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均大于0.9,旅游涉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大于0.8,說明問卷可信度較高。表1為基于 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的信度分析結(jié)果。
表1 基于 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的信度分析
2.3 效度分析
本研究利用Amos21.0對旅游涉入量表和旅游體驗量表分別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檢驗量表效度。旅游涉入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結(jié)果(表2)顯示:潛變量的因子載荷全部在0.7以上,在p<0.001水平下顯著;3個潛在變量的組合信度均大于0.7,平方差抽取值大于0.5,說明旅游涉入量表中的潛變量具有較高的構(gòu)念。
對旅游體驗量表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測量結(jié)果(表3)顯示:量表中潛變量因素負荷量絕大部分在0.7以上,在p<0.001水平下顯著。雖然E11因素負荷量為0.571,小于最低標準值0.7,但E11所在潛變量構(gòu)建信度為0.743 9,大于標準值0.7,平方差抽取值為0.496 3,接近標準值0.5,因此考慮將其保留。其他3個潛變量構(gòu)建信度均大于0.7,平方差抽取值大于0.5,說明旅游體驗量表具有較高構(gòu)念。
表2 旅游涉入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
表3 旅游體驗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
2.4 相關(guān)分析
本研究運用皮爾遜相關(guān)系數(shù)分析的方法,對旅游涉入中的3個潛變量(吸引力、中心性和自我表現(xiàn))和旅游體驗中的4個潛變量(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暢爽體驗營、情感體驗)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見表4。
從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旅游涉入3個維度與旅游體驗4個維度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guān)。
2.5 回歸分析
本研究運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對旅游涉入中的潛變量(吸引力、中心性和自我表現(xiàn))與旅游體驗中的潛變量(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暢爽體驗和情感體驗)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進行驗證,分析結(jié)果見表5。
表4 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注:**表示在0.01水平(雙側(cè))上顯著相關(guān)。
表5 旅游涉入對旅游體驗的回歸分析摘要
續(xù)表(表5)
由表5可知:旅游涉入對游覽體驗的回歸模型具有顯著的解釋力(F=64.595,p<0.000),總變異量的36.6%可以被回歸方程解釋。在因變量中,中心性與游覽體驗的因果關(guān)系不顯著,將此項剔除。自我表現(xiàn)和吸引力的系數(shù)分別為0.391和0.282。旅游涉入對社交體驗的回歸模型具有顯著的解釋力(F=50.779,p<0.000),總變異量的40.4%可以被回歸方程解釋。自我表現(xiàn)、中心性和吸引力的系數(shù)分別為0.360、0.203和0.161。旅游涉入對暢爽體驗的回歸模型具有顯著的解釋力(F=46.317,p<0.000),總變異量的29.2%可以被回歸方程解釋。因變量中吸引力與暢爽體驗的因果關(guān)系不顯著,將此項剔除。自我表現(xiàn)和中心性的系數(shù)分別為0.340和0.250。旅游涉入對游覽體驗的回歸模型具有顯著的解釋力(F=96.270,p<0.000),總變異量的46.4%可以被回歸方程解釋。在因變量中,吸引力與情感體驗的因果關(guān)系不顯著,將此項剔除。自我表現(xiàn)和吸引力的系數(shù)分別為0.434和0.323。
2.6 人口統(tǒng)計特征對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的影響
根據(jù)戶外運動旅游參與者的人口統(tǒng)計特征(如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月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結(jié)構(gòu)),對旅游涉入中的潛變量(吸引力、中心性、自我表現(xiàn))以及旅游體驗中的潛變量(游覽體驗、社交體驗、暢爽體驗、情感體驗)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下:
不同性別的戶外旅游運動參與者在暢爽體驗方面有顯著差異,相對而言女性更容易獲得暢爽體驗,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對于活動的專注程度更高,并且相較于男性而言更加感性,因此對于暢爽體驗的感知程度也越高。已有伴侶但無子女的戶外運動旅游參與者,在旅游涉入中的潛變量吸引力及自我表現(xiàn)和旅游體驗中的潛變量游覽體驗和社交體驗上,顯著低于單身群體和已婚并育有子女的群體,其原因可能在于這種類型的戶外運動旅游參與者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伴侶身上,其他類型的休閑生活也比較豐富,因此對戶外運動旅游的涉入程度不高,從而導致了游覽體驗和社交體驗的感知程度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調(diào)查中已有伴侶且無子女的受訪者只有10位,因此反映出的結(jié)果也可能是由抽樣誤差導致的。另外,不同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月收入水平的戶外運動旅游參與者,在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各潛變量上沒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從維度的層面討論了深度休閑者旅游涉入和旅游體驗的關(guān)系。研究結(jié)果顯示:旅游涉入各維度與旅游體驗各維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性,可見旅游涉入對旅游體驗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反映了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越高,其在旅游活動中獲得的體驗也會更好。
旅游涉入中的自我表現(xiàn)維度是唯一對旅游體驗各維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的維度,即當旅游者將戶外運動旅游作為一種提升自身形象的活動時,其獲得的旅游體驗也會相應(yīng)較好,其原因可能與旅游體驗的本質(zhì)有關(guān)。Mac Cannell認為,旅游是一種追求本真的過程。眾多學者對旅游的本真性進行了進一步探討。WANG N[10]從3個層面對本真性進行闡釋,指出本真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即為旅游者通過旅游活動尋找到本真自我,而旅游活動中的客體是否真實并不是他們所關(guān)心的。由此可見,對于注重體驗的旅游者而言,對于自我的追求與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旅游者在自我表現(xiàn)方面感知較強,在戶外運動旅游中可以找尋到真正的自我,并希望通過旅游活動提升自身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旅游者對旅游體驗最為根本的需求。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自我表現(xiàn)對旅游體驗各維度的正向影響。
[1] LU L,ARGYLE M.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J].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1994(10):89-96.
