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詩人對商於古道的體驗與書寫

      2017-04-21 21:11:59梁中效
      關(guān)鍵詞:唐代體驗書寫

      梁中效

      摘要:為梳理唐代詩人對商於古道的體驗與書寫,采用詩史互證和文學(xué)地理學(xué)的方法進行研究。研究認(rèn)為,唐代文人用詩歌記錄了商山與丹江兩岸道路的開鑿及走向、沿途的關(guān)隘與驛站風(fēng)俗與民情,講述了古道的歷史典故,印證了詩人們孤苦跋涉或者春風(fēng)拂面的心路歷程,使此道成為展示大唐文明心靈史的文化線路。

      關(guān)鍵詞:唐代;詩人;商於古道;體驗;書寫

      唐代是中華古典文明的鼎盛時期,也是商於古道交通最繁榮的時期。中唐之后,西北關(guān)中及宛洛中原由盛轉(zhuǎn)衰,中國經(jīng)濟、文化中心東移南遷;五代之后,國都從長安遷移到開封、杭州;商於古道也由西北通向東南的國家交通干道變成地區(qū)性道路。在這一乾坤大扭轉(zhuǎn)、盛衰大變遷的歷史進程中,唐代詩人們形象生動地記錄了商於古道在大唐文明變遷中的千姿百態(tài),展示了此道與絲路相連的壯美畫卷。

      一、唐代的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是古代西北關(guān)中通往東部宛洛、襄鄧及東南大地的官驛大道。因從陜西商州的藍橋(今藍田縣境內(nèi))一直通到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柒於鎮(zhèn)而得名,全長約600華里,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漢時稱作“武關(guān)道”,唐代稱為“商山道”或“商州道”。商於古道是陜西東南部的重要門戶,被譽為“秦楚咽喉”,是古代長安經(jīng)藍田、商州通向南陽、鄧州、荊襄以至于江南和嶺南的主要交通要道,是東南到西北長安、再由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和西方的官驛大道,是西北與東南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商於”之名起于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國策》卷四《秦·齊助楚攻秦》記載:齊楚聯(lián)合攻秦,秦國憂慮,派張儀出使楚國。張儀對楚懷王說:“大王茍能閉關(guān)絕齊,臣請使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睆垉x以商於之地為誘餌拆散了齊楚聯(lián)盟。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丹水》中說:“丹水逕流兩縣之間,歷于中之北,所謂商於者也。故張儀說楚絕齊,許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謂以此矣?!惫派天吨匾彩浅幕陌l(fā)祥地。也是秦國發(fā)展壯大的戰(zhàn)略要地。當(dāng)商鞅統(tǒng)兵擊敗魏國,迫使魏國由安邑(山西)遷都大梁(河南開封)后,秦封商鞅為列侯,“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端麟[》:“於、商,二縣名,在弘農(nóng)?!薄墩x》:“於、商在鄧州內(nèi)鄉(xiāng)縣東七里,古於邑也。商洛縣在商州東八十九里。本商邑,周之商國?!笨傊?,秦國將商鞅封在商於之地,不僅標(biāo)志著秦國變法成功,由弱變強,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跨越,而且標(biāo)志著秦國完全控制了由關(guān)中東進南下的戰(zhàn)略要塞函谷關(guān)和武關(guān),奠定了統(tǒng)一天下的軍事地理基礎(chǔ)。

      盛唐時期,商於古道是長安通往東南方向的交通大動脈,是唐代的國家生命線。杜佑在《通典》中指出:上洛縣,“有商山,亦名地肺山,亦名楚山,四皓所隱。其地險阻。王莽命明威侯王級日:‘繞溜之國,南當(dāng)荊楚。繞溜者,言四面塞厄,[其道]屈曲,水回繞而溜,即今七盤十二[繞]?!闭f明漢唐時期的商於古道是曲折而艱險的山問通道。這條古道的樞紐是商州,關(guān)隘是武關(guān)。《通典》又說:商洛,“古商邑,離所封也?!稒z地志》云(其)[商]、于中,蓋今南陽郡界。所謂商于[地],亦漢商縣地。有武關(guān)”。宋代學(xué)者亦認(rèn)為商於古道以險峻名聞天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說:“商州,古商於之地?!薄按丝さ貛С?,丹水出焉,甚為險隘。王莽謂明威王級曰:‘繞溜之固,南當(dāng)荊楚。繞溜者,言四面厄塞屈曲,水回繞如屋溜也。今地有七盤十二凈?!碧拼矘O為重視商於古道的修建,《舊唐書》卷七十四《崔浞傳》載:“初浞景龍中獻開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陸之運。役徒數(shù)萬,死者十三四,仍嚴(yán)錮舊道,禁行旅。所開新路以通,競為夏潦沖突,崩壓不通。至是追論浞開山之功,加銀青光祿大夫?!贝掬吩谔浦凶诰褒埬陠枺?07~710)開鑿新路,便利了交通,但為夏季暴雨所毀。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八月,“商州刺史李西華,請廣商山道,又別開偏道,以避水潦,從商州西至藍田,東至內(nèi)鄉(xiāng),七百余里,皆山阻,行人苦之,西華役功十余萬,修橋道,起官舍,舊時每至夏秋,水盛阻山澗,行旅不得濟者,或數(shù)日,糧絕,無所求糴,西華通山問道,謂之偏路,人不留滯,行者為便”?!按说涝谔剖飞现匾?,不在軍事之形勢,而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之溝通?!碧拼熼L安與江淮之溝通,皆利此道之近捷,尤其是文人墨客多趨此道奔赴長安獲取功名,競有了“名利路”之稱。中唐之后,隨著經(jīng)濟文化重心的東移南遷和藩鎮(zhèn)軍閥對汴河運道的破壞干擾,商於古道成為全國最繁榮、最繁忙的交通大動脈,成為詩人經(jīng)行最多、詩作最美的唐詩之路。唐末五代關(guān)中衰落,宋代國都東移南遷,關(guān)中徹底失丟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中心的地位,溝通西北與東南的商於古道逐漸衰落。

