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沛楓 黃江鳴
摘要:包豪斯(源于德語Bauhaus,指代房屋建筑),包豪斯設計學院是由格羅皮烏斯為代表的一批當時稱為先鋒藝術家創(chuàng)辦的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校,同時包豪斯設計學院在當時的創(chuàng)立是具有現代意義的。它的出現在藝術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標志著現代設計真正意義上的誕生。我國的設計教育起步晚,發(fā)展較為落后,因此包豪斯的教學模式對我國來說極具借鑒意義。
關鍵詞:包豪斯 現代設計 教學模式 中國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2-0157-03
包豪斯設計學院位于德國魏瑪市,是世界上第一所為了發(fā)展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設計學院,它的建立正式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直到今天,包豪斯學院的設計理念仍舊對現代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包豪斯的起源
(一)包豪斯設計學院創(chuàng)辦背景
在工業(yè)革命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用于交易的商品的生產主要靠以手工工藝為主的勞動力來進行生產,生產之前并沒有進行單獨的設計,當時也沒有清晰地設計概念,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工業(yè)革命到來后,大量的機器取代了人工,一部分負責操作機器的工人并不具備之前手工藝人的手藝,因此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便可以從生產中獨立了出來,并逐漸開始發(fā)展壯大。然而在隨后的設計生產中,生產和設計漸漸偏離。一方面,工廠主和技術人員只關注產品的設計過程、產量以及成本等經濟因素,另一方面,當時的設計師則過多的關注產品的美感,而且對百姓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工業(yè)產品并不感興趣。因此,在當時生產和設計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為了解決當時日趨突出的藝術與技術之間的矛盾,曾先后出現了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和裝飾藝術運動等進步思想,這些運動在當時來講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這些運動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其核心的思想都是反對工業(yè)化,反對現代文明,對于工業(yè)革命的到來采取的是逃避、抵觸的態(tài)度,并不具有進步意義,同時也不能完全的解決設計和生產之間的矛盾?,F代設計主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凸顯出來的,這一設計理念的主要代表人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和一批先鋒藝術家們在當時決定創(chuàng)辦一所旨在發(fā)展現代設計教育的學院——包豪斯學院。
(二)創(chuàng)辦宗旨和理念
包豪斯學院的辦學歷程只有短短的14年,然而這14年歷程卻相當曲折,經歷了德國一戰(zhàn)戰(zhàn)敗以及法西斯上臺,歷史環(huán)境相當復雜,包豪斯學院也先后兩次易址,格羅皮烏斯,信奉共產主義的漢斯和信奉實用主義的米斯·凡·德羅都曾擔任過包豪斯學院的校長。包豪斯的浪漫主義,漢斯的政治抱負,德羅的嚴謹態(tài)度使得包豪斯學院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以及當時時代的印記。
包豪斯的辦學宗旨是培養(yǎng)未來社會的建造者。包豪斯認為,這些未來社會的建造者兼具發(fā)現工業(yè)時代所需的嗅覺,同時又可以充分運用包豪斯的設計理念,最終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高度發(fā)展的新世界。包豪斯的設計理念重點強調“藝術與技術的統一”。他認為工業(yè)產品的使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并不是沒有聯系的,二者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關系是可以兼得的。包豪斯學院更是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優(yōu)秀的產品必須是藝術設計和工藝制作完美結合的”。毫不夸張地講,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觀點開啟了現代設計的大門。
包豪斯的辦學宗旨和設計理念在當時來講是獨樹一幟的,對現代主義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在時間范圍內的推廣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課程設計和師資建設
為了進一步傳播“技術與藝術相統一”的包豪斯精神,包豪斯學院開設了多門課程,主要包括基礎課程、專業(yè)設計課程、理論課程等。這些課程的設置給學生的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可以視為現在設計課程的雛形。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設計院校都擁有包豪斯教育體系的相關課程,如三大構成等。
包豪斯作為現代設計教育的開拓者,其所創(chuàng)立的開創(chuàng)性的課程與其強大的師資力量不可分離。眾多設計先鋒們都在探索現代設計主義的教育道路上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這些大師們有首創(chuàng)了現代設計教育基礎課程的瑞士畫家伊頓;將設計視為一種社會活動和勞動過程的匈牙利藝術家納吉;德國表現主義大師保羅;俄國抽象主義先去康定斯基等等,可謂是人才濟濟。
二、包豪斯教育體系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包豪斯教育體系對現代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第一,包豪斯思想首次提出了集體工作的方式,該工作方式的出現有效的打擊了之前的藝術教育個人的方式,人們漸漸的放棄了之前藝術教育的個人方式,開始不斷追求集體方式,這種集體方式也對后來的企業(yè)集體辦公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在包豪斯理念之前,人們對于藝術設計僅僅停留在了美觀的外形上面,而沒有關注使用價值,包豪斯很好的將外觀和實用相結合,為現代設計理念奠定了基礎。
