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歡
[摘要] 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有效閱讀的重要性,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幾點有效閱讀的教學策略,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有效性
【分類號】G623.23
隨著近年閱讀活動廣受社會與教育單位重視,教師被賦予高度期待能夠教會孩子閱讀,研究者認為除了討論閱讀教學外,仍需進一步探究實施教學者─教師的閱讀教學信念。閱讀是指讀者從文章中推論視覺信息,理解文章意義,必要時重新建構(gòu)作者主旨,以獲取信息的歷程。閱讀是學習的關(guān)鍵基礎(chǔ),學生的閱讀流暢程度與閱讀成就表現(xiàn),影響著個體是否能在學校教育中成功學習。閱讀與寫作同樣是動態(tài)且建構(gòu)性的歷程,作者在寫作時把自己的概念融入文章中,讀者在閱讀時則運用自己的價值觀與經(jīng)驗,來理解和建構(gòu)自己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有效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在學習的歷程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閱讀不但提升個體的語文能?,更是獲取知識、學科學習的基礎(chǔ),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更能增進學習者的閱讀動機,并拓展其生活經(jīng)驗與視野。如此一來,個體即使脫離求學階段,仍會主動從事閱讀,通過閱讀持續(xù)學習、成長。因此,在目前這個強調(diào),閱讀除了幫助學習,也在人的情緒上提供放松或抒發(fā)的管道,就廣泛的個人發(fā)展中,也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們的心靈層次。閱讀決定思想、思想決定?動,再經(jīng)過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產(chǎn)生后,成為了命運的方向,面對一個知識日新月?、價值混亂不明的時代,閱讀能夠啟迪我們的心智,讓知識充盈、讓感情釋放,帶領(lǐng)我們跨越時空、縱橫古今,給予我們心靈的廣度、智慧的高度。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因此難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教師預設(shè)之外的情況。
二、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
(一)強化閱讀的班級氛圍與環(huán)境
班級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心之一,個體不可避免得受到班級團體的影響與支配。班級閱讀資源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其中包含教室的藏書量、書籍內(nèi)容合宜性、更新?與陳列方式等,甚至與班級圖書角的位置、布置均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也?是影響學生是否親近書籍、班級閱讀環(huán)境能否有效發(fā)揮作用的因素。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分別讀出小壁虎、壁虎媽媽、小魚、黃牛、燕子等角色的恰當語氣,在讀之前需要適當提示:“小壁虎”要讀出借尾巴時懇求的語氣和看到新尾巴時驚喜的語氣;“小魚”、“黃牛”、“燕子”要讀出不能借尾巴的不同語氣。學生結(jié)合課文的具體語境,通過反復朗讀,能夠提高朗讀能力,增強語感,更好地品味童話語言的形式美與情感美,使其在讀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加強同學間的學習
學生的心目中最佳的閱讀伙伴是朋友。同學互動越高的學生,其閱讀?為越佳,且在班級閱讀環(huán)境各層面中,以同學互動情形是否?好,對閱讀行為的影響力最大。在學校閱讀環(huán)境中,同學互動與閱讀動機為其它所有變項當中最高度正相關(guān)。此現(xiàn)象在越高的年級,則有越發(fā)明顯的趨勢。同學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想當然耳,與同學的閱讀討論能使學生得到閱讀上的響應,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因而更愿意從事閱讀活動,對其閱讀?為與動機均有正面的影響,且能促進班級閱讀氣氛。在觀察模仿與班級閱讀氣氛的影響下,學生的閱讀行為能夠呈現(xiàn)熱絡(luò)的良性循環(huán)。為了使學生更真切地體會童話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或情境代入的方式,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想象文本中不同角色的內(nèi)心感受。
(三)教師要展現(xiàn)自身對閱讀的喜愛和熱情
教師角色對學生的閱讀有顯著性的影響,因此教師角色應是環(huán)境安排提供者、活動贊助推動者。教師如果能展現(xiàn)自身對閱讀的喜愛和熱情,不斷鼓勵、支持并引導學生,搭配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班級氣氛的營造、閱讀資源的提供等,則學生自然會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甚至持續(xù)終身閱讀。無論是融入課程的形式或提供空白時間讓學生自由運用在閱讀上,均是培養(yǎng)個體閱讀動機與提高個體閱讀行為上必要的一環(huán)?!缎÷吨椤愤@篇課文有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有很多詞組,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的感受,不斷地引導學生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性的品味以及情感的投入,抓住課文中重要的幾個點,沿著“字——詞組——句子”的順序,由淺入深,逐層遞進地感受文本的情感。
總之,閱讀是以個人知識與理解為基礎(chǔ)、以圖書資料為媒介的充實個人生活以及形成適應社會人格的活動;不但能擴充個人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個體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奠定兒童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兒童閱讀品德、建立兒童閱讀方法以及落實兒童閱讀效果為閱讀指導的意義。如果能在個體小學階段,甚至是幼兒園時期,給予閱讀指導、建立閱讀習慣,將有助于把閱讀變成給予個體快樂和滿足的休閑活動。從小對兒童說故事,有助于增強其語言學習、激勵其閱讀行為與激發(fā)其想象、創(chuàng)造力等。因此,閱讀可說是個體從小生活的一部分。閱讀作品的展開創(chuàng)造,對于人類而言,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生活形式。甚至,通過閱讀刺激大腦、累積知識、培養(yǎng)獨立判斷能力,也能改變個人的氣質(zhì),使視野變得更寬廣。
參考文獻:
[1] 張華,談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J],新疆教育,2013.04.
[2]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徐敏秀,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7.
[4] 劉欣,試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J],語文天地,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