      二、唐代詩人的古道之旅

      唐代的商於古道是國都長安通往東南的交通要道,“對于物資之運輸,政治之控制,與公私之行旅,人文之溝通,皆具極大之作用,中葉以后影響尤巨,不僅軍事為重也”。而文人墨客南來北往,成為西北與東南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商山與丹江兩岸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使這條千年古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詩歌大道。

      第一,唐代文人詩話商於古道,用詩歌記錄了道路的開鑿及走向、沿途的關(guān)隘與險峻,講述著古道發(fā)人深省的歷史典故。羅隱《杜陵秋思》:“南望商於北帝都,兩堪棲托兩無圖。”商於連帝都,正是商於古道的戰(zhàn)略地位之所在。李涉《寄趙準(zhǔn)乞湘川山居》:“閑說班超有舊居,山橫水曲古商於。”詩中的“山橫水曲”則形象而凝練的概括了商於古道的地形地貌特點。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三月,李商隱從長安出發(fā)前往遙遠的桂林,經(jīng)行古道。他的《商於新開路》云:“六百商於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問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云?!贝嗽娮孕蛘f:“商州上洛郡,貞元七年,刺史李西華開新道七百余里,行旅便之。”這首詩描寫了李西華主持開鑿的“六百商於路”春天的景象,道路崎嶇艱險,攀登在白云樹杪之巔,跋涉在溪流泉水之間。他的《送豐都李尉》:“萬古商於地,憑君泣路岐。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雨氣燕先覺,葉陰蟬遽知。望鄉(xiāng)尤忌晚,山晚更參差。”此詩記錄了商於古道夏天的景象和張儀、“四皓”的故事。他的《商於》詩云:“商於朝雨霽,歸路有秋光。背塢猿收果,投巖麝退香。建瓴真得勢,橫戟豈能當(dāng)。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清渠州外月,黃葉廟前霜。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鄉(xiāng)?!边@首詩則描寫了由南方返回“帝鄉(xiāng)”長安時商於古道秋天的景象,動物出沒在山林之間,黃葉飄落在古廟之前,高屋建瓴的商於要地,流傳著張儀與“四皓”的人間傳奇。貫休《送劉相公朝覲兩首》:“程穿峴首春光老,馬速商於曙色紅?!笔菑南尻柦?jīng)漢水、過商於到長安的春天景象。由李商隱等人的詩可知,唐代詩人對古道人張儀與“四皓”的故事頗感興趣。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再吟》:“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鼻爻天吨疇帲郧貏俪?、楚懷王被虜死在秦國而結(jié)束,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楚懷王》:“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睉淹醯谋瘧K結(jié)局與張儀拆散齊楚聯(lián)盟有直接關(guān)系。徐夤《張儀》:“荊楚南來又北歸,分明舌在不應(yīng)違。懷王本是無心者,籠得蒼蠅卻放飛?!毙焘埂冻贰罚骸傲鶉天逗拮疃?,良弓休綰劍休磨。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張儀欲奈何?!毙焘沟膬墒自姵浞终f明了張儀在戰(zhàn)國外交舞臺上合縱連橫的作用,對楚懷王給予同情。秦楚雙雄在商於的爭奪與金戈鐵馬,是唐代詩人對商於古道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商於古道上的商山四皓文化是古道聞名天下的文化靈魂。溫庭筠《四皓》:“商於角里便成功,一寸沉機萬古同。但得戚姬甘定分,不應(yīng)真有紫芝翁?!薄八酿彪[居商山而安定劉氏天下,使古道與漢初政治相聯(lián)系,給商於投下了濃郁的道家文化氣象。