第二,包豪斯重視培養(yǎng)人才,注重科學指導實踐。包豪斯在學校中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工作室,并請當時許多有名的藝術家參加到工作室的工作中來,引導學生通過科學來指導實踐。這樣注重科學和人才的重要性,為現代藝術重視人才,重視科學指導實踐奠定了基礎。包豪斯培養(yǎng)了相當一部分既懂得傳統工藝,又懂得結合現代工業(yè)生產的人才,這批人才的出現在當時形成了一種適合大機器生產方式的風格,將當時的工業(yè)產品的設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包豪斯打破了傳統的學院式美術教育框架,1920年色彩專家約伊藤創(chuàng)立預科,這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在此之前并沒有所謂的基礎課。預科創(chuàng)辦后學院可以更好的階段性進步,直到現在還影響著現代設計教育。在包豪斯教育體系沒有創(chuàng)辦之前,人們對于藝術教育的思想并沒有形成有效的理論,大多數藝術教育思想都是自由化的,沒有統一的標準。包豪斯思想的誕生,開始漸漸的強調了藝術教育的標準化。立足于科學基礎上的新的教育體系同時也是包豪斯理論強調的重點,通過理論提出,將科學性的、邏輯的工作方式和實踐相結合。人們漸漸的開始將自由型的藝術教育體系轉變成為標準化的教育體系。
三、包豪斯教育體系對我國設計教育的影響
(一)我國設計教育的現狀
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近幾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制造業(yè)的欣欣向榮,人們對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就引發(fā)了設計人員市場的急速升溫,各高校的藝術設計教育也隨之大幅擴張。然而在一片繁榮的背后,我國當前藝術設計教育的真實現狀卻是令人擔憂的。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的高校其實都不清楚現代設計教育的真正方式。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所高校都有能力培養(yǎng)出合格的設計人才。結合我國之前高校擴招的大背景,我國藝術設計教育一片混亂,主要體現在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管理混亂、學生整體素質下降等方面。這些問題的根源是我們的高校缺乏藝術設計的底蘊,缺乏藝術設計教育的基礎,因此導致了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混亂等種種現象,進一步影響了我們的教學質量。
(二)包豪斯教育體系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影響和學習價值
包豪斯教育體系除了在課程設置、辦學理念外,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第一,重新審視辦學目的。包豪斯學院的辦學目的就是為了向新世界輸送優(yōu)秀的設計人才。我們的高校也要端正我們的辦學目的,不能以功利的、投機的目的參與我們的辦學。開設設計專業(yè)就是為了向社會輸送優(yōu)秀的設計人才,而非在擴招的背景下大肆斂財。包豪斯學院在社會如此動蕩的背景下都可以堅守自己的辦學宗旨,當今我們處于和平安定的環(huán)境下,更應該堅定自己的辦學宗旨不動搖。包豪斯的這種情懷,是包豪斯最值得當下中國高校借鑒的一點。
第二,做好基礎,多加實踐。雖然我國大多數高校都沿用了以包豪斯三大構成為核心的基礎設計教育體系,但卻漸漸忽視了對基礎和實踐的要求。優(yōu)秀的設計往往來源于對形體、色彩、材質等基礎因素的準確把握。至于多數的電腦設計軟件只是我們實現優(yōu)秀設計的手段而已,我國高校學生往往基礎不實,直接運用電腦軟件進行建模設計,忽視動手實踐,使得最后產生了多數看似優(yōu)秀,實際難以實踐成型的方案。同時許多畢業(yè)生參加工作后實踐能力都很差,往往都是紙上談兵,眼高手低。重視基礎和實踐是包豪斯核心理念之一,然而我們并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
第三,科學排課,突出重點。由于時代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包豪斯當時創(chuàng)辦的許多課程現在已經沒有了實用價值,然而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每一門課程都是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所精挑細選下來的,在最大的程度上對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由于我們是發(fā)展中國家,設計起步晚,設計教育水平不高,因此我們需要向一些先進國家學習設計教學經驗,然而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并不適合我們國情的教學方法和課程也被照搬了進來,這些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實際意義,這樣不僅浪費了我們的教學精力和資源,同時也會加劇學生們的迷茫和懷疑的心理。包豪斯開設自己的課程時會仔細篩選論證,我們建立自己的設計教育體系時也應當充分結合自己的實際條件,多次對比論證,科學排課,有的放矢。
四、結語
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從事設計教育的學院,包豪斯所創(chuàng)立的現代設計的教育理念,在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當代的設計領域已經開始呈現了多元化的趨勢,伴隨著涉及審美的多樣性,包豪斯的設計風格已經不再和以前一樣是設計精神的統治者。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漸漸的由矛盾走向包容,現代設計的風格正慢慢走向多元化、包容性。然而多元化和包容性并不是意味著民族特點的消失,是要設計師們在借鑒傳統的時候要懂得接受多元文化,不能被時代所拋棄,要做到與時俱進。我國的設計教育還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我們應當正視自己的不足,懂得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教育教學,大力發(fā)展現代設計教育,早日將我國從制造業(yè)大國轉變?yōu)樵O計大國。未來的中國藝術設計一定是在具有世界性的同時兼顧民族性的,創(chuàng)新化的設計比單一化的設計更為重要。包豪斯精神理念不僅給我們的現代設計帶來了突出的貢獻,更是留給我們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將會一直激勵著我們,開創(chuàng)更加優(yōu)秀獨特的設計道路。在以后的設計中,我們要將包豪斯教育理論和當代設計思想相結合,讓中國的設計早日跟上國際的步伐,兼具民族和多元兩種特性。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134-169.
[2]王啟瑞.包豪斯基礎教育解析[D].天津:天津大學建筑學院,2013年.
[3]李渝.包豪斯基礎課教育體系分析于中國設計教育的再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08).
[4]楊會娟.包豪斯課程設置[J].藝海,2015,(06).
[5]董慧明.膨脹與退化——中國設計教育當代危機[J].裝飾,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