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老師對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要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要鍛煉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更要強調(diào)學生是教學的主導者,讓學生能發(fā)現(xiàn)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已掌握的生物知識去剖析問題,最后利用社會生活閱歷處理它們,從而使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于生物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探究,不僅體現(xiàn)了研究的價值,還能讓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得到更長遠發(fā)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0-0149-01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
如今的生物課堂教學活動,教師一般采用的還是以教師的教學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堂中只是作為接受知識的客體。在這種單一枯燥的課堂模式下,原本在實際生活中很具有靈活性的知識點,變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具體學習情祝的了解和觀察,只注重自己對知識點的講解,導致生物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印象中變成了一門理論化的科目。而且,應試教育的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的性很強烈,讓學生花費時間死記硬背各個知識點,只為了讓他們在結(jié)業(yè)考試中多拿幾分。這種功利性的教學模式,忽視了生物教學中最關鍵的實驗部分。教師沒有將知識的運用引導到生活中來,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會死記知識點。這樣機械的記憶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將自然、生活和實驗操作相結(jié)合,深化學生的學習。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應用原則
1.平等性原則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個體之間具有差異性,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于相同的問題具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造成了嚴重的束縛,對于一些新穎的想法不能表達。在新課標模式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倡學生表達新穎想法,讓學生在平等的立場上公平公正的發(fā)言。
2.激勵性原則
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主要的學習動力就是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保證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要不斷地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初中學生由于升學壓力,學習壓力比較大,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從而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激勵疏導,增強其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保證樂觀的心態(tài),有效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
3.主體性原則
初中生物在“新課標”的教學模式下,應當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教育背景進行有效的教學。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進行實驗探究模式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無論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成功有效。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自覺參與到其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良好的學習。
三、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
1.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
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注重積極塑造現(xiàn)代意識,主動跟學生建立一種較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教學課堂更加輕松,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另外,教師還要對新課改的基本教學內(nèi)容有所掌握,并將此作為教學基礎,可以按時組織一些教學談論會,讓每位參與討論的教師都能夠在會上將自己的教學心得與經(jīng)驗進行分享,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2.實施探究性教學方法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獨立探索的習慣,老師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就要實施以探究為主的方式教學。然而生物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是需要實踐的。所以,老師必須在做實驗前先將實驗所用到的方法以及需要經(jīng)歷的過程步驟介紹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帶著心中的疑慮在實驗中探索解答,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探索的技能。還有,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還可以以分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務,同時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也要拓展,不要只關注課本上的內(nèi)容,要適當加入課外知識,并且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能為實驗提供所需的材料。
3.有計劃地進行實驗教學
驗教學不能盲目,而是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執(zhí)行,所以初中生物老師在實驗之前,要先整理并剖析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識點,然后擬定一個實驗計劃。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外部因素和每個學生擁有的特性,這樣實驗活動才變得有獨特性,然而在此重點強調(diào)課外實驗活動,為了能讓實驗進展順利,提前做好計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一來,不僅能有效完成實驗,還能使實驗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升。舉例來說:對于“研究哪些外部因素影響種子萌芽”的實驗來說,假如老師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實驗計劃,讓學生一星期前就在家里動手實踐,時間一到把實驗成果帶來學校,一起剖析原因,這樣不僅為課堂節(jié)省了時間,還達到了實驗教學的目的,并提高了效率。
4.融入生活元素,拓展知識視野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把生物和生活相結(jié)合,將一些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學實驗中,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提升其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得到快速提升,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
總之,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和同學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實驗探究是學好生物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生物學習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當然,任何科目學習的前提都是要先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祝,轉(zhuǎn)化教學思維,改進教學方法,結(jié)合生物科目與自然生活相關的特性,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將書本的實驗和任務延伸到課外去完成,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生物這門科目的功能,而不是僅將其當成一門死知識、應試科目來教授。
參考文獻:
[1]陳華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2]於琳雅.初中生物實驗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