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維娜
摘要: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激勵教育機制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小學語文是一門涉及內容比較廣泛的學科,不只是簡單的進行知識講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將內容知識與日常生活相互關聯(lián),運用教育機制進行正確引導,有利于帶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小學生綜合運用水平,從而帶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激勵教育展開了簡要論述,并對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具體實施策略進行了觀點闡述,以有利于完善我國教育發(fā)展機制。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基本論述;實施策略
一、激勵教育的基本論述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指導性功能,教師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合理運用激勵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墓膭顚W生、引導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優(yōu)勢資源付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來,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為以后高難度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激勵教育得到了教育發(fā)展部門的極大認可,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趨勢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教學者能夠明確教學主體,不斷完善教學細節(jié),還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彼此共同發(fā)展和進步。激勵教育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從學生的基本需求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椭笇В瑢W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在課堂中進行知識積累總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二、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
小學語文所涉及到的內容要點比較全面,小學語文學習是一個對新生事物進行深入認識和了解的過程,激勵教育模式的運用能夠從發(fā)展的角度上來激發(fā)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通過不同方式的獎勵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所帶來的快樂,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水平。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從而帶給他們學習方面的動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思想情緒的變化多鼓勵引導學生,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激勵教育能夠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因此,需要教師投入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去引導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多數(shù)教師都是以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綜合水平,這種方式阻止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的建立,尤其是那些基礎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久而久之就讓這些學生產生了“我不行”“我不會”的學習心理,其實,對于這樣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和鼓勵,這樣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認可能力。
激勵學研究表明“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認識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xiàn)?!痹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對于自我的語文學習的認可,從認可的角度來不斷的提升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將這樣的興趣建立起來了才能夠促進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語文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從而為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奠定堅實的語文自信力。激勵教育下的語文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不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作品中的人物或情景,還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即使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教師也要寬容對待,不要嘲笑、呵斥,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三、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方案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敢于說出來,而許多教師抱怨學生在課堂上沉默,如何鼓勵學生在課上主動學習成為教師面臨的問題,教師應該反思為何學生在課下的時候與同學侃侃而談,歡聲笑語,是否是在課堂上教師過于嚴肅,從學生課上與課下的行為比較,我們可以得出課堂上的環(huán)境讓學生沉默了,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改變課堂環(huán)境,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主動融入教學活動中。在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時,首先,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的地位,教師是教書育人的園丁,應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平等,學生在尊敬教師的同時,教師應該同樣尊重學生,若教師真心對待,相信學生肯定能夠感受得到,進而在課堂上敢于面對老師。然后,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掌握主動權。
(一)師生互動,活躍氣氛。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掌握主動權,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教師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在課下或聽或不聽的狀態(tài),教師也不要盲目學習西方教育方式,要結合實際改變教育方式,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熱愛語文這門科目,而不是僅僅當作一個任務,把自己融入語文教學中,然后把學生帶進語文教學中,增加師生互動,活躍氣氛。在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把單一接收變成雙向反饋,讓學生反應理解的程度,讓教師掌握學生接收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在增加師生互動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小活動,例如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方式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小活動,讓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增加師生了解,改進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教學法的使用,不僅可以將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更加形象和具體的展現(xiàn)到學生的面前,還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建立起興趣,從而促進其對于語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激勵教育正處于發(fā)展的階段,需要有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加入到激勵教學的隊伍中來,促進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教學的使用頻率,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立尊.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 華夏教師,2015,11.
[2]安翠霞. 美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淺析[J]. 學周刊,2015,09.
[3]劉曉梅.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學周刊,2015,36.
[4]劉銳.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 經營管理者,2016,32.