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煒
【摘 要】 目的:探討臨床晚間護理干預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晚間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停止出血時間、住院時間均及再出血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臨床晚間護理可有效縮短患者停止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再出血發(fā)生率,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晚間護理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nèi)科常見疾病,也是肝硬化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病死率高,且多為夜間發(fā)病,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因此,在積極臨床治療基礎上,重視并加強對患者的晚間護理,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恢復有積極作用[2]。本研究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臨床晚間護理干預,取得顯著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7.41±4.13)歲;疾病類型:原發(fā)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肝炎性肝硬化14例。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58.22±4.07)歲;疾病類型:原發(fā)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肝炎性肝硬化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加強患者病情觀察,并對其實施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等,針對出血嚴重患者,絕對臥床,待病情緩解后方可緩慢運動,快速開放患者靜脈通道,補充其血容量,并給予止血和配血護理,必要時可進行輸血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臨床晚間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睡前飲食指導。指導患者睡前不宜過多飲食,進食后需待食物消化后再入睡,一般為進食2-3h后,避免胃腸道血流量增加而引起出血。②睡眠體位指導。出血時指導患者采取左臥位,睡眠時可適當交替進行仰臥位、側(cè)臥位、半坐臥位,避免仰臥位保持時間過長,以及起床時用力過猛和用力彎腰。③呼吸道濕化?;颊咚邥r需保持呼吸道濕潤,睡眠間歇期多飲水,并將房間濕度保持在60%-70%,以免患者呼吸道干燥,若夜間出現(xiàn)劇烈咳嗽,應立即采取止咳措施,避免因咳嗽而使食管脈壓、門靜脈增高,進而導致消化道出血。④睡前指導。患者睡前避免應激因素影響,如觀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等,出血停止及出院后,睡前需堅持服用抑制胃酸、降低門靜脈壓力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⑤隨訪?;颊叱鲈?周后,對其進行每月1次電話隨訪,隨訪時間為17:00-18:00,隨訪內(nèi)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及夜間護理實施情況,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jiān)督。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停止出血時間、住院時間及再出血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停止出血時間、住院時間及再出血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停止出血時間、住院時間及再出血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慢性肝臟性疾病,其發(fā)病原因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消化道出血作為肝硬化較為嚴重且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對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影響巨大。有研究指出[3],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出血時間具有一定規(guī)律,通常夜間出血率明顯高于白天,分析其原因有以下2點:①患者夜間睡眠時,其交感神經(jīng)處于異常興奮狀態(tài),導致門靜脈壓升高,從而增加了患者的出血概率。②患者受到睡前飲食及夜間體位改變因素影響,導致夜間出血的危險性增高。因此,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臨床晚間護理對降低晚間出血率有一定必要性[4]。
本研究43例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過程中,同步落實臨床晚間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進行睡前飲食指導、睡眠體位指導、睡前指導及呼吸道濕化等多方面內(nèi)容進行護理,從飲食干預角度,糾正患者晚餐過飽的飲食習慣,避免因食物攝入過多而導致周邊器管血管受壓,從而增高門靜脈壓,誘發(fā)再次出血。在體位干預方面,引導患者在出血未得到控制時采取左側(cè)臥位,有利于患者吐出口腔積血,且在停止出血后,通過調(diào)整睡眠體位,緩解患者出血現(xiàn)象,幫助其有效控制靜脈壓力,減少再次出血的發(fā)生。此外,通過對病房內(nèi)濕度的控制,以及呼吸道濕潤護理,可緩解患者晚間咳嗽發(fā)生率,從而避免因用力過猛出現(xiàn)并發(fā)性出血問題。最后,運用隨訪護理,通過電話隨訪方式,有利于為患者建立針對性家庭隨訪記錄,同時可督促患者按照臨床晚間護理干預措施規(guī)范自己的晚間行為,進一步提高護理質(zhì)量,達到延長干預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停止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再出血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證實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效果確切,與相關臨床研究結(jié)果一致[5]。
綜上所述,臨床晚間護理在縮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停止出血時間、住院時間及降低再出血發(fā)生率方面作用顯著,安全性及可行性較高,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沙巍.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 10(34):226-227.
[2]黃紫慶,袁桂林,冷佳源,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院內(nèi)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其臨床意義[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24(8):982-986.
[3]李莉.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 26(21):186-187.
[4]鄭妍.夜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4625-4626.
[5]林潔欣.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5, 25(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