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華
摘要:作文教學一直讓語文教師感到——想說愛你不容易。如何打破這個瓶頸,讓習作教學更為有效,讓學生的作文水平穩(wěn)步提升呢?筆者在實踐中嘗試以主題式群文閱讀進行閱讀教學,以群文中分析提煉出來的“求同比異”的要點作為習作理論基礎,以生活中的觀察體驗為習作素材,遷移整合進行作文教學,從“明示主題——閱讀概括——精彩賞析——作文教學”四個步驟逐漸實施,達成教學目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習作時的主體能動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與習作水平。
關鍵詞:主題;群文閱讀;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057
一、探究背景
自2010年5月溫州首屆“課改領航會”至今,從首屆的“整理課”項,第二屆的“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第三屆的“區(qū)域性農(nóng)村學校教學常規(guī)建設”,第四屆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第五屆的“立足常規(guī)落實的教與學活動設計”和“基于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探究教學”,到第六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shù)學評價改革”“新常規(guī)·新評價”,可見課改從關注“三維目標”到關注學習要素和學習規(guī)律,再到堅持學生發(fā)展,漸漸形成了“以生為本、學為中心、能力比知識更重要”的共識。
為了繼續(xù)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自2016年起,小學語文將陸續(xù)啟用新教材,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更多的教師深入到課堂變革實踐中,旨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增強學生在識字、閱讀、寫作方面的興趣和能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
崔巒在“第九屆全國中青年閱讀教學觀摩”上講到:“用教科書教閱讀,有不少的改革空間,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推進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空間是無限的。建議課堂教學、兒童閱讀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倡導多元的主題探究,才能讓學生擁有獨特的閱讀體驗與感悟,煥發(fā)學生的生命靈性,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與習作能力。
臺灣趙鏡中、王林先生提倡的群文閱讀教學形式,自2008年開始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已經(jīng)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同?!叭何拈喿x”已逐漸走進了課堂,打破了單篇文本深探細究的精讀教學模式。溫儒敏教授在新課標解讀中講到:“以“課標”精神理解閱讀教學,應當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讓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課堂閱讀教學往課外閱讀伸展,讓課堂內(nèi)外的閱讀教學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連成一體。”這正好與群文閱讀的理念是相吻合的。
作文難,這不僅是學生的心病,也是教師心頭的結(jié)。如何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啟迪學生打開寫作的思維呢?筆者嘗試以主題式群文閱讀進行閱讀教學,遷移整合進行作文教學,意在加強讀寫結(jié)合。實踐證明,這也很符合小學中段學生的作文學習規(guī)律,而且經(jīng)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的作文效果也不錯。
二、概念解讀
主題式群文閱讀,是指以一個閱讀的主題,或一個多元的議題,教師以自己對語文的認識和理解,組合起一定數(shù)量的群文,讓學生在比較、分析、判斷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培養(yǎng)閱讀能力。
主題式群文閱讀下的作文教學,是以主題式群文閱讀為前提,從“明示主題——閱讀概括——精彩賞析——作文教學”四步逐漸達成作文教學目標。
主題式群文閱讀,用豐富的文本多樣性,使學生的語言和認知得到發(fā)散和升華,多角度地讓學生獲得比較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方式。中段的作文注重模仿性和牽移性,因為群文閱讀中有豐富的文章表達個性,學生也會因為個人的喜好和審美,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文本進行模仿寫作,這樣避免了作文的千篇一律。
三、具體實施
主題式群文閱讀下的作文教學,主要從以下四步進行操作:“明示主題——閱讀群文——精彩賞析——作文教學”這四步。以四上第四單元“我喜愛的動物”為例:
第一步,明示主題。學習本單元導讀,讀熟本組四篇課文《鵝》《白公鵝》《貓》《母雞》,提煉出這個單元的主題——“我喜愛的動物”,讓學生小組合作畫出本單元的 “知識樹”和每篇課文的“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知識提煉能力和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第二步,閱讀群文。教師給學生提供幾篇文章,讓學生運用瀏覽、默讀、跳讀等閱讀方式,對提供的群文進行閱讀,并填寫“群文閱讀記錄單”,然后在教師的引領下對這幾篇文章進行整體把握?!拔蚁矏鄣膭游铩边@一單元的群文閱讀,筆者給學生推薦了《青鳥情》《鸕鶿》《大青牦》《麻雀》。
