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惠
【摘 要】 目的:探究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86例在我院兒科門診進行體檢的健康嬰幼兒作為觀察對象,所有觀察對象的受檢時間均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將其通過抽簽法進行隨機分組(A、B兩組,每組43例嬰幼兒),然后對A組中的嬰幼兒家長進行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B組給予常規(guī)指導。分別在嬰幼兒出生后的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對其進行智力發(fā)育和體格發(fā)育的測試評定。結(jié)果:在嬰幼兒出生后的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心理運動指數(shù)、生長等級均要顯著優(yōu)于B組,兩組間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得出的結(jié)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對嬰幼兒的發(fā)育和行為進行針對性的預見性保健指導,能夠顯著提升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心理運動指數(shù)、生長等級,對于嬰幼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讓嬰幼兒能夠擁有更加強壯的體魄和完善的智力,值得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 預見性保健指導 兒童保健 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ant development and predictability of behavior in child health care guidance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choose 86 cases of infant in our hospital pediatric outpatient medical health as research object, all subjects of time tested in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It randomly assigned through the draw method (A, B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43 cas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en parent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group A with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predictability of behavior health guidance; B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guidance.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orn after 9 months, 12 months, 18 months and 24 months o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est evaluation. Results: after the baby was born nine months, 12 months, 18 months and 24 month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group A of the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the index of psychological movement, growth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group B, the indicator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s corresponding predictive health guidance and behavio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infant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dex, the index of psychological movement, the growth level,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growth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let the baby can have a stronger body and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infa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redictive health guidance; Child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前言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國家也開放了二胎政策,新生兒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關(guān)于嬰幼兒的保健指導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1]。兒童保健需要從體溫保養(yǎng)、喂養(yǎng)指導、清潔衛(wèi)生、消毒隔離等方面來對其進行針對性的保健指導[2]。比如,新生兒的房間應陽光充足溫度和濕度適宜,尤其是在冬季也要注意,新生兒皮膚嬌嫩,皮膚的抵抗力也較低,在對新生兒進行沐浴時,也要注意水溫的調(diào)節(jié),嬰幼兒所居住的環(huán)境中,也要盡可能保持空氣清新,通風良好,冬季定時開窗換氣,夏季避免室內(nèi)溫度過高[3]。如果嬰幼兒的家長對兒童保健等工作沒有準確的了解,很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無意間對嬰幼兒造成傷害,或者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對于嬰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均有不利的影響[4]。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兒科門診進行體檢的86例健康嬰幼兒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比實驗來探究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的應用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探究選取86例在我院兒科門診進行體檢的足月健康嬰幼兒作為觀察對象,所有觀察對象的受檢時間均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將其通過抽簽法進行隨機分組(A、B兩組,每組43例嬰幼兒)。A組中,男23例,女20例;體重3.9~5.6kg,平均(4.3±0.2)kg。B組中,男22例,女21例;體重3.8~5.7kg;平均(4.2±0.1)kg。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實驗分析。
1.2 方法
A組:給予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①保溫指導:一般來說,盡可能使嬰兒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濕度適宜,比如在冬季要達到 18~20℃,濕度為55%~60%②喂養(yǎng)指導:母乳喂養(yǎng)是最佳喂養(yǎng)方式,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是4到6個月嬰兒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是最佳的最適合嬰兒的最天然的最安全的食品。并且要讓要讓嬰幼兒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同時也要注意節(jié)制飲食。孩子吃多了,幾天下來就容易形成食積便秘,大腸的糞食燥結(jié),能夠引起巨噬細胞死亡率增高,肺組織抵抗力下降,進而引起反復的肺及呼吸道感染。少讓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點,因為里面含有較多的磷酸鹽,能阻礙鈣在體內(nèi)代謝。③清潔衛(wèi)生指導;④預防疾病指導。要注意各種疾病如產(chǎn)傷、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不僅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帶嬰幼兒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著涼。夜間蓋好被褥,父母應注意勤查看,幼兒踢被褥時及時蓋好。嬰幼兒大汗后不可沖冷水澡,應該在運動后半小時洗個溫熱水澡,更有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使全身肌肉組織得到放松;⑤運動指導:幼兒也要進行適度的運動和鍛煉。鍛煉可增強幼兒體質(zhì),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蝕。B組中的嬰幼兒僅給予常規(guī)健康指導。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嬰幼兒出生后的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對其進行智力發(fā)育、心理運動發(fā)育和體格發(fā)育的測試評定。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MDI)和心理運動發(fā)育指數(shù)(PDI)采用嬰幼兒智力發(fā)育量表(CDCC量表)[5]來進行評定,分別取兩組中的平均值來進行比較;體格發(fā)育則是對兩組中嬰幼兒的體質(zhì)量等級和身長等級進行統(tǒng)計比較,分為“下等、中等、上等”三個等級,統(tǒng)計各組中的體格發(fā)育“中上率”然后進行比較。中上率=(中等+上等)/總?cè)藬?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的觀察指標均用數(shù)據(jù)來進行表示,并輸入到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去。主要分為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百分率(%)和平均值()來進行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組間比較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態(tài)性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結(jié)果均以P來表示,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中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比較