方干《贈中巖王處士》:“垂楊裊裊草芊芊,氣象清深似洞天。援筆便成鸚鵡賦,洗花須用桔槔泉。商於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直恐剛腸閑未得,醉吟爭奈被才牽?!被矢υ端蜕讨荻胖胸└叭巍罚骸鞍部档乩斫由天?,帝命專城總賦輿。夕拜忽辭青瑣闥,晨裝獨捧紫泥書。深山古驛分騶騎,芳草閑云逐隼豸里。綺皓清風(fēng)千古在,因君一為謝巖居?!币陨蟽傻涝婋m未直接寫商於,但前者“商於避世堪同日”,后者的“綺皓清風(fēng)千古在”,都將商於“四皓文化”納入其中。商於古道上厚重的歷史與迷人的風(fēng)光,也增添了古道的魅力與影響。羅隱《商於驛與于蘊玉話別》:“南朝徐庾流,洛下憶同游。酒采閑坊菊,山登遠寺樓。相思勞寄夢,偶別已經(jīng)秋。還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睂⒓洞紊天陡信f寄盧中丞》:“昔年簪組隘丘門,今日旌幢一院存。何事商於淚如雨,小儒偏受陸家恩?!绷_隱與將吉的詩,讓讀者領(lǐng)略到了古道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第二,唐人更多的是將商於古道稱為“商山路”或者“武關(guān)道”。因此,以“商山”題名的詩遠多于“商於”。“商山路”是唐代著名的詩歌之路,也是唐代文人魂牽夢繞的功名之路。白居易《商山路驛桐樹昔與微之前后題名處》:“與君前后多遷謫,五度經(jīng)過此路隅。笑問中庭老桐樹,這回歸去免來無?”白居易《商山路有感》:“萬里路長在,六年身始?xì)w。所經(jīng)多舊館,大半主人非?!边@兩首詩記錄了大詩人白居易“遷謫”出京到返回長安時多次經(jīng)過“商山路”的心路歷程。白居易《紅鸚鵡,商山路逢》:“安南遠進紅鸚鵡,色似桃花語似人。文章辯慧皆如此,籠檻何年出得身?”這首詩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詩中的“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證明安南給唐朝贈送的紅鸚鵡,是通過“商山路”輸送到國都長安的,充分體現(xiàn)了此路在大唐文明體系中的地位。司空曙《望商山路》:“南見青山道,依然去國時。已甘長避地,誰料有還期。雨霽殘陽薄,人愁獨望遲??諝埲A發(fā)在,前事不堪思?!碧拼纳躺铰芳仁枪γ罚彩琴H謫之路,因此詩人才有“前事不堪思”的感嘆。張謂《送杜侍御赴上都》:“避馬臺中貴,登車嶺外遙。還因貢賦禮,來謁大明朝。地入商山路,鄉(xiāng)連渭水橋。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蓖蹙S《輞川集·斤竹嶺》:“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許渾《旌儒廟》:“寒陌陰風(fēng)萬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時。廟前亦有商山路,不學(xué)老翁歌紫芝?!秉S滔《入關(guān)旅次言懷》:“寸心唯自切,上國與誰期。月晦時風(fēng)雨,秋深日別離。便休終未肯,已苦不能疑。獨愧商山路,千年四皓祠?!币陨先自娭卸继峒啊吧躺铰贰?,證明唐人習(xí)慣于稱商於古道為“商山路”。唐人也常將商山路稱為“商山道”。趙嘏《商山道中》:“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當(dāng)晝火云生不得,一溪縈作萬重愁?!贝杭镜纳躺降缿?yīng)是一年中風(fēng)景最美的“勝游”季節(jié)。張喬《商山道中》:“春去計秋期,長安在夢思。多逢山好處,少值客行時。云起爭峰勢,花交隱澗枝。停驂一惆悵,應(yīng)只嶺猿知?!鄙躺降郎巷L(fēng)景美。韓偓《商山道中》:“云橫峭壁水平鋪,渡口人家日欲晡。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边@兩首商山道中詩,皆描繪了美麗如畫的古道風(fēng)光。李山甫《春日商山道中作》:“一徑春光里,揚鞭入翠微。風(fēng)來花落帽,云過雨沾衣。谷鳥銜枝去,巴人負(fù)笈歸。殘陽更惆悵,前路客亭稀?!边@首詩是描寫商山道春光的代表作,作者似乎是離開長安南行,因而才有“殘陽更惆悵,前路客亭稀”的孤獨。

