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紅色家風建設研究

      2017-05-03 15:21:10魏繼昆崔保鋒
      人民論壇·學術(shù)前沿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家風建設

      魏繼昆++崔保鋒

      【摘要】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構(gòu)建了影響深遠、極富意義的紅色家風,內(nèi)容主要有:崇德,即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敬重,即敬父母、重長輩;尚儉,即以勤儉為榮;嚴格,即不要搞特殊化;勤勉,即學習與做事都要奮斗;誠樸,即誠懇樸實,決不造作。這一紅色家風,呈現(xiàn)出了目標引領的崇高性、不謀私利的廉潔性、知行合一的示范性、家風與黨風的相溶性、繼承與超越相統(tǒng)一的創(chuàng)新性等基本特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弘揚這一紅色家風對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對于推進黨員領導干部的新型家風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guān)鍵詞】紅色家風 紅色齊家實踐 中共領袖群體 家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5.007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首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guān)系到自己的家庭,而且關(guān)系到黨風政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①這一論述從全面從嚴治黨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高度出發(fā),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尤其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和家庭作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從歷史上看,紅色家風作為馬克思主義者齊家實踐智慧的結(jié)晶,是無產(chǎn)階級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不僅是卓越的革命者和政治家群體,同時作為家長,他們還是紅色家風建設的主要踐行群體和承擔群體。迄今為止,學術(shù)界對于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紅色齊家實踐和紅色家風建設的探討仍然十分薄弱。深入研究延安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總結(jié)其紅色家風建設的寶貴經(jīng)驗,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當前階段構(gòu)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家庭關(guān)系、筑牢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家庭基礎,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紅色家風建設的核心內(nèi)容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在對外宣傳中誣稱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一群“共產(chǎn)共妻”“不要父母”“不要家庭”“不講信義”之徒。對此,共產(chǎn)黨人謝覺哉1939年3月親自著文以鐵一般的事實義正言辭地回擊了國民黨宣傳中的惡意歪曲,他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恰恰把中國歷來尊重的忠孝節(jié)義信廉仁勇的好的方面,發(fā)揚到空前未有的地步?!雹趶难影矔r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看,紅色家風建設涉及諸多方面,本文僅就崇德、敬重、尚儉、嚴格、勤勉、誠樸等核心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探討。

      崇德: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一部中華民族的家庭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崇德向善的歷史?!褒R家以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和紅色家風建設始終真誠地秉持“共產(chǎn)黨員應該具有人類最偉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③的理念和目標,自覺地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類解放而奮斗。在紅色家風建設領域,他們不僅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而且嚴格要求家人尤其是子女,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如1946年1月7日,毛澤東致信次子毛岸青,希望他在蘇聯(lián)“繼續(xù)學習,將來學成回國,好為人民服務”。④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幼時被寄養(yǎng)失聯(lián),后被黨組織找回,他為此曾深情地告訴他的女兒:“你是黨用幾百塊大洋換回來的,是人民用血汗贖回來的,等你長大了,也要為千千萬萬的受苦人辦事?!雹莓?939年劉愛琴赴蘇留學,劉少奇又再三叮囑:“你到蘇聯(lián)學習,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學到更多的本領,同時要把身體搞好,回來建設我們的國家?!雹蘅梢?,作為家長的中共領袖們在齊家實踐過程中,不僅自己為黨為國為民而盡職盡責,也把子女教育和家風建設與報國為民的崇高目標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一報國為民之主旨,既是紅色齊家實踐的理念與目標,又是紅色家風建設的引領和靈魂。

      敬重:敬父母、重長輩。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在中國不僅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而且是一種綿延久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紅色家風的當然要義。父母和長輩為家庭為社會已經(jīng)奉獻多年,他們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和精神是整個家庭的財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尊重和關(guān)切。延安時期的中共領袖們都堪稱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楷模。1936年夏,毛澤東在接受斯諾采訪時深情地回憶了父母,尤其是他母親的“慷慨厚道”令其終生難忘⑦,同時也深情地回憶了他的恩師、后來的岳父楊昌濟先生,稱楊先生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努力鼓勵學生勵志做有益于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⑧盡管父母和岳父都早已故去,但是他們令人崇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可貴精神依然深深地印在毛澤東的腦海里。朱德發(fā)出的“為母親度饑荒求捐助信”更令人感動至深。1937年11月,朱德在向同鄉(xiāng)好友戴與齡求助的信中說:“最近得知家中近況寥落,我也不能再顧及,惟家中有兩位母親,生我養(yǎng)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歲乏食,恐不能度過此年,又不能告貸。我十數(shù)年實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guān)系向你募貳佰元中幣速寄家中。”⑨其孝敬之情、尊老之行躍然信中。

