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亮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體育教研組,福州 350018)
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分析
白 亮
(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 體育教研組,福州 350018)
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評價在檢驗體育教學質(zhì)量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課程教學的改進和完善。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體育課程評價,是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從體育課程評價的概念及特征出發(fā),對當前高職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高職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gòu)建的原則及具體對策。
體育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高職
引言
教學評價在課程教學中發(fā)揮著引導、調(diào)節(jié)和優(yōu)化的作用,是整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教學活動效果,還能更好地指導教師開展課程設(shè)計以及教學策略的調(diào)整,提高課程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和技能。
(一)概念
課程教學評價是指根據(jù)一定社會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對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應用一系列可行的評價方式及方法,來對教學過程和活動效果進行檢驗,以確定教學活動達到的效果和教學期望目標的差距,再進行準確判斷,以便更好地調(diào)整教學設(shè)計、提高教學效果。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是按照一定目標、原則對體育的“學與教”進行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評估和考評,再進行課程調(diào)整[1]。其評價對象是體育教學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模式的選用、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知識技能水平和價值觀建立等。
(二)基本特征
1.客觀性。對教學課程進行評價的原因是通過課程評價能更好地揭示課程教學的意義和內(nèi)在價值,更為準確地解決教與學的相關(guān)問題。倘若目標不確定,難以拿捏,就會影響教師“教什么,如何教、教的如何”,而學生也會面臨“學什么、學習如何、如何學習”等一系列相關(guān)問題,因此要客觀、全面地進行評價。
2.決策性。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是綜合分析和判斷教師、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達到的效果,其目的是為課程教學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jù),以此改進和完善課程教學的管理模式,使教師與學生能及時對教與學的行為做出相應調(diào)整,發(fā)揮管理、激勵和引導功用。
(一)評價指標單一,客觀性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職學校的體育課教學仍以教師為主導,也就是教師向?qū)W生傳授技能為主,以教會學生認知、理解、鞏固技能等相關(guān)知識為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考核內(nèi)容一律以教師課程上教什么內(nèi)容就考什么內(nèi)容為主,純粹是為了評價而去評價。這種應用同一個標準作為唯一評價手段的方式,不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及不同學生接受學習能力間的差異性[2]。
(二)評價主體存在偏差
現(xiàn)階段,高職學校體育課程教育評價活動是以體育課程教學大綱標準為依據(jù)[3],并搜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對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情況進行評價。學校的管理人員或體育教學行政管理部門作為評價的主體,而作為評價對象的教師沒有權(quán)利參加整個體育教學評價活動。這樣的評價,不僅忽視了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主導地位,也同樣忽視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一)基本原則
1.客觀性與科學性。因教師和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制定各項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不僅能夠反映出不同教師間的教學特征和個性差異,還要展現(xiàn)出不同學生特征的差異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進步程度。各類指標的權(quán)重比例要能夠顯現(xiàn)出其在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指標在本質(zhì)上的地位和效果,進而顯現(xiàn)出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和權(quán)威性。
2.可量化性與整體性。首先,體育教學評價指標的選取一定是要適合體育教學的特征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評價指標要覆蓋教學的全部過程,真實地反映出教學的實際需要。其次,評價者要對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完全的認知度,不僅要對所提供的課程教學在過程、內(nèi)容、方法及評價標準上有清晰判斷,還要通過可量化的數(shù)據(jù)給出具體詳細的評價結(jié)果,并將結(jié)果準確地反饋給被評價者。
3.反饋性與引導性。只有科學、合理、具有建設(shè)性的評價結(jié)果才能對教學活動的效果給出正確評估。所以,在評價指標的設(shè)定方面,在面向大多數(shù)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個體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盡力使評價的目標、方法、內(nèi)容和程序具有科學性、精準性,評價結(jié)果能夠充分表明和反饋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合理性或合理性。
(二)可行性對策
1.熟悉課程評價內(nèi)容。一方面要將評價對象細化,教學評價是由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組成,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都必須作為評價的主體,而評價對象應包括專家評價、教師自我評價、教師之間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與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等。另一方面研究并制定評價指標,首先,按照目前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理論,對原有的各教學評價指標進行研究、選擇、取舍,構(gòu)建初步的評價模型;其次,向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專家、教學一線骨干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征詢他們對于體育教學評價指標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初步評價模型給予調(diào)整和修改;再次,將修改后的評價指標反饋給各個專家,再次去征詢他們的建議和補充點;最后,將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整理、修改,從而構(gòu)成一種新型的評價指標,明確在評價中的權(quán)重比例和分值。
2.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指標及權(quán)重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指標及權(quán)重比例
續(xù)表
一級指標權(quán)重二級指標權(quán)重三級指標權(quán)重教學效果0.26教學參與度0.28平均練習時間0.56平均練習次數(shù)0.44教學技能掌握0.26掌握技能的平均速度0.60運用運動技能的種類0.40教學鍛煉習慣0.24平均運動負荷0.55身體素質(zhì)提升率0.45教學滿意度0.22對體育課產(chǎn)生期待0.55對體育教師產(chǎn)生欽佩感0.45教學準備0.24教學理念0.40學生積極參與0.60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0.40教學文件0.32教學設(shè)計科學、合理0.60教案表達清晰0.40條件與設(shè)施0.28器材滿足教學需要0.52場地安排布局合理0.48教學評價0.22即時評價0.32所掌握的技術(shù)技能0.55學生行為能力0.45過程評價0.32單元教學目標0.56學生個體差異及變化0.44結(jié)果評價0.36教學目標的達成0.60診斷與反饋0.40
綜上所述,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決定能否順利進行教學評價的有效前提。因此,在當前的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評價實踐活動中,要以人為本,采取不同的評價指標和方案,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引領(lǐng)高職學校體育專業(yè)教育教學的快速發(fā)展。
[1]廖勇勝.構(gòu)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評價體系的思路[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118—119.
[2]李華,彭丹梅.試論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84—185.
[3]徐焰,湯韶敏,廖鈺珊.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學生成績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11):90—91.
〔責任編輯:李海波〕
Construction Analysis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I Liang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Minjiang Teachers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educator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paper make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which,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4.045
2016-11-07
白亮(1979—),女,福建福州人,講師,從事體育教學研究。
G807.4
A
1008-6714(2017)04-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