      第三,唐代的商山路是政治中心國都長安通向經(jīng)濟文化重心東南的文化大道,也是唐代文人仕宦榮辱的金光大道,因此被唐人稱為“名利路”。從張儀、四皓到李白、元稹等,都與此路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自居易《登商山最高頂》:“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云。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乘者及負(fù)者,來去何云云。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七年三往復(fù),何得笑他人。”白居易第一次提出連接秦楚的這條古道是名利之路。自居易《仙娥峰下作》:“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無數(shù)峰,最愛仙娥好。參差樹若插,匾匝云如抱??释袢?,香聞紫芝草。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鋪縞。向無如此物,安足留四皓?感彼私自問,歸山何不早?可能塵土中,遠隨眾人老?”商山四皓的大智慧,讓白氏悟出了人生的真諦。王貞白《商山》:“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四皓臥云處,千秋疊蘚生。晝燒籠澗黑,殘雪隔林明。我待酬恩了,來聽水石聲?!蓖硖圃娙送踟懓椎谝粋€明確將“商山路”稱為“名利路”,象“四皓臥云”的瀟灑已很難尋覓了。黃滔《過商山》:“燕雁一來后,人人盡到關(guān)。如何沖臘雪,獨自過商山。贏馬高坡下,哀猿絕壁問。此心無處說,鬢向少年斑。”黃滔的未老先衰都是名利惹的禍。孟郊《送盧虔端公守復(fù)州》:“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深?!痹 陡袎簟罚骸靶幸髯鴩@知何極,影絕魂銷動隔年。今夜商山館中夢,分明同在后堂前?!彼究帐铩兜乔貛X》:“南登秦嶺頭,回首始堪憂。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游。從此思鄉(xiāng)淚,雙垂不復(fù)收?!边@3首詩都描寫了商山道上的人情、友情與鄉(xiāng)情,離開長安就意味著功名之夢的破滅,令人“回首始堪憂”。韋莊《辛丑年》:“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黃云戰(zhàn)馬閑。但有贏兵填渭水,更無奇士出商山。田園已沒紅塵里,弟妹相逢白刃問。西望翠華殊未返,淚痕空濕劍文斑?!表f莊身處晚唐時代,希望能出現(xiàn)象商山四皓那樣的濟世安民之人。祖詠《長樂驛留別盧象裴總》:“朝來已握手,宿別更傷心。灞水行人渡,商山驛路深。故情君且足,謫宦我難任。直道皆如此,誰能淚滿襟。”孟郊《商州客舍》:“商山風(fēng)雪壯,游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日短覺易老,夜長知至寒。淚流瀟湘弦,調(diào)苦屈宋彈。識聲今所易,識意古所難。聲意今詎辨,高明鑒其端。”裴夷直《上下七盤兩首》:“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載歡娛一望休。從此萬重青嶂合,無因更得重回頭。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盤。山似換來天似洗,可憐風(fēng)日到長安?!边@3首詩充分反映了商山名利路上絕大多數(shù)文人的孤獨、悲苦和期待、喜悅之情。

      三、唐代商州與商於古道

      唐代商於古道驛站由京師都亭驛東行,出通化門,經(jīng)長樂驛、灞橋驛折東南行,即進入武關(guān)道。其中的商州城是商於古道的樞紐、中繼站和保障中心。

      第一,唐代“商州為藍田、武關(guān)驛道之中心點。其交通路線除此驛道外,其他小道尚多?!薄吧讨萆絽^(qū),地瘠民貧,而當(dāng)長安東南孔道中樞,故官其地者以交通為第一要務(wù)?!币虼耍拼娙四蟻肀蓖嘟?jīng)過商州,留下了一批描寫商州的詩。大詩人李白至少兩次過商州,天寶四年(744)在商州小住了幾月,并寫詩記行,其中《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云:“裴公有仙標(biāo),拔俗數(shù)千丈。澹蕩滄洲云,飄飄紫霞想。剖竹商洛間,政成心已閑。蕭條出世表,冥寂閉玄關(guān)。”詩中贊揚了時任商州刺史的裴延慶,接著描述了商州城東石娥溪(今商州仙娥湖)一帶的風(fēng)光?!皶撼鰱|城邊,遂游西巖前。橫天聳翠壁,噴壑鳴紅泉。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fā)。溪傍饒名花,石上有好月。”大詩人王維也曾經(jīng)行商於古道,他的《送李太守赴上洛》詩云:“商山包楚鄧,積翠藹沉沉。驛路飛泉灑,關(guān)門落照深。野花開古戍,行客響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晝欲陰。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荊岑。若見西山爽,應(yīng)知黃綺心?!痹婎}雖寫“上洛”,但詩的內(nèi)容高屋建瓴般地描寫了商州大交通格局的戰(zhàn)略地位,“商山包楚鄧”,“驛路飛泉灑,關(guān)門落照深”,“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荊岑”。這實際上就是對以商州為中心的商於古道的生動描寫。大詩人白居易多次行走在商於古道之上,“七年三往復(fù),何得笑他人”。因此,他多次小住商州,《發(fā)商州》云:“商州館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若比李三猶自勝,兒啼婦哭不聞聲?!彪x開名利場京師長安,經(jīng)過商州去東南,是那么凄涼孤單。詩人孟郊也曾跋涉在古道之上,他的《商州客舍》云:“商山風(fēng)雪壯,游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日短覺易老,夜長知至寒。淚流瀟湘弦,調(diào)苦屈宋彈。”他也是離開長安去荊楚大地,在風(fēng)雪交加時,長夜的苦寒與前途的迷茫揮之不去。詩人張籍也在古道上獨行,受到商州“王使君”接待,他的《贈商州王使君》云:“銜命南來會郡堂,卻思朝里接班行。才雄猶是山城守,道薄初為水部郎。選勝相留開客館,尋幽更引到僧房。明朝從此辭君去,獨出商關(guān)路漸長。”朱慶馀路經(jīng)商州,《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云:“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yīng)愈疾味偏佳。若交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辫讱な且环N蕓香科植物酸橙干燥未成熟的果實,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主產(chǎn)于南方,由此證明唐代商州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唐代詩人對商州印象深刻,裴夷直的《八月十五日夜》說:“去年今夜在商州,還為清光上驛樓。宛是依依舊顏色,自憐人換幾般愁?!鄙鲜鲈娙藗兊募炎?,從多方面說明了商州在商於古道上的地位。