      尚儉:以勤儉為榮。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边@一古訓時刻警醒著在延安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黨在延安時期的物質(zhì)極為短缺,但也不是一點特殊的條件都沒有,尤其作為高級領導者的中共領袖們掌握著相當大的人、財、物權(quán)。盡管如此,他們無論在為之奮斗的革命事業(yè)上,還是在自己的齊家實踐中,都時刻保持著共產(chǎn)黨人勤儉為榮的本色。1936年夏在陜北采訪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就親自驗證了毛澤東與賀子珍夫婦的儉樸生活,他在《西行漫記》一書中寫道,毛澤東的住所“非常原始”,他們夫婦“住在兩間窯洞里,四處簡陋,空無所有,只掛了一些地圖”,“主要奢侈品是一頂蚊帳,除此之外,毛澤東的生活和紅軍一般戰(zhàn)士沒有什么兩樣”。對此,斯諾十分感慨:“做了十年紅軍領袖,千百次地沒收了地主、官僚和稅吏的財產(chǎn),他所有的財物卻依然是一卷鋪蓋、幾件隨身衣物——包括兩套布制服?!雹鈺r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也是如此。張聞天夫人劉英回憶與張聞天結(jié)婚的情景時說:“1935年底在陜北,革命有了‘家,我和聞天也成了家,那時沒有舉行什么儀式,也沒有請客,情投意合,環(huán)境許可,兩個行李卷合在一起就是了。”?可見作為中共領袖群體,盡管他們都擁有很大的支配人、財、物之權(quán),但是他們都以勤儉為榮,絕不為個人和家庭謀取任何私利。這種勤儉為榮的精神和行動,為共產(chǎn)黨人營造優(yōu)良黨風和紅色家風樹立了榜樣。

      嚴格:不要搞特殊化?!墩撜Z》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睂τ谥袊伯a(chǎn)黨人來說,不僅“治國平天下”的革命事業(yè)如此,而且“修身齊家”亦如此。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共領袖們作為各自家庭的家長,不僅始終以身作則、表里如一,還嚴格地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家人要與普通群眾一樣,不能搞特殊。1946年1月,毛澤東要求剛從蘇聯(lián)歸國的毛岸英在生活上“不要搞特殊化,嚴于律己才光榮”。?朱德對其子女的要求同樣嚴格。1938年10月,朱德視察抗大,同時也檢查了其子朱琦在該校的學習情況,要求朱琦刻苦學習,“學好本領好上前線”,同時也要求朱琦的指導員:“不要認為他是我朱老總的兒子,不敢管,你不僅要管,而且對他的學習、生活各方面管得嚴格一些?!?從實踐看,延安時期的中共領袖們無論是對家人、對子女,還是對親屬的要求和約束,都自覺地承繼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家風和傳統(tǒng),構(gòu)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嚴以齊家”的紅色新風,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正的家庭生態(tài)。

      勤勉:學習與做事都要不懈奮斗。勤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其崇高目標而奮斗的應有本色。勤勉之風在中共領袖紅色齊家實踐中的重要地位首先體現(xiàn)為勤勉學習,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1941年1月,毛澤東致信在蘇聯(lián)留學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并特別叮囑:“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鼓勵他們學習“上進”,并注意克服“自滿之氣”。?這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共識。任弼時同樣要求其女兒任遠志“堅持用功學習”。?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僅讀書學習要勤勉,做事也須勤勉有加。中共領袖們非常重視勤勉做事,即“努力奮斗”,將其與人生命運和國家前途緊密聯(lián)系起來。1937年11月,毛澤東致信表兄文運昌,告知他“家境艱難,此非一家一人情況,全國大多數(shù)人皆然”,若要改變這種窘境,“惟有合群奮斗”。?同樣,1946年6月,周恩來致信堂兄嫂周恩夔夫婦,主張“人生賴奮斗而存”。?總之,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創(chuàng)業(yè)做事,都要大力弘揚勤勉之風,堅持不懈奮斗,惟其如此,才能改變國家命運,才能解決家境艱難,才能實現(xiàn)有價值的人生。