第三步,精彩賞析。這是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群文閱讀記錄單》分享閱讀心得,發(fā)表他們獨特的閱讀感悟。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群文橫向比較性閱讀,通過圖像化思考、聯(lián)結(jié)、比較、重讀等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能力。如“請看自己梳理的這個表格的內(nèi)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們通過觀察表格,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幾篇文章明顯的相同之處。像這樣把幾篇文章放在一起對比閱讀的方法,叫做比較?!边@樣就把閱讀策略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讓學生掌握。然后,再以話題“從這幾篇文章來看,你覺得寫動物的作文有什么要點?從哪里得知?”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終從抓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突出動物的特點,表達作者的喜愛之情等方面,歸納出動物作文的特點。
第四步,作文教學。在“我喜愛的動物”一組教學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日常中和這幾篇文章中積累的好詞好句,運用本單元特有的擬人、明貶實褒等寫法,結(jié)合本單元學習前布置的每日對動物的觀察隨筆,列出寫作思維導圖,寫一寫自己喜愛的動物,能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愛之情。如筆者本單元的作文教學設計呈現(xiàn):
板塊一:回顧課文,激發(fā)興趣。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與許多動物進行了親密的交談,還記得大作家筆下的小動物嗎?(學生自由說,課件相繼出現(xiàn)畫面、文字。)
板塊二:以圖行文,淺析結(jié)構(gòu)。
1. 作家們把小動物寫的栩栩如生。他們寫了小動物的哪些方面呢?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相機出現(xiàn):外形、性格特點、進食、玩耍、叫聲、步態(tài)……)
2. 分類填寫思維導圖
板塊三:范文引路,指導寫作。
(1)讀精彩語段,提煉作者的寫法:行文結(jié)構(gòu)上,都是先介紹特點,再具體描寫;描寫方法上,注意擬人手法的應用,有時可用比喻、對比的方法。
(2)想想你養(yǎng)的動物,可以抓哪個特點,從哪幾方面描寫,讓學生說一說,選其中一個習性寫一寫,交流反饋(2-3人)。
(3)作家可以把小動物寫的這么栩栩如生,讓人一讀就忍不住喜歡上它們,那是因為 (他們都非常喜愛動物。)作家們在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時,采取了一種獨特的方法,請看:
(課件出示)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干上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明貶實褒)你喜歡這樣寫的句子嗎?你說說理由。體會這種語言現(xiàn)象的用法及效果。你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說一說你的小動物嗎?
(4)教給學生擬題的方法
①直接點明要寫的動物。如《小白兔》《大白鵝》。
②動物的名稱加動物的昵稱。如《可愛的小鴨“笨笨”》《小狗“汪汪”》。
③直接以動物的昵稱命題。如《我的“紅袍大將軍”》《高傲的“海軍上將”》。
板塊四:提出作文要求。
3☆要求:
根據(jù)思維導圖,完整地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先寫外形再寫習性,表達出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4☆要求:
根據(jù)思維導圖,完整地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先寫外形再寫習性,表達出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在習性寫作上,能夠用上先介紹特點再具體描寫,能用上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
5☆要求:
根據(jù)思維導圖,完整地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先寫外形再寫習性,表達出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在習性寫作上,能夠用上先介紹特點再具體描寫,能用上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
在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時,能用上明貶實褒的方法。
四、優(yōu)勢與困難
1. 優(yōu)勢
主題式群文閱讀下的作文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群文中分析提煉出來的“求同比異”的要點作為習作理論基礎,以生活中的觀察體驗為習作素材,較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習作時的主體能動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語文程度和興趣從這么多的文章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范文進行模仿、遷移、整合,最大限度地解放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 困難
“主題式群文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閱讀視野與閱讀理念,需要教師先進行群文閱讀,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以自己對語文的認識,確定閱讀意圖,組合起一定數(shù)量的群文來實踐自己理想中的語文課堂?!爸黝}式群文”閱讀教學及作文教學的備課難度與時間跨度相較于傳統(tǒng)單課教學要大得多。
五、成效與思考
經(jīng)過一年多的思考與實踐,筆者將大容量的閱讀資料與教材呈現(xiàn)的課文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有了豐富的課內(nèi)閱讀,結(jié)合了課外閱讀和日常生活體驗,閱讀與作文的能力就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
對主題式群文閱讀下的作文教學實踐還處在一邊探究一邊反思的階段,但我們期望的是,通過主題式群文閱讀及作文實踐,學生對語文更感興趣,愛上閱讀,愛上作文。
(作者單位:浙江平陽縣鰲江鎮(zhèn)第十一小學 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