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澤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組的引導、組織者,更是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實施者。班主任對于構建和諧、團結的班集體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分析了小學班主任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對當前德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以案例作為著手點,分析了德育工作開展的實踐要點。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一個人想要在這個社會上有更好、更長遠的發(fā)展,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品性修養(yǎng),由此可見德育是人們需要一直關注的問題。而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學生的“靈魂改造”就顯得更加重要。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家庭走入社會的關鍵時間,更是形成三觀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接受思想德育教育極為重要,甚至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小學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的根本。并且伴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德育工作更是被放在首要位置。而班主任作為小學生直接的引導者,對于小學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學習生涯的第一個人生導師,對于德育工作的加強可以助力于小學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為未來社會發(fā)展打下基礎。
二、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1.過于重視“分數”
當前,很多班主任都過于重視學生的教學業(yè)績,對于德育工作不重視。再加上現有的社會競爭壓力極大,家長對于孩子的成績也抱有極大的期望。在班與班間、班級內部間相互攀比的情況極越來越嚴重,而且這也在無形之中加大班主任壓力,導致教師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教學中,努力讓學生學習,在考試時只有分數漂亮即可。而這樣的教師思維是錯誤的、
2.師生間缺少交流
很多小學生都比較害怕教師,教師有時又過于“威嚴”,導致兩者缺少感情方面的交流,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嚴重阻礙。當前,因為社會不斷變化,網絡信息的發(fā)展讓人和人間的真實交流變得淡然,而且小學生控制力比較差、自尊心強,再加上對班主任有害怕心理,因此會在某種程度上故意疏遠班主任,班主任又無法和學生及時開展情感上的交流,由此制約了德育工作的開展。
三、案例分析
XX班上有一個令老師頭痛的學生。這位學生好動,學習散漫,有著嚴重的逆反心理,在班里是有名的“搗亂學生”。只要班里有不好的事發(fā)生,總有他的身影。很多老師都對他做了教育,該批評的批評,該教育的教育,但是卻沒有起效,這位學生仍然我行我素,專和教師對著做。于是班主任在對其教育批評沒用后,采用的是“冷處理”,本以為戰(zhàn)勝了他,沒想到他做越越來越過分。而為了轉變這位學生,教師專門進行了家訪,了解到這位學生是一個單親家庭,他和母親兩人生活,之后母親再婚,他與繼父不合,只好和外公外婆一起住。因為缺少父母的家,他對家人極不配合,在校沒朋友,在家不聽話。
根據這位同學的表現,結合德育工作知識,他的特點在于控制力不足、意志薄弱,對事敏感、抗拒。不喜歡和別人交流,社交能力弱,缺少家庭、家人的關心,沒有安全感,不相信他人。這樣的心理特點讓學生無法學什么都沒有作興趣,不相信他人,對與人交流沒有技巧,不知道如何和他人溝通,性格比較偏執(zhí),不配合教師的幫助。
四、基于案例的轉化策略
1.用愛感動,消除對抗情緒
班主任利用課后的時間陪著這位同學聊天,也他談心。一開始他還是抗拒的,經常躲閃,在眼中充滿了戒備,問十句可能才說一句,有時候干脆用沉默來回答老師。但班主任沒有放棄,只要告訴他,和他聊天只是談心,并不是批評或是責備他,讓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同時,給他一張白紙,讓他自己認真審視自己,羅列出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讓個學會思考。慢慢地他自己也發(fā)現了自己的優(yōu)點很少,卻存在很多不對的地方。于是班主任和他一點一點分析,告訴他有時候他的行為會給別人造成多大的麻煩。他也聽的認真,慢慢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是真心的好,是關心、愛護他的。于是他和老師間的話題越來越多,慢慢改變了自己的壞習慣。
2.激發(fā)內心,找到閃光點,增加自信心
任何人都希望可以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對于有問題的學生更是要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可以自信。在日常的學習中,班主任利用課后時間幫他補習,讓他的成績有所提升。有一次考試,他雖然只考了58分,但班主任仔細分析他的試卷,發(fā)現很多地方是因為粗心所造成的,如果再細心點可以得到70分,于是直接給他打成70分,并且告訴他,這是他的實力,這次的12分算是欠老師的,下次要他自己用努力補回來。這樣的一種期待效應讓他更加努力學習,慢慢的成績也有了提升,在學習方便有了信心,可以一直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
3.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班主任還采用了很多其他的方法,如對他進行“我可以的!我很棒”的心理暗示,讓他增加自信。并且多表揚、少責備。讓家庭與學校雙方做好配合,形成能力合作。也讓班主的同學主動和他做朋友,構建和諧、溫暖的集體環(huán)境,讓他可以切切實實感受到愛。
4.轉化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德育工作轉化,這位同學改變了,再沒有和其他同學發(fā)生吵架或是打架的事情。各個科目的老師也都轉變了對他的看法,也越來越喜歡這位同學。同學們也主動和他做朋友,他也有了要好的同學,在他的臉上也可以看到了幸福的笑容。并且在學校里,他學會了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在家里也不再對自己的家人亂發(fā)脾氣,而是為家人分憂。遇到問題時,他主動會找班主任談心,變得喜歡學習。上課時更能集中注意力,不再課堂上搗亂了,成績有了極大的提升,并且早已將12分還給了老師。
五、結語
綜上,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階段,這一時間的教育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對其的一生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德育教育,要用愛灌溉學生,要對他們付出耐心。要知道,德育工作任務任重而道遠,每一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要學會總結、思考,要選擇科學及合理的教育方式開展德育教育,全方位提升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商文敏.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83.
[2]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
[3]鐘迪.關于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5,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