[2] STEBBINS R A.Optimal leisure lifestyle:Combining serious and casual leisure for personal well-being[C]//Cabeza M C,Leis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Proposals for the 6thWorld Leisure Congress.Bilbao:University of Deusto,2000:101-107.
[3] DIMANCHE F,HAVITZ M E,HOWARD D R.Testing the involvement profile scale in the context of secreted recreational and touristy activitie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1,23:51-66.
[4] 李恒云,龍江智,程雙雙.基于博物館情境下的旅游涉入對游客游后行為意向的影響——旅游體驗質(zhì)量的中介作用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3):54-63.
LI Hengyun,LONG Jiangzhi,CHENG Shuangshuang.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ourist Involvement on Post-Tour Behavior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 Museums’ Situation:Mediating Effect of Tourist Experience Qual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12(3):54-63.
[5] 鄭天明,曹勝雄,陳美存.認真性休閑與心流體驗之關(guān)系:情境涉入的中介與調(diào)節(jié)角色[J].戶外游憩研究,2015,28(2):51-74.
CHENG Tienming,CAO Shengxiong,CHEN Meicun.Serious Leisure and Flow Experience: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Situational Involvement[J].Journal of Outdoor Recreation Study,2015,28(2):51-74.
[6] CHEN Y C,LI R H,CHEN S H.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 Leisure Motivation,Leisure Involvement,and Leisure Satisfactio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1187-1199.
[7] 余勇,田金霞.騎乘者休閑涉入 、休閑效益與幸福感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研究——以肇慶星湖自行車綠道為例[J].旅游學刊,2013(2):67-76.
YU Yong,TIAN Jinxia.A Research on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among Leisure Involvement,Leisure Benefits and Sense of Happiness for Bicycle Riders:A Case Study of Bikeway Green Corridor Circling Star Lake in Zhaoqing[J].Tourism Tribune,2013(2):67-76.
[8] 雷文谷,宋威穎,張涵筑,等.淡水金色水岸自行車道使用者涉入程度、遊憩體驗與場地依戀之研究[J].人文暨社會科學,2009,5(1):67-81.
LEI Wengu,SONG Weiying,ZHANG Hanzhu,et al.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nvolvement Levels of Bikers on the Danshui Golden Shore Bike Path,Tourism Experience,and Location Dependency[J].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9,5(1):67-81.
[9] 郭進輝.我國戶外運動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評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5):54-57.
GUO Jinhui.An Introduction to China Outdoor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08(5):54-57.
[10]WANG Ni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責任編輯 劉 舸)
Study on Tourist Experience of Outdoor Tourism Based on Involvement Theory: Taking Outdoor Tourism for an Example
LIU Chang, YAN Yan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This study takes outdoor tourism for example to analyzes serious leisure participants’ tourism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involvement theory. Result confirmed that the tourist experience of outdoor tourism is composed of 4 components, namely sightseeing experience, social experience, flow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Tourist involvement is composed of 3 components, namely attraction, centrality and self-expression. Tourist involvement and tourist experience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self-expression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all the components in tourism experience. Attraction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sightseeing experience, social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Centrality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social experience and flow experience.
tourist experience; tourist involvement; serious leisure
2016-12-2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1571174)
劉暢(1992—),女(回族),河南濮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旅游規(guī)劃與管理研究,E-mail:464162177@qq.com;通訊作者 嚴艷( 1968—),女,陜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管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
劉暢,嚴艷.基于旅游涉入的深度休閑者旅游體驗研究——以戶外運動旅游者為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7(3):165-170.
format:LIU Chang, YAN Yan.Study on Tourist Experience of Outdoor Tourism Based on Involvement Theory:Taking Outdoor Tourism for an Exampl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17(3):165-170.
10.3969/j.issn.1674-8425(z).2017.03.025
O21;F590
A
1674-8425(2017)03-01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