      第二,唐代商於古道上有霸水、藍關(guān)、商山、武關(guān)等地理標(biāo)志,給詩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白離開長安經(jīng)商於古道南歸,他的《別韋少府》:“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水國遠行邁,仙經(jīng)深討論?!边@里“白鹿原”,就是古道進入關(guān)中盆地的戰(zhàn)略要地。儲光羲《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朝沿霸水窮,暮矚藍田遍?!眲t說明了霸水與藍關(guān)的關(guān)系。古道入山后的第一關(guān)就是著名的“藍關(guān)”。藍關(guān)也HL{藍田關(guān)。在長安附近藍田縣境。描寫藍關(guān)較著名的詩莫過于韓愈的《左遷至藍關(guān)侄孫湘》:“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壁w嘏《入藍關(guān)》:“微煙已辨秦中樹,遠夢更依江上臺??绰渫砘ㄟ€悵望,鯉魚時節(jié)入關(guān)來。”看樣子,趙嘏由東南入關(guān),對進入長安滿懷希望。韓偓的《早發(fā)藍關(guān)》:“關(guān)門愁立候雞鳴,搜景馳魂入杳冥。云外日隨千里雁,山根霜共一潭星。路盤暫見樵人火,棧轉(zhuǎn)時聞驛使鈴。自問辛勤緣底事,半年驅(qū)馬傍長亭?!边@首詩非常難得地描繪了清晨入關(guān)的情景和長亭外古道邊的交通景觀。陸暢《出藍田關(guān)寄董使君》:“萬里煙蘿錦帳問,云迎水送度藍關(guān)。七盤九折難行處,盡是龔黃界外山。”“云迎水送”,描寫了藍關(guān)之美;“七盤九折”,描寫了藍關(guān)之險。曹鄴《送曾德邁歸寧宜春》:“筵開灞岸臨清淺,路去藍關(guān)入翠微?!痹俅握f明了灞水與藍關(guān)的關(guān)系。進入藍關(guān)后,就是連綿不絕的商山。柳宗元《商山臨路有孤松往來斫以以為明,好事者憐之》:“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猶有半心存,時將承雨露?!壁w嘏《旅次商山》:“役役依山水,何曾似問津。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一枝甘已失,辜負(fù)故園春?!比株拧哆^商山》:“雨暗商山過客稀,路傍孤店閉柴扉。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歸。”韓琮《題商山店》:“商山驛路幾經(jīng)過,未到仙娥見謝娥。紅錦機頭拋皓腕,綠云鬟下送橫波。佯嗔阿母留賓客,暗為王孫換綺羅。碧澗門前一條水,豈知平地有天河。”劉復(fù)《送劉秀才南歸》:“鳥啼楊柳垂,此別千萬里。古路入商山,春風(fēng)生灞水。停車落日在,罷酒離人起。蓬戶寄龍沙,送歸情詎已?!币陨?位詩人的商山詩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山與商於古道的點、線、面關(guān)系。商於古道上最重要的關(guān)隘就是武關(guān),不僅是關(guān)中東南的門戶,更是古道上的咽喉。李涉《再宿武關(guān)》:“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關(guān)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眳侨凇段潢P(guān)》:“時來時去若循環(huán),雙闔平云謾鎖山。只道地教秦設(shè)險,不知天與漢為關(guān)。貪生莫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閑。爭得便如巖下水,從他興廢自潺潺?!边@兩首詩描寫了武關(guān)山水相依的自然天險形勢和秦漢更替時的人文歷史情景。杜牧《題武關(guān)》:“碧溪留我武關(guān)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焙对伿吩姟の潢P(guān)》:“戰(zhàn)國相持竟不休,武關(guān)才掩楚王憂。出門若取靈均語,豈作咸陽一死囚?!边@兩首詩均描寫了戰(zhàn)國時期秦、楚武關(guān)之爭及其影響,發(fā)人深省。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與白居易均就武關(guān)有著心靈相通的感受與書寫。自居易《武關(guān)南見元九題山石榴花見寄》:“往來同路不同時,前后相思兩不知。行過關(guān)門三四里,榴花不見見君詩?!痹∮小冻陿诽煳潢P(guān)南見微之題山石榴花詩》:“比因酬贈為花時,不為君行不復(fù)知。又更幾年還共到,滿墻塵土兩篇詩?!痹锥司臀潢P(guān)的唱和之作,不僅是唐代詩壇的佳話,也是武關(guān)歷史上的勝事。宋人王禹傅《登郡南樓望山感而有作》:“西接藍田東武關(guān),有唐名郡數(shù)商顏?!奔雀爬颂拼天豆诺赖奶攸c,又準(zhǔn)確地說明了商州在唐代商於古道上的地位。