在嬰幼兒第9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98.5±3.9)分,B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90.5±3.2)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4.1226;P<0.05);在嬰幼兒第12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107.5±4.6)分,B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98.8±4.1)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7.6985;P<0.05);在嬰幼兒第18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115.2±4.8)分,B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104.3±4.5)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12.5699;P<0.05);在嬰幼兒第24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115.2±4.8)分,B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104.3±4.5)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13.5429;P<0.05)。
2.2 兩組中嬰幼兒的心理運動指數(shù)比較
在嬰幼兒第9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98.2±3.6)分,B組中嬰幼兒的MDI評分為(90.1±3.3)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4.2985;P<0.05);在嬰幼兒第12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106.8±4.4)分,B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97.6±4.0)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7.3225;P<0.05);在嬰幼兒第18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112.5±4.6)分,B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101.6±4.3)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11.6354;P<0.05);在嬰幼兒第24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113.7±4.8)分,B組中嬰幼兒的PDI評分為(103.7±4.5)分,A、B兩組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顯著(T=12.6233;P<0.05)。
2.3 兩組中嬰幼兒的生長等級比價
A組中嬰幼兒在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的體質(zhì)量中上率(中等+上等)分別為95.3%、95.3%、97.7%,B組中嬰幼兒在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的體質(zhì)量中上率(中等+上等)分別為69.7%、74.4%、76.7%,A組嬰幼兒的體質(zhì)量中上率要顯著高于B組,二者進行比較的差異顯著(P<0.05)。
同時,A組中嬰幼兒在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的身長中上率(中等+上等)分別為93.0%、95.3%、97.7%,B組中嬰幼兒在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的身長中上率(中等+上等)分別為72.1%、74.4%、76.7%,A組嬰幼兒的身長中上率要顯著高于B組,二者進行比較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對于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關(guān)注度越來越高,在兒童出生后至滿月內(nèi),家長到兒童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婦幼保健機構(gòu)建立《兒童保健手冊》,積極了解寶寶的健康情況,比如出生及接種情況,對嬰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然后指導母乳喂養(yǎng)等日常工作,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季節(jié)的變化,比如到了春季后,幼兒衣服的增減要適當,最好能根據(jù)當天天氣來決定穿多少衣服。在春季傳染病多發(fā)季節(jié),注意家中空氣的流通,帶孩子外出時注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在日常飲食中要講究營養(yǎng)均衡,應多樣化避免單一清淡,應補充鮮魚、鮮肉、鮮蛋、豬肝等(可做成魚末、肉末、肝末粥,既易于消化又具有營養(yǎng)),或以豆腐、牛奶、蔬果等高蛋白食物來取代肉類,要避免過多食用生冷瓜果,若無意間使寶寶進食過多生冷瓜果涼菜,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同時要注意補鈣,多讓幼兒吃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多的食物,它們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幫助。比如大蒜、蘿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兒抵抗力的食物,在家時要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流通。幼兒的被子需要經(jīng)常曬太陽,注意保暖 合理穿衣,嬰幼兒也要多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滅人體表面的病毒和細菌,幫助幼兒對鈣、磷的吸收,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陽光也能提高紅細胞的含氧量和增強皮膚的調(diào)溫作用,以及能增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技能和幼兒的體質(zhì)。嬰幼兒的保健工作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關(guān)注的重點內(nèi)容,在本次研究中,選取在我院兒科門診進行體檢的86例健康嬰幼兒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比實驗來探究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的應用效果。結(jié)合實驗結(jié)果來看,給予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的觀察對象中,在嬰幼兒出生后的9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A組中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心理運動指數(shù)、生長等級均要更優(yōu),指導的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對嬰幼兒的發(fā)育和行為進行針對性的預見性保健指導,能夠顯著提升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心理運動指數(shù)、生長等級,對于嬰幼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讓嬰幼兒能夠擁有更加強壯的體魄和完善的智力,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珊,陳燕惠,胡君等.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的應用[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0(2):164-166.
[2] 韋慧芳,黃艷玲.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9(36):444-445.
[3] 程小文,吳思佳.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指導在基層醫(yī)院兒童保健門診中的實踐[J].護理研究,2014,14(30):3793-3794.
[4] 鄒渝.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3,0(9):162-163.
[5] 洪艷.探討嬰幼兒發(fā)育和行為的預見性保健指導在兒童保健上的應用效果[J].心理醫(yī)生,2016,22(0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