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摘 要】學棋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鍛煉意志,培養(yǎng)注意力、判斷力、耐力和自制力等,非常符合我園的辦園理念。我們之所以選擇棋類作為幼兒園的特色教育,看中的是棋中有智,更看中棋中有品質(zhì)。雖然幼兒園的棋類活動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幼兒園棋類活動的作用以及實踐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棋類活動 幼兒心理 實踐措施
一、引言
游戲是鍛煉學生智力的最好的方法,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心理發(fā)育的主要手段。棋類活動是促進幼兒發(fā)育的主要游戲之一,棋類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抗壓能力,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分享能力,更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幼兒時期是孩子智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為了進一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許多幼兒園開設了幼兒棋類活動。因為棋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學棋對于幼兒來說,能使他們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享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神韻。但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自控能力比較低,而棋類活動以較為嚴格的規(guī)則進行約束,幼兒只有按照棋類制定的規(guī)則進行才能取得成功,得到同伴的認可。在這樣的約束之下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我園一直秉承“蒙童養(yǎng)正,曉古興賢”的辦園理念,希望能夠開啟兒童的純真天性,培養(yǎng)其正直的品格、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們知曉過去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長大后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同時堅持以“博弈啟智 棋韻培德”的棋類活動為辦園特色,從激發(fā)幼兒參與棋類活動的興趣出發(fā),嘗試探索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棋類活動與幼兒園教育活動整合,從而更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合作意識、品質(zhì)習慣和認知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二、棋類活動對幼兒心理的影響
(一)棋類活動提升幼兒智力及相關能力
很早以前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棋類活動對于幼兒智力發(fā)展的影響,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使棋類活動沒有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F(xiàn)代人通過科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多讓幼兒參與棋類活動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在進行各種棋類活動時要善于觀察對方出棋的方法和步驟,還要思考如何能夠阻攔住對方,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幼兒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而且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棋類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隨機抽取一定量的幼兒進行智力評估,發(fā)現(xiàn)在一些開設棋類活動的幼兒園當中幼兒的智力水平普遍比沒有開設棋類活動幼兒園中的孩子要高。在棋類活動過程中,孩子要對對手進行判斷,同時對自己的棋藝也有一定的審視,因此棋類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棋類活動促進幼兒人格發(fā)展
棋類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幼兒人格的發(fā)展。所謂的人格發(fā)展就是抗壓能力、陶冶性情以及遵守紀律等等。棋類活動的開展對幼兒最有益的就是培養(yǎng)其自控能力。自控能力也是評價孩子人格發(fā)展的重要指標。棋類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參與棋類活動的孩子必須具有一定的體育精神,同時還要保持競技的態(tài)度?;顒拥倪M行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因為棋類競技只要落子就已經(jīng)失去反悔的機會,所以孩子在競技的過程中必須三思而后行,不可沖動。擁有良好棋藝的孩子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能夠坦然面對任何一場比賽的成功或者失敗。棋類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對棋類活動的興趣,同時也教會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棋類活動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棋類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品質(zhì),同時它對一些幼兒的心理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F(xiàn)在幼兒普遍存在社交恐懼、學習焦慮、自卑膽小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只會不斷加重孩子的心理疾病程度,甚至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茖W研究表明,一些棋類活動對一些表情呆滯的殘障人具有很好的療效。這些人在進行棋類活動時會做出更多的表情,有利于面部肌肉的鍛煉。尤其一些自閉兒童可以在棋類活動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增強自信心。而且因為棋類活動是多人參與的活動,幼兒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增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結(jié)交更多的朋友,使自己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更加健康地生活。
三、如何有效開展棋類活動的方法與實踐
(一)以趣味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是通過感官來認識外面世界的。如果想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棋類活動所帶來的快樂,就必須讓孩子充分投入到棋類教學過程中來。興趣是孩子最好的引導,通過激發(fā)幼兒對棋類活動的興趣,才能讓他們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體會到棋類游戲的魅力。首先選擇棋類教材時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教材,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同時在棋子的設計上要凸顯出棋子的樂趣,可將棋子設計成孩子的玩具,在棋子上繪制一些卡通形象,或者將一些跳棋的棋子直接換成一些卡通人物,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使他們對棋類活動充滿好奇。這樣通過教師的稍加引導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能夠真正了解棋類活動,從而喜歡棋類活動。
(二)師幼平等互動,分享學習樂趣
在棋類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和孩子建立一個平等的關系,在這時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只是孩子的一個玩伴,只是教會他們一種游戲玩法的人。通過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才能讓孩子更加容易地接受某種棋類游戲,也能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棋類游戲。通過建立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讓孩子在和諧的氛圍中玩得輕松愉快,讓孩子不要將其看成一項作業(yè)或者功課,而僅僅是一種的簡單的游戲。通過這種游戲使孩子樂在其中,在不知不覺當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三)“棋逢敵手, 雖敗猶榮”,增強抗挫能力
棋類活動是一種競技類的活動,在游戲當中難免會有輸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孩子勝負心態(tài)做正確引導。棋類競技不僅考驗孩子的棋藝,同時也是對幼兒的心理素質(zhì)的考驗。當孩子在比賽當中取得成功時,要讓孩子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不斷要求進步。如果孩子在競技中失敗了,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姆绞浇o予幼兒一些鼓勵,讓他們在失敗中總結(jié)教訓,與對手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以后繼續(xù)努力。棋類活動主要是對孩子心態(tài)的鍛煉。經(jīng)過各種棋類活動的開展,不斷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使其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成功和失敗。
(四)善于排兵布陣,提高幼兒探究能力
幼兒園開展的棋類活動不能只是帶領孩子隨便玩玩,要讓孩子真正的理解棋藝文化,了解如何運用,如何排兵布陣。教師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玩,還要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進行競技。教師要培養(yǎng)孩子主動探索的能力,要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在孩子進行棋類競技時,教師要在旁指導,讓孩子懂得如何抓住取勝的機會,以及如何適時采取制勝的措施。
(五)家園合作,共同提高幼兒游戲水平
對幼兒的培養(yǎng)從來不只是幼兒園自己的責任,它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只有家園合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讓幼兒教育取得理想的結(jié)果。在開展任何棋類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園都要積極邀請家長參與,讓家長真正了解到孩子對棋類活動的掌握程度。當孩子在棋類競技過程中取得勝利時,教師和家長的雙重鼓勵會讓孩子信心大增,也會讓孩子體會到棋類活動的樂趣,從而對棋類活動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當孩子在競技比賽中失敗時,教師的安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的痛苦,但是家長的鼓勵才能讓孩子真正走出失敗的陰霾。通過教師和家長的雙面鼓勵,會讓孩子更快地重拾信心,在失敗中總結(jié)教訓,不斷地取得進步。
四、結(jié)語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知道在幼兒園開展棋類活動對幼兒的發(fā)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棋類活動不但使幼兒智力得到發(fā)展,同時使幼兒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提高,鍛煉了幼兒的抗壓抗挫能力,培養(yǎng)其勝不驕敗不餒的品格,能夠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取得的成功,同時也能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失敗。如今許多幼兒園開展棋類活動,但卻良莠不齊。因此棋類活動開展過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出謀劃策,為幼兒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侃.“棋”思妙想,“棋”樂融融——談幼兒棋類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整合[J].小學時代,2012(3):108.
[2]王玉娟 . 幼兒園棋類游戲初探[J].才智,2011(10) .
[3] 幼兒園開展棋類游戲活動的指導策略[J].教育導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