      誠樸:誠懇樸實,決不造作。誠懇樸實既是做人之美德,更是齊家之根本。在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也凸顯了誠懇樸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分子的典型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代領袖群體身上始終展現(xiàn)著中國勞動人民的誠樸之質(zhì)。1937年美國記者尼姆·威爾斯在其所著的《續(xù)西行漫記》中寫道:“朱德夫婦為人誠懇坦率樸實,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在不經(jīng)意間道出了這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誠樸美德。從周恩來與鄧穎超在延安時期的通信中亦可以看出他們對中國勞動人民誠樸美德的傳承和踐行。1947年4月鄧穎超致信周恩來,深入談及她深入農(nóng)村后,對中國農(nóng)民誠樸品質(zhì)的推崇。她認為,過去對中國農(nóng)民的面貌、品質(zhì)、痛苦的了解比較抽象,“這回是自己親看了他們的面貌,親身領略了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zhì):純樸、切實、認真、明確、公平……”?由此可見,誠樸至上不僅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格,更是中共領袖家風建設的重要表征。

      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家風建設的顯著特征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領導核心,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精英分子,延安時期的中共領袖群體不僅鍛造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黨風政風,也塑造了引領中國社會前行的紅色家風。筆者認為,紅色家風具有以下五個顯著特征。

      目標引領的崇高性。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指出:“未來的新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這里所說的“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就是指人類徹底解放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制度的實現(xiàn)。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時期,中共領袖們早已是成熟的馬克思主義者,就齊家實踐而言,他們所構(gòu)建的崇德、敬重、尚儉、嚴格、勤勉、誠樸等家風,不是一家之私事,不像歷史上帝王貴族所立的家風家訓那樣“乃為江山永固,皇權(quán)代代相傳”或者延續(xù)家族榮華富貴,而是始終與建設一個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人類新社會的崇高目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他們所構(gòu)建的紅色家風中,無論是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還是夫婦志向同革命,以及對后輩的教育、培養(yǎng),都是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尤其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遠大目標為引領而扎實推進的。實踐證明,延安時期中共領袖在科學理性的引領下,通過精心的培育塑造了超越傳統(tǒng)家風的紅色革命家風,為中國革命的偉大斗爭和中國社會發(fā)展增添了新的動力,特別是釋放了中國共產(chǎn)黨引領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正能量。正如1944年4月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堅定地表示:“我的奮斗,就是要使和母親有同樣遭遇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币虼?,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愛家與愛國、愛民融于一體的崇高情懷和境界。

      不謀私利的廉潔性。延安時期盡管處于戰(zhàn)爭年代,物質(zhì)條件十分匱乏,但身為中共領袖,領導著廣大的革命根據(jù)地,指揮著數(shù)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革命軍隊,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支配人、財、物的權(quán)力,具備為自己、為家庭、為親屬謀取私利的客觀可能,然而他們卻始終堅持一心為公,不謀私利。1937年11月,毛澤東致信表兄文運昌,告知不能幫其解決“家境困難”問題,因為“我們這里僅有衣穿飯吃,上自總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同時還說明“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無薪水”。在與親屬的交往上,周恩來夫婦兩袖清風,勤儉持家,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廉潔本色,同樣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廉潔之風。英國作家韓素音在其所著的《周恩來與他的世紀》一書中寫道,周恩來對他的父親“非常尊敬”。其父1940年秋來到重慶周恩來身邊,周恩來給父親安排了一個較為舒適的房間,“并從自己微薄的津貼中支付了住宿費”,同時周恩來夫婦的儉樸生活也使其父“感到吃驚”。由此可知,延安時期的中共領袖都是堅持權(quán)為革命所用、權(quán)為人民所用的不謀私利的廉潔典范。