      四、唐代詩人與商於古道驛站

      唐代商於古道上有二十多個驛站,像一條項鏈串起了關(guān)中與東南的文化聯(lián)系。唐初商於古道就置有驛站,到了盛唐時期,商於道館驛密布,車水馬龍,官民商旅絡(luò)繹不絕,交通極為繁盛。其時,商州的“郵傳之盛,甲于它州”?!短茣肪砹弧娥^驛》云:“從上都至汴京為大驛路,從上都至荊襄為次驛路。”證明唐代商於古道的地位僅次于東西兩京之間的“大驛路”。唐代從長安經(jīng)商州、南陽、鄧州至湖廣襄陽共設(shè)有驛站23處,其中陜西境內(nèi)共有驛站19個。驛站的主要路線是由京師都亭驛東行,出通化門,經(jīng)長樂驛、灞橋驛,折向東南進入商於古道。其驛站依次是:藍田驛、青泥驛、七盤嶺、韓公驛、藍橋驛、藍溪驛、藍田關(guān)、仙娥驛、商州城、四皓驛、洛源驛、棣花驛、層峰驛、武關(guān)驛、青云驛、陽城驛(唐末改名富水驛)商於驛、臨湍驛、官軍驛、曲河驛、南陽驛等驛站。茲將部分重要驛站分析如下。

      灞橋驛,距長安25里處。這是唐代詩人出京的第一站,離愁別緒煞然襲來。劉禹錫《請告東歸發(fā)灞橋卻寄諸僚友》:“征徒出灞誒,回首傷如何。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行車無停軌,流景同迅波。前歡漸成昔,感嘆益勞歌?!睎|南折入藍田山區(qū),至藍田縣,上韓公坂,越橫嶺至藍田驛。

      藍田驛,在縣西北25里。白居易《初出藍田路作》:“停驂問前路,路在秋云里。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朝經(jīng)韓公坂,夕次藍橋水。潯陽僅四千,始行七十里。人煩馬蹄距,勞苦已如此。”白居易的詩描寫了藍田路上經(jīng)過“韓公坂”“藍橋水”的情形。藍田驛常常是朝廷對貶謫之人的賜死之地?!杜f唐書》載,荊州刺史裴茂長流費州,宰相王搏貶崖州司馬,均賜死于藍田驛。

      青泥驛,《長安志》日在藍田縣郭下。藍田縣亦名“蟯柳城”,《水經(jīng)經(jīng)注》曰:“泥水歷蟯柳城南,魏置青泥軍于城內(nèi),俗謂之青泥城?!贝梭A為出京后第一宿處。武元衡《同洛陽諸公餞盧起居》云:“蕭條寒日晏,凄慘別魂驚。寶瑟無聲怨,金囊故贈輕。赤墀方載筆,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驛,煩君淚滿纓?!痹娭杏袧庥舻钠鄳K蕭條氣氛,但“暮宿青泥驛”,則反映了此驛出京后第一宿處的地位。

      韓公驛,在藍田縣南35里?!短綇V記》記:戶部侍郎楊炎貶道州司戶,自朝受責(zé),馳驛出城,不得歸第,其夕次藍田??h尉崔清為經(jīng)營行李家務(wù)甚周,后又送至韓公驛而別。

      出藍田縣南20里,有七盤嶺,七盤嶺位于藍田縣南,是商於古道第一險阻,路經(jīng)此盤山而過,是“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的七盤嶺。唐代詩人多有題詠。吳融《南遷途中作七首·登七盤嶺二首》:“才非賈傅亦遷官,五月驅(qū)贏上七盤。從此自知身計定,不能回首望長安。七盤嶺上一長號,將謂青天鑒郁陶。近日青天都不鑒,七盤應(yīng)是未高高?!卞X起《七盤嶺阻寇聞李端公先到南楚》:“日暮窮途淚滿襟,云天南望羨飛禽。阮腸暗與孤鴻斷,江水遙連別恨深。明月既能通憶夢,青山何用隔同心。秦楚眼看成絕國,相思一寄白頭吟?!眳侨谂c錢起的詩,不僅描述了自然環(huán)境中七盤嶺的高峻,更重要的是道出了七盤嶺在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高大,它隔斷了秦楚,使得詩人們“不能回首望長安”,“日暮窮途淚滿襟”。

