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視唱練耳的內涵,舞蹈專業(yè)學生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現(xiàn)狀,視唱練耳與舞蹈教學的有機結合以及舞蹈專業(yè)學習視唱練耳的意義,從這些方面中呼吁加強舞蹈專業(yè)學生視唱練耳的訓練,而視唱練耳作為銜接舞蹈與音樂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在舞蹈教學中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萬不可輕視大意。
關鍵詞:視唱練耳;感知;舞蹈;重要性;鑒賞
一、視唱練耳的內涵
視唱練耳課的主要內容就是概括的說是通過彈,唱,讀,聽,寫組織并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鑒賞力和表現(xiàn)力,并訓練其積極的將聽覺及所獲得的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xiàn)運用到創(chuàng)作與表演實踐中去。如何讓學生提高音樂素質和音樂素養(yǎng),是這門課主要解決的問題。
二、舞蹈專業(yè)學生視唱練耳現(xiàn)狀
目前舞蹈專業(yè)的學生視唱練耳水平普遍比較低,對音高的反應不敏感,對音樂表達的思想捕捉模糊。甚至有些學生對音樂風格、音樂形象一無所知,對節(jié)奏的記憶、律動感的表現(xiàn)也不到位。筆者曾接觸過高師舞蹈專業(yè)的視唱練耳課,班里大多數(shù)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視唱練耳,有的甚至沒有聽說過7個基本音級的音名和唱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近年來,一些省份舞蹈類招生導向不正確,在全國的部分省份招考舞蹈專業(yè)學生時不考樂理和視唱練耳,導致很多舞蹈專業(yè)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視唱唱耳,從而造成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音樂素質的匱乏,阻礙了舞蹈水平的發(fā)揮。
2.部分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對視唱練耳沒有足夠的認識,認為跳舞只要有節(jié)奏就行,所以對視唱練耳的學習不夠重視。
3.舞蹈專業(yè)學生視唱練耳課的教學缺乏重視,應加強并讓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音準和節(jié)奏。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體會音樂,逐漸達到表現(xiàn)音樂,使舞蹈與音樂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舞蹈中盡情享受音樂。
三、視唱練耳與舞蹈教學的有機結合
舞蹈離不開音樂,音樂在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視唱練耳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音樂在舞蹈訓練中起著重要作用。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旋律等對舞蹈本體的韻律和風格起著決定作用。在舞蹈初級,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節(jié)拍和常規(guī)節(jié)奏??上葟乃姆?、八分、二分音符的簡單音樂開始,讓學生聽音樂做即興表演。在舞蹈基本訓練中,學生的站立、踢腿等基本動作都應在音樂中完成,在音樂中學習舞蹈,在舞蹈中體會音樂。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和舞蹈是不可分開的,體會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例如:
舞蹈音樂可以分為古典舞,芭蕾舞,民間舞,民族舞,現(xiàn)代舞,國標舞等基礎類型。剛開始我們對各類舞蹈的學習仍停留在初級階段,選擇各類舞蹈音樂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欣賞,讓他們首先從聽覺上來熟悉音樂,這樣的“聽覺引導”是幫助學生建立對舞蹈音樂的聽覺記憶力,感受舞蹈音樂與舞蹈表演的內涵的最好捷徑。柴可夫斯基作于1876年的《天鵝湖》音樂,是芭蕾舞劇的名著。從1877年3月4日在前蘇聯(lián)的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以來,一百多年興盛不衰,成為全世界人們喜愛的作品。這不芭蕾舞劇是各國從事芭蕾舞專業(yè)學生所必學的舞蹈片段之一。《天鵝湖》是表演公主奧杰塔和王子齊格弗里的愛情故事?!短禊Z湖》貫穿了13首舞蹈樂曲,即“場景,圓舞曲,主題,獎杯舞曲,場景,四小天鵝舞,宮廷舞曲,查爾什舞曲,波萊羅舞曲,那不勒斯舞曲,媽祖卡舞曲,場景,終曲”等。這13首舞蹈音樂各自表現(xiàn)著不同的劇情,抒發(fā)不同的感情和思想。作為舞劇的表演者,如果沒有對音樂的學習,理解,體會和欣賞,只有對舞蹈單一的技巧訓練,那么,這個舞劇就失去了思想感情的“靈魂”,就會成為機械的,枯燥的,無謂的“舞技”而已。因此對于從事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從音樂上欣賞學習,以聽覺的引導進行對該舞劇音樂的熟悉和認知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熟悉和掌握《天鵝湖》舞劇音樂,與課堂上視唱練耳結合,進行重點的音樂片段的的視唱練耳練習是很重要的。我國的中小學的課堂音樂欣賞課中,早已把《四小天鵝舞曲》和《那不勒斯舞曲》納入了重點。因此,作為舞蹈的專業(yè)學生,更應該通過視唱練耳,達到熟悉與掌握舞蹈作品的目的。以第一幕,第四幕和第二幕的主題音樂為例:在第一幕結束時,樂曲第一次出現(xiàn)了天鵝的主題,音樂優(yōu)美動聽,充滿了溫柔和傷感。它塑造了公主白天鵝的音樂形象,這個主題有雙簧管和弦樂先后奏出,豎琴和提琴用顫音相伴。學生可欣賞這段音樂并反復視唱,加深對于音樂主題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身心投入的地步。第四幕終曲音樂以開闊而悲壯的旋律開始,王子的表演呈現(xiàn)出悲痛,絕望,他的感情融匯在音樂主題當中,當天鵝的主題音樂再次再現(xiàn)時,音樂節(jié)奏拉寬了,速度放慢了,變成了歌唱愛情勝利莊嚴的頌歌。學生們在課堂上反復演唱和體會這段音樂,理解著音樂中的詩情畫意以及音樂中的戲劇性。第二幕,當月夜升起在湖畔,白天鵝們翩翩起舞,木管四重奏奏起了《四小天鵝》的曲調。學生通過對《四小天鵝》的視唱,理解與體會這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旋律的優(yōu)美歡快伴隨著四小天鵝的輕盈舞步,把人們的感情帶人詩畫的境界。
學生通過對天鵝主題的幾種不同的節(jié)奏,相同音高視唱的對比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刻理解“天鵝”主題的含義,而且也使視唱更富有活力。《天鵝湖》每一場的音樂都極其出色的完成對場景的抒寫,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心的刻畫。將《天鵝湖》各舞曲的主題的旋律運用到視唱練耳課上,不僅使學生加深對該曲的印象,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內涵,同時還起到了視唱練耳教學中建立音高慨念,提高舞蹈專業(yè)學生的音樂水平和素質。
結語
讓學生聽懂舞蹈音樂,加強欣賞課的教學。舞蹈欣賞與音樂欣賞是高年級舞蹈專業(yè)學生學習音樂和舞蹈的關鍵,要讓音樂為舞蹈教學服務。音樂可以通過嚴密的邏輯,豐富的織體、曲式和感人的旋律來深化人的思想和感情,舞蹈可以把音樂化為可見的動作形象,通過形體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出來,兩者結合,產生的作用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孫虹.視唱練耳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陳雅先.樂理與視唱練耳[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3]孫從音,范建明.基本樂科教程·練耳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袁秀鳴(19903-),女,聊城大學音樂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yè)為舞蹈,研究方向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