      知行合一的示范性。古人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這句古語是說“知”與“行”是緊密相聯(lián)、不可分割的。在家風建設上亦如是,最重要的就是做到言傳和身教的有機統(tǒng)一。在延安時期,中共領袖們在紅色齊家實踐中始終堅持言傳與身教的統(tǒng)一,切實做到了知行合一。毛澤東不僅教育自己的子女崇德向善,為國為民努力學習,還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革命實踐之體悟,要求留蘇歸來的毛岸英向勞動人民學習,要上“勞動大學”。周恩來夫婦對其養(yǎng)女孫維世的教育,也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孫維世1948年3月留蘇歸來,周恩來夫婦看到孫維世“一個可喜的后代”在不斷地成長,十分欣慰。從周恩來夫婦通信中可知,他們希望“維世女兒能從你我(周恩來夫婦——引者)的修養(yǎng)中學到一些好處,而去掉我們那些從舊社會帶來甚或滋長過的壞處”。對此,周恩來與鄧穎超商量:“需要你我有意識地教育她,而不要對于自己無批判地給她以盲目信仰的影響?!彼羞@些事例都說明,中共領袖們在家庭生活中不僅注重“言傳”,更注重“身教”,二者是統(tǒng)一的。

      家風與黨風政風的相溶性。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家風僅及于家人,是自家私事。但對于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產(chǎn)黨員來說,家風不僅是私事,更與黨風、政風、社風緊密相聯(lián)。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家風建設就與黨風政風休戚相關(guān)、不可分割。1941年11月,劉少奇在批評一位平時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等關(guān)系都十分緊張的黨內(nèi)同志時說:“不會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哥哥、好朋友,你怎么能做一個好人呢”,“做一個好人不是空的,做一個好黨員也不是空的。”毛澤東對子女的教育和要求也一再強調(diào)“生活上要同低標準相比,不許任何人搞特殊”,周恩來的家風亦如此。研究者對周恩來的家庭以及家庭關(guān)系作了深入探討后認為,周恩來的家庭作為一個社會組織的細胞,“已完全同黨的事業(yè)、同國家、同社會融為一體”。因而,家風在中共領袖那里不僅僅是家風,也是黨風、政風和社風,彼此是不可分割的。

      繼承與超越相統(tǒng)一的創(chuàng)新性。中國的家風文化歷史悠久,愛國、勤儉、孝道、友愛、誠實、和諧等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因朝代更替和社會動蕩而中斷,始終在頑強地哺育著我們成長。中共領袖群體延安時期紅色家風建設的繼承性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如講親情,中共領袖是人不是神,即使處于戰(zhàn)爭條件下其親情同樣濃烈,1936年夏毛澤東接受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時對父母尤其是對母親的深情懷念和1944年4月朱德對其母的難忘回憶皆是如此;又如尊人倫,1944年4月朱德母親病逝的消息傳到延安,中共中央破天荒地為這位偉大而平凡的母親舉行了公祭儀式,毛澤東撰寫“為母當學民族英雄慈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的挽聯(lián)贊頌這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如重文化,延安時期盡管處于非常的戰(zhàn)爭年代,但是中共領袖不僅自己刻苦讀書學習,而且創(chuàng)造條件讓子女讀書學習,毛澤東對毛岸英、毛岸青,朱德對朱琦、朱敏,劉少奇對劉愛琴等子女的教育和指導,都承繼了中華民族的以學齊家、以學化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需要說明的是,中共領袖群體延安時期的紅色家風建設,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的繼承,更是對傳統(tǒng)優(yōu)秀家風的超越,集中體現(xiàn)為中共領袖們不僅愛親人、講親情,也始終視自己為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一員,講階級情、民族情和人類情,因而強調(diào)“為黨、為階級、為民族解放,為人類解放和社會的發(fā)展,為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犧牲,那就是最值得、最應該的”。又如他們努力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人倫之道,尊長愛幼,同時他們所構(gòu)建的新型家風,又反對片面的專斷的“家長制”,更強調(diào)家庭生活的“民主性”,尤其是平等性。1937年10月,張聞天對青年談家庭時說:“無論是在戀愛過程中和結(jié)婚后,男女都應該互相尊重,互敬互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前進?!痹偃缰匾暱茖W文化的學習,中共領袖不僅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也重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習,還特別重視科學世界觀的養(yǎng)成。1937年10月,張聞天強調(diào),作為革命家庭的伴侶,“首先應該在政治上、思想上有共同的信仰,愿意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實踐證明,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家風建設,既是在繼承中實現(xiàn)了超越,也是在超越中實現(xiàn)了繼承,正是在這種繼承與超越的高度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紅色家風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紅色家風建設的啟示

      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齊家實踐和紅色家風建設內(nèi)容豐富,特色鮮明,彰顯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新境界、新品格、新作風,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引領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寶貴財富,對于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建設,尤其是對于加強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guān)鍵歷史時期,全黨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培育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要步驟即必須通過深入弘揚紅色家風,不斷完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紅色齊家實踐,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家風。