      藍橋驛在藍田縣東南40里。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裴航《贈樊夫人》詩,均有藍橋驛的記載?!端{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fēng)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庇砂拙右椎脑娍梢韵胍姶梭A的建筑是比較宏大的。

      藍溪驛在藍橋驛與藍田關(guān)之間。張藉《使至藍溪驛寄太常王丞》詩,白居易《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即次藍溪驛而作?!妒怪了{豁驛,寄太常王丞》:“獨上七盤去,峰巒轉(zhuǎn)轉(zhuǎn)稠。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箏頭。水沒荒橋路,鴉啼古驛樓。君今在城闕,肯見此中愁。”張藉的詩也營造出了七盤、云霧、鴉啼、荒橋、古驛、鄉(xiāng)愁的孤獨與苦悶。

      藍田關(guān),距長安170里處,是商於古道上的第一關(guān)。此關(guān)在今陜西商州區(qū)西境牧護關(guān)附近。藍田關(guān)作為古道上距長安最近的關(guān)隘,唐人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詩章。黃滔《下第東歸留辭刑部鄭郎中誡》:“鶯聲歷歷秦城曉,柳色依依灞水春。明日藍田關(guān)外路,連天風(fēng)雨一行人?!倍跑鼹Q《辭鄭員外入關(guān)》:“帆飛楚國風(fēng)濤潤,馬度藍關(guān)雨雪多。”風(fēng)雨兼程中的藍關(guān)路,心靈上的艱難比自然的艱難更可怕。

      北川驛距長安215里處。安山驛距長安245里處。仙娥驛距長安285里處,此驛附近風(fēng)景秀麗,屢為詩人稱道。白居易《仙娥峰下作》云:“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無數(shù)峰,最愛仙娥好?!崩钊招乱灿小额}仙娥驛》詩。

      商州,距長安300里。商州是商於古道上最大的城市,位于三岔路口,為交通樞紐,軍事要地,當(dāng)有驛站。白居易《發(fā)商州詩》為證:“商州館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p>

      四皓驛,驛名與四皓墓有關(guān)?!短藉居钣洝ど讨萆下蹇h》條記:“四皓墓在縣西南四里廟后?!奔茨?、驛均在州城附近。竇癢有《四皓驛聽琴送王師簡歸湖南使幕》詩。

      洛源驛,在商州會峪溝與丹江交匯處的洛源。雍陶有《洛源驛戲題》:“柳陰春嶺鳥新啼,暖色濃煙深處迷。如恨往來人不見,水聲呦咽出花溪。”詩人的心情似乎更燦爛一點。

      棣花驛即今丹鳳縣的棣花鎮(zhèn)。白居易有《棣花驛見楊八題夢兄弟》,雍裕之有《宿棣華館聞雁》等?!对唤y(tǒng)志·商州·山川》有棣花山,“在州東七十里,以山多棣花得名”。

      桃花驛距長安430里。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春來愛有歸鄉(xiāng)夢,一半猶疑夢里行。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fēng)到武關(guān)。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證明桃花驛一帶多桃樹,是名副其實的“小桃花樹滿商山”。

      桐樹館驛,距長安455里因桐樹桐花而得名。白居易有《桐樹館重題》:“階前下馬時,梁上題詩處。慘澹病使君,蕭疏老松樹。自嗟還自哂,又向杭州去?!贝嗽娮C明白居易不止一次過桐樹館驛。元稹也有《桐孫詩》:“去日桐花半桐葉,別來桐樹老桐孫。城中過盡無窮事,白發(fā)滿頭歸故園。”并序說:“元和五年,予貶掾江陵。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山月曉時,見桐花滿地,因有八韻寄白翰林詩。當(dāng)時草蹙,未暇紀(jì)題。及今六年詔許西歸,去時桐樹上孫枝已拱矣!予亦白須兩莖,而蒼然斑鬢。感念前事,因題舊詩,仍賦《桐孫詩》一絕,又不知幾何年復(fù)來商山道中。元和十年正月題?!?/p>

      武關(guān)驛,在今丹鳳縣東南90里處的武關(guān)河畔,今321國道旁。

      青云驛,是武關(guān)外第一驛,距長安510里。雍陶《路中問程知欲達青云驛》詩云:“蒼黃負(fù)譴走商顏,保得微躬出武關(guān)。今夜青云驛前月,伴吟應(yīng)到落西山?!笔Y吉也有《次青云驛》詩。

