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被廣泛關注與重視,中職學生的一些現狀要求語文教育通過情感教育肩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職語文;課堂情感
語文新課程目標定位是三個維度合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關注的是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等。語文教學承擔著育人的重任,語文課堂就成為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應讓情感教育植根語文課堂。
一、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中職學生的一些現狀也不容我們忽視:生源的多元化,使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據調查表明,不少中職學生對學習都有“被迫無奈”的感覺,他們迫于家長的壓力上學,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學習壓力,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興趣,不少學生對學習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學好專業(yè)課、熟練專業(yè)技能就行了,對理論課程缺乏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課后從不主動學習,更談不上刻苦努力。一部分中職學生沒有正確的人生信仰和追求,玩世不恭,精神空虛,課上寄情于手機游戲或看小說或QQ聊天,對一切都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放縱自己。一部分學生缺少對情感的正確認識,不懂得感恩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因而造成了一部分中職生雖然學會了一些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但是德商低、修養(yǎng)差,不懂得如何做人。因此,這就決定了基礎課老師必須另辟蹊徑,掌握教學的主動權,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進而學得知識。我們的教育應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fā)展,包括其智力和人格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停留于文本,而是從“情”出發(fā),通過情感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重拾內心深處的情感,自己為善又輻射他人。
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經過新一輪的教改,中職語文課本里所選的文章更加偏重于人文教育與德育教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篇目選取不同的情感側重點進行教育。例如,通過《我的母親》《合歡樹》《父親的手提箱》來進行親情與感恩教育;通過《我愛這土地》《書憤》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邊城》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感受生活美、人性美;通過《士兵突擊》,讓學生一起去理解善良、執(zhí)著、堅毅的涵義,并身體力行。教師首先要熟悉文本,讀到此言皆出于口、此意皆出于心,對文本爛熟于心;然后深層次解讀文本,一篇文章的價值是掌握在它的讀者手中的。教師備課時要多角度解讀:我是作者,《文心雕龍》里有語:“夫綴文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弊髡邽槭裁磳戇@篇文章?是什么情動、為何為此?我是學生,老師要思考:他能解讀出什么?《為什么你的眼里沒有一絲漣漪》讓我們反?。航處熓欠衲軌騿拘褜W生們的情感體驗?感動老師的不一定能感動學生,如果找不到共鳴則是教師在臺上激動不已、學生在座位無動于衷。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我是教師,老師要有專業(yè)性的解讀,不同于一般的讀者,要抓住作者所傳遞出的深層次情感,然后引導學生步步發(fā)現。目前我們的老師用的多是演繹法而不是推導法,語文老師對于文本必須有自己的解讀,如果有自己的東西去引導學生課堂則會輕松自如。
三、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懂得并開始眷顧內心
從魏晉時期開始,人們對自然的欣賞之心才蘇醒過來,陶淵明發(fā)現了自然之美。于是宗白華說,在魏晉時期人們對外發(fā)現了自然,對內發(fā)現了自己的深情。在語文課堂,要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開始眷顧自己的內心、發(fā)現自己的深情,可以使學生產生或愉悅或振奮或感恩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逐漸積累,形成個體的經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借助情緒記憶去推動自己的學習并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們通過正遷移來正確地對待人際交往。他的內心本該柔軟如茸毛,給人溫暖又自己豐盈;他的內心本該明亮如水銀燈光,知道前進的方向又提醒迷途知返的伙伴;他的內心本該多情又善感,來迎襲逐漸冷漠的人際關系。
四、從生命的高度去經營課堂
學生們通過語文課堂得到對個體的尊重,對情感的重視、對世界觀人生觀的重新定位,獲得心靈的舒展、憧憬與愉悅,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后多方面的發(fā)展和成長。學生的改變也會提升教師對職業(yè)的滿意度與成就感。這樣的課堂也就會就煥發(fā)出生命活力,就像著名教育家葉瀾所說:“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教學才不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才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
教師要用激情去感染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心理學研究表明:激情是一種強烈而短促的情緒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激情的參與,才有認知的渴望,才有表達的欲望,才有智慧的靈動,才會引發(fā)學生深深的感悟、獨特的體驗。要用才情去吸引學生,錘煉課堂語言?!袄蠋煹恼Z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币谜媲槿l(fā)學生。
以情育人,以情養(yǎng)人,情暖心間,情回社會,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悲天憫人的情懷、敦厚豁達的品性,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使學生真正成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