      必須堅持目的性,做到齊家以信仰。家風作為維系家庭各位成員的精神紐帶,首先是一種價值觀,其根本在于信仰。只有有信仰的家風,才有凝聚力,才有力量,才能得以持續(xù)地傳承。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的紅色家風之所以成為了凝聚家庭成員的力量,塑造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良好形象,助推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事業(yè)的發(fā)展,根本在于中共領袖群體的齊家實踐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堅定的科學信仰為核心,把家風建設與實現(xiàn)人類徹底解放的崇高目標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家風成為了一種“被信仰的力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家風建設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突出表現(xiàn)為一些黨員干部在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下,家風不正,信仰缺失,精神空虛,家庭生態(tài)嚴重惡化。因此,當下推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良好家風建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堅持“齊家以德”,“德”即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亦即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堅定理想信念是根本”這句話的實質(zhì)。

      必須堅持廉潔性,做到齊家以拒腐。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指導中國共產(chǎn)黨人行動的最高準則。延安時期中共領袖群體在紅色齊家實踐中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正確地處理了革命事業(yè)的整體與家庭個體的關(guān)系,使家庭的個體利益“完全溶化在黨和無產(chǎn)階級的一般利益和目的之中”,特別是決不謀取個人和家庭的私利,自覺地培育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家庭新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黨員、干部絕大多數(shù)都能廉潔齊家,自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但是也確有一些黨員干部齊家不廉,甚至使家庭成了藏污納垢的名利場和權(quán)力金錢的交易所,特別是有的黨員干部,“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國外,錢存在國外,給自己‘留后路”,其家風之腐化,令人扼腕。正因如此,當下在建設良好家風的齊家實踐中,要大力弘揚延安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營造紅色家風,自覺樹立廉潔意識,使黨員干部既要做到“廉潔修身”,又要做到“廉潔齊家”,才能根除腐敗滋生的家庭土壤,使清新家風永存。

      必須堅持示范性,做到齊家以表率。歷史和現(xiàn)實都證明,良好家風的傳承貴在責任擔當,尤其是作為家長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延安時期中共領袖在紅色齊家實踐中,主動承擔應盡的家庭職責,努力培育與革命家庭相適應的紅色家風,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非常注重言傳身教,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良好家風建設,依然要繼承和發(fā)揚延安時期紅色家風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肯定家風建設取得重要成績時,更要吸取某些黨員領導干部言行不一、齊家不嚴、家庭生態(tài)惡化的教訓,不斷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切實做到領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始終牢記毛澤東的“我們不是代表剝削階級,而是代表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但如果我們不注意嚴格要求我們的子女,他們就會變質(zhì)”的警示,從黨性的立場、戰(zhàn)略的高度和民眾的期待多維度結(jié)合起來推進良好家風建設,特別是要通過自身表率作用,為家人為子女為親屬做榜樣,使紅色家風得以永續(xù)傳承。

      猜你喜歡
      家風建設
      論當前家風建設的缺失及必要性
      卷宗(2017年22期)2017-09-02 21:21:35
      好家風助推道德建設
      人民論壇(2017年22期)2017-08-30 21:26:24
      以家風建設為抓手推進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文教資料(2017年14期)2017-07-29 18:36:17
      家風建設對社會思想、風氣引導作用研究
      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初探
      淺析“延安五老”的家風建設
      黨史文苑(2017年10期)2017-06-12 11:38:40
      也談家風教育
      青春歲月(2016年24期)2017-04-15 07:57:43
      論習近平家風建設思想
      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與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凈化
      中州學刊(2016年11期)2017-01-06 01:58:58
      陳云的家風建設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
      紅廣角(2016年7期)2016-08-05 16:21:42
      独山县| 随州市| 鲁山县| 晋州市| 宁强县| 商丘市| 松滋市| 宁阳县| 马边| 葵青区| 潼南县| 射洪县| 南和县| 邯郸县| 永德县| 共和县| 青海省| 宁武县| 岑溪市| 明星| 天等县| 句容市| 屏东市| 高邑县| 游戏| 正阳县| 论坛| 乌兰浩特市| 那曲县| 临汾市| 天台县| 库尔勒市| 宁蒗| 华容县| 千阳县| 自贡市| 黄浦区| 双江| 顺昌县| 溧阳市|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