      層峰驛,在今商南縣皂角鋪。韓愈《題層峰驛梁》詩序云:“去歲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蒙恩還朝,過其墓,留題驛梁?!?/p>

      陽城驛,唐末改名富水驛,在今商南縣富水鎮(zhèn)。白居易《陽城驛》:“商山陽城驛,中有嘆者誰?!痹∫灿小蛾柍求A》:“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痹锥说脑?,讓此驛聲名在外。杜牧《商山富水驛》:“驛本名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彼f:“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眳侨凇陡凰A東楹有人題詩(筆跡柔媚,出自纖指)》:“何事遽驚云雨別,秦山楚水兩乖張?!?/p>

      富水驛位于陜、豫結(jié)合部。出富水驛即進入鄧州內(nèi)鄉(xiāng)縣(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距商州約650里?!肚G州圖則》云:“今縣東七里於村,蓋昔所言商於也?!笨h城不遠就是商於驛,羅隱《商於驛樓東望有感》:“山川去接漢江東,曾伴隋侯醉此中?!?/p>

      內(nèi)鄉(xiāng)東南沿湍水行約50里左古至臨湍縣,置臨湍驛,又南40里至官軍驛。劉禹錫《順陽歌》:“朝辭官軍驛,前望順陽路。野水嚙荒墳,秋蟲鏤宮樹。曾聞天寶末,胡馬西南騖。城守魯將軍,拔城從此去?!庇钟蓛?nèi)鄉(xiāng)東行約一百五六十里至曲河驛。韓愈有《食曲河驛》:“晨及曲河驛,凄然自傷情。群鳥巢庭樹,乳燕飛檐楹。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圖史棄縱橫。下負(fù)明義重,上孤朝命榮。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痹娙似嗫喙陋?、自責(zé)自怨的心情難以言表。

      又30里至南陽縣,置南陽驛。孟浩然有《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云:“朝來登陟處,不似艷陽時。異縣殊風(fēng)物,羈懷多所思。剪花驚歲早,看柳訝春遲。未有南飛雁,裁書欲寄誰?!庇稍婎}可知,南陽驛的建筑還是宏敞的。

      “7~8世紀(jì)的中國把佛學(xué)和律詩研究發(fā)展到了頂峰”?!爸袊鴼g迎從外國傳給它的一切,它對于亞洲的大部分地區(qū)也施加了某種深刻影響。中國的光芒無疑從未如此光輝燦爛過”?!疤瞥闹袊搜劢绺裢忾_闊,對其他文化廣采博收?!薄伴L安和洛陽的文化極富國際色彩?!薄? 200位唐代詩人遺留下48 900首詩,其常見的主題是友人的離情別意,這或許是因為官吏常被調(diào)至外省,而帝國疆域遼闊,旅途艱險,一旦分手便再難相見,所以每次離別都顯得難解難分?!睆脑娙藗儗诺荔A站的這些詩篇中可見商於古道是唐代離情別意詩歌主題的淵藪。

      五、結(jié)語

      商於古道由長安東南灞橋折柳開始,經(jīng)藍田縣,出藍田關(guān),經(jīng)商州治所上洛縣、商洛縣,出武關(guān),經(jīng)鄧州之內(nèi)鄉(xiāng)縣、臨湍縣,至穰縣,或由內(nèi)鄉(xiāng)經(jīng)南陽至穰縣。穰縣南行經(jīng)鄧城縣至襄陽,凡一千一百余里,離愁別意充盈山水之間。唐代商於古道上的驛站,正史大多失載,乃詩人們的佳作得以復(fù)原者約十之八九。詩人們“或初出京師,離思之憂深,或?qū)⒓扮艿?,歡娛之情溥,兼以山谷幽邃,彌增感興歟?”宋、元、明、清時期,商於古道雖失去國家主干驛路地位,但仍是轉(zhuǎn)運物資、遞送官方文書的主要通道。

      猜你喜歡
      唐代體驗書寫
      Unwritten 尚未書寫
      用什么書寫呢?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shè)計美學(xué)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學(xué)理論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淺談演員“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轉(zhuǎn)化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chǎn)品深度開發(fā)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xí)作的豐富素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5:34
      盐亭县| 栖霞市| 屏东市| 公主岭市| 乐昌市| 洛阳市| 大兴区| 奇台县| 淮安市| 南丹县| 三都| 阿勒泰市| 娱乐| 微博| 恭城| 合水县| 当雄县| 延川县| 双流县| 麻城市| 大埔县| 大方县| 汝城县| 花垣县| 双桥区| 德州市| 宁陵县| 沂南县| 翁源县| 乌鲁木齐市| 成武县| 宁国市| 绵阳市| 临夏县| 潜山县| 南宫市| 边坝县| 安图县| 全